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评论 >> 会员评论 >> 作品评论
      分享到:

      读尹维新的《雪竹独鸣图》

        作者:滕守尧2016-11-04 17:06:25 来源:中国美术家网

        雪压群竹,愈显出竹的勃勃生机;寒凝大地,更突出了那昂首啼鸣的鸟儿的精神。尹维新的这幅《雪竹独鸣图》显然不单是向我们展示南国雪竹的美丽无比,还在向我们展示一种高深的哲理和意境。在竹的抗争和昂扬挺拔中,我们似乎听到一种不甘屈服者的无声的奏鸣;从竹梢上那只鸟儿的阵阵啼鸣中,我们似乎听到对弱者战胜强者的事件的有声的赞颂。竹多生南国,其常性是愈暖愈茂,如今寒流突降,雪压冰封。这不是一般的打击,而是致命的摧残,死亡的阴影将它笼罩了,但是竹子并没有屈服,硬是以一种抗争精神慢慢地苏醒,其中有好几条枝叶,已经抖落了冰雪,似乎因感于自己的大难不死,而正含笑向天。但是,在喜悦之余它们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伙伴,而是频频回首,向它们作出热情的呼唤和鼓励,这对垂危者来说,显然是最最珍贵的东西。作者称此竹为雪竹,或许是感触于这种竹的大无畏性格和协作精神,他随手挥洒出的那一笔笔凝重中略显奔放、犀利中透出温柔的笔墨,已经向我们证实了这一点。再看那只从容独立于竹梢的鸟儿,它似乎有一种哲学家的风度,正对眼前的这场突变作出思考和评论。它发出的鸣叫声在传达什么样的信息?是在对雪竹高唱赞歌,还是在对这些在死亡线上挣扎的伙伴鼓劲?亦或是正在帮助它们出谋划策?我们听不懂它说些什么,但我们可以想象,在昨夜那风雨交加的时刻,它也许就在竹丛深处的巢中躲避,亲眼目睹了这场突变,对自己保护神的遭遇寄予无限同情;对它们的不屈抗争无限钦佩。也许正因为此,它才没有继续在温暖的窝中躲避严寒,而是挺立枝头,情愿与遭难的雪竹作伴,恨不能分担它们的痛苦。

        为缔造这一高尚的意境,作者选材独特,构图玄妙,笔墨老辣。众所周知,文人作画以竹为题材,古今有之。相传苏东坡爱竹亦画竹,宁可食无肉,也不能无竹;郑板桥通过画竹表现自己的气节和寄托他对人民的同情和热爱。但传统文人画竹,多画夏秋郁郁葱葱之竹,且特意让竹节暴露,为的是表现一种刚直中有柔情,缠绵中有智慧,秀美中有风骨的品质和情操。文人爱竹的另一原因是竹子的形态本身就已经是一种抽象:那逐节而升的竹干、矛刀错出的竹叶、刚柔相间的气质,无不包含着虚与实、轻与重、升与降、畅与塞等对立性质之间多层次、多维度的正反作用。再加上竹在风和日丽的白天和月朗风清的夜晚,在风雨交加的黄昏和红日初升的早晨,在万物复苏的春天和凉风飒飒的秋季,在炎热的酷暑和寒冬岁末,都呈现出不同的姿态和风韵,就更使得它显得千姿百态,风度照人。所以同样画竹,不同的画家可以根据竹的一个或几个特征,表现不同的精神和韵味。但尹维新所选之竹,偏偏是冬日严寒中的雪竹,此竹竹竿因受冰雪重压而模糊变形,竹叶因受冰雪感染而色彩不定,整个竹叶凌乱不整而不再温文尔雅。画家抓住这一特殊的瞬间,大胆地给予一种“中和性处理”:画中那一根根头顶重压而弯曲下来的细竹竹干,虽然依稀苍茫,却显得更加富有弹性和韧劲;那片片竹叶虽然轮廓不再分明,却将雪的冷酷和生命的热情集聚一身,因而更显得可贵可爱;竹叶的色彩虽然不再是常态下的一色墨绿,而变得有白有黑有灰有绿,许多地方还白中有黑、黑中有白、灰中透绿,传达出大难不死者特有的老道、成熟和哲思。观画到此,我们似乎明白了,那枝头独鸣的鸟儿,究竟在说些什么。

        此文发表于1994年11月25日《中国文化报•文化周末》第三版“百家文苑”

        作者简介:

        滕守尧   1945年2月生,籍贯山东。现任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美学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大学艺术学系兼职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美育中心主任。

        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美学专业,1981年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1987年访问英国杜伦大学,任客座教授,讲授中国艺术哲学。1987年底应美国哈佛大学零点中心主任加德纳教授邀请,访问哈佛大学,并演讲中国艺术哲学。1988年至1991年在德国明斯特大学任客座教授,讲授中国艺术哲学与审美心理学。1995年在意大利哲学所讲授中国艺术哲学。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览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1(s)   11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