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评论 >> 会员评论 >> 作品评论
      分享到:

      《冯大中作品集》序

        作者:曦林 2011-06-13 14:59:18 来源:网络
         冯大中,虎画得好,山水也画得好。画史上确确实实的山水画大师可以说满多,但尚无一人称得上画虎大师。时下画虎的人仍复不少,可叹者照抄前人虎皮的居多,均未臻艺术的上乘。自大中出,这画虎的事就发生了变化,仿佛这老而又老的老虎在他的笔下焕发了新的生命。其实,老虎并没有变,变的是人,是主体,是画家的情调、技法、艺术的样式。许多画虎的人没有他这番情思,也没有人像他画到这样精,他超越了前人。

          中国人爱虎,把老虎当作审美对象,特别在中国民间,至今仍有许多乡村母亲保留着缝制虎头鞋、虎头帽的风俗,期冀自己的孩子像虎那样雄健。大中喜欢画虎,人们喜欢他画的虎,也许就是这种审美传统延续。我想,这种审美传统是要世世代代传下去的,哪怕有一天虎地从地球上消失了,人们对虎的审美情感也不会淡化。

          大中的虎,从整体上来说,有两个特点。其一,他对虎有独特的认识。他的虎“不吃人”,也不落猛虎下山那类俗套,虎之美亦不限于“帝王之气”。他把虎当人来画,当作有七情六欲的人来画,在他的笔下,虎有爱子亲情,虎有恋母情结,虎有思乡之梦,虎有醉酒长眠,虎有天伦之乐,虎有清寂哀伤……也许,他的虎最具虎的品性,孤独自傲,威而不露,就像大中其人,有傲骨而无狂态,把尊严和抱负含蓄起来,深藏起来,悄悄地落实到他那一丝不苟的艺术劳作中。是否可以说,他不仅知虎、爱虎,赋予虎人性的品格、人文的精神,甚至把它当作自己的化身了。他自号“伏虎草堂主人”,非以力搏,而是以他的心实现了与虎心的合一。其二,他的虎有独特的艺术语言。他极尽绘画之精微,这恰如他把虎威含蓄化那样,并不以剑拔弩张的大线和纵肆泼放的墨色取胜,而以尽精刻微的笔法与月色朦胧般的谐和性表现见长,以至于从妄不下每道笔痕,他把工笔画之工推向了极致,但感觉上却很超逸轻松。他并不像民间艺人那样把虎的色彩强化,而是把色彩淡化、雅化。他很少画激烈运动中的虎,而是把虎静化、柔化,在静态的造型上和形体的转折中内涵着力。他不一定从对立统一的哲学发出,但又确实在威猛与柔静之间,在整体气势与精谨表现之间体现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虎毕竟属于大自然,只有在大自然中才坦然地显示出虎的真性。大中的虎,无论是有背景的,还是没有背景的,都是自然中的虎。大中山水、花鸟画功底,尤其是山水画技巧,为他表现虎与自然的谐和关系奠定了基础,而且他曾经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与宋雨桂合作山水,或独立从事山水画创作,在山水画这个领域震动过中外画坛。他的山水和虎作同趣,追求着整休气势与精心创作的统一,达到了远看有势,近看有质的视觉效果。这位认为山水最便于抒情而同时又喜爱描绘大动物的画家,亦时常将山水与走兽、花鸟构成为一个和谐的世界,创作出《风月无边》、《高士听雪》这类既可以称为山水画又可以叫做动物画的作品。那寒林雪原月夜中踟蹰的孤熊,那冬雪初溶春溪乍开悄语的一双白鹤,融入了大自然之中,有着特写式的构图所不能替代的意趣。这一类艺术思维,或许是既眷恋山林又亲近动物的冯大中的情感中“放虎归山”似的生态平衡意识的流露,但无论如何,这折中选择预示了一条独特的艺术蹊径。正像大中将中国画与西洋画、日本画、版画的技法进行融合那样,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既有它微妙的界域,也有着相互沟通、相互开放的可能。当画家既专一又广采博取,当诗人把功夫放在“诗外”,正像放虎归山那样,获得的是无尽的自由。

          走笔至此,实际上又回到开篇 谈到的主题意识或主体塑造问题上,大中,其启蒙老师在几十年前曾经预言的“可琢之材”,在没有机会圆大学梦的困境中,同师友交游,在艺海中挣扎,终琢成今日之画虎英才。近年来,他与宋雨桂各自走向独立创作,更加强化了自塑意识。他在自塑中有“五无”之人生格言:一曰“无职无权”(注者说,不是牢骚,是纯艺术家的心态);二曰“无忧无虑”(不为杂念所累,只潜心于艺术修行);三曰“无拘无束”(天生一个散漫人,任想象自由驰聘);四曰“无影无踪”(漂萍无定,浪迹四方,信息自广);五曰“无法无天”(不拘成法,不迷信权威,自信有胆有识)。不知道我的注脚是否正确,但我清楚,这“五无”是他的肺腑之言,甚而与那虎性有关,他只是想无为而无不为地塑造一个真实的自我。我不希望他变“五无”为“五有”,但我确希望他不已地强化他的笔墨与构成,不已地强化文思的修养,在更高的层次上和格调上去实现他的真、善、美的理想。如果说体育竞赛是向人类极限的挑战,艺术则是永无极限的挑战,别看他的“五无”说得那么潇洒,在艺术储蓄和艺术操作的实践中,艺术家实际上是永远跑不到终点的苦行僧。是为序。


        刘曦林 1994年10月于北京

      名人堂
        艺术展览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60(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