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评论 >> 会员评论 >> 江苏 沛县 国画 国画家 个人文论
      分享到:

      贮天下美景于胸中 记无限风光于笔下

        作者:武锋 陈乙慧2014-03-31 09:01:18 来源:中国美术家网
        贮天下美景于胸中  记无限风光于笔下

         ——画家施贞泉其人其画

           施贞泉,字野风,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家交流创作中心主任,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1964年3月生于江苏省沛县,自幼随舅父学画,1986年毕业于山西大学艺术系。师承白雪石、朱焰、石庭宝先生。2004年于中国美协高研班吕云所老师学习,后随河北师大美院白云乡教授高研班进修。


           创作的山水画作品数十次参加国内及新、马、泰、韩等国家展览,并获金、银奖多次,众多作品在报刊发表,并被有关机关、企事业单位及收藏家收藏。其中,1989年创作的国画作品《五台山》被原国家主席、军委副主席杨尚昆收藏,近来,有精品力作被中南海、人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中央警卫局等收藏,另有不少作品受到许多外国领导人青睐并被收藏。


           在万千纷繁的山水画佳作中显得十分抢眼,夺人眼球。他的山水画明显继承了北派山水的传统。在他的笔下,那沟壑纵横的山峦、掩映山涧的瀑布、蜿蜒出没的流泉、变幻明灭的云烟、姿态各异的树木,以及造型别致的庙宇宝塔、山村民居、小桥舟楫,组成一幅幅壮美的画卷,既豪迈刚劲、雄伟瑰丽、凝重力健、磅礴大气,又有空灵秀雅、朴厚澄净、冷逸幽寂、清新隽永,动中有静,平中见奇。其以既具传统风格又有强烈现代韵味的笔墨语言,创造出了情境交融的全新的山水画大美意境,使观赏者获得一种新的审美愉悦。

           (一)登在巨人肩上学画


           施贞泉刚过不惑之年,就画艺惊人,享誉画坛及收藏界,一是他赶上好时代,二是他遇到了好老师,是两位恩师(白雪石、白云乡)把他领进了至高的艺术殿堂,可以说他是“登着巨人的肩膀”学画的;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则是得益于他自己的天赋、勤奋和永无止境的探索精神。


           施贞泉的画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说他的画传统,主要源于他经受过扎实传统绘画艺术的历练,又接受了现代绘画艺术的洗礼。


           众所周知,白雪石先生是享誉国内外画坛的山水画大师,闻名遐迩的漓江、黄山山水自成一家。施贞泉受教于白雪石门下,其画自然打下了白雪石画风的深刻烙印,他早期的山水画作品无一不显露出雪石门下的风采;而白云乡先生以描绘太行山著称,被誉为“当代中国画坛的中坚”。他以写实性的笔法表现太行山,醉心于具体的山脊、大坡的刻画,追求平凡中的厚重与伟大,独树一帜,创造出了全新而峻美的艺术境界。


           白云乡先生的非凡造诣,使他毫无悬念地成为当今“太行山画派”的领军人物。施贞泉初识白云乡先生,就被他阳刚雄健的画风所吸引,就像正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攀登之时,眼前突然出现一座闪光的丰碑。而当他师从白先生之后,便开始了在新起点之上的征程,也从此改变了自己的画路。


          笔者有幸与施贞泉先生亲密接触,经常看他现场作画。其轻松若定、潇洒飘逸、笔走龙蛇、墨运华章,用他那种具有大局观的精神和那种驾驭大山大水的笔墨功力,诠释着一处处神秘而深不可测的瑰丽风光。更让人称奇的是他一改历代及当今多数画家先勾勒、再皴擦、后染点的固有程式,用一管长毫石獾、猪鬃笔或长锋鸡毫笔,软硬兼施;或先蘸浓墨,或先用淡墨,或先用色,或先用墨,随心所欲;大笔在宣纸上匆匆掠过,或卧锋横扫,逆锋直推,或左拉右拖,抑扬顿挫,上下翻飞,一气呵成,没有一个废动作;转瞬之间,结构清晰、立体参差、开合有度、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浓淡相生、虚实结合的山水架构跃然纸上;观其墨迹,有浓重的焦墨,有清淡的浅灰,勾擦洇渍,纠缠翻搅,浑然一体;看其墨线,有似书法飞白的流动,有像雕刻凿刀的凝重,有的细如发丝,有的悍似铁条,这绝非像画工笔画那样刻意为之,纯属妙手偶得、信笔拈来;他除了在最后整理时用小笔中锋勾画点景人物、景物之外,很少中锋用笔,基本上以擦、扫为主,每支笔的笔锋、笔肚、笔根全都用遍,尤其皴擦之后用笔尖轻扫形成的山石结构线,灵动自然,恰似天成;细究其皴法,除少量的点皴、线皴之外,多是独具特色的面皴——“云乡皴”(白云乡先生首创的有别于普通拖泥带水皴的面皴技法,这里简称“云乡皴”),笔势老辣、酣畅淋漓;更难得的是他的用笔用墨技巧,蘸墨浓淡、吸水多少,恰到好处,蘸一次墨,多次蘸水,直至淡到无墨,蘸一次墨,便在画面上下左右纵横阖闾,该浓则浓,宜淡则淡,从不浪费一滴墨,从不用试笔纸,从不涮笔,画完墨净水干,说他“惜墨如金”一点儿都不过分!他作画时心态平和,气定神闲,既是在作画,又像是在“玩儿”!看其用笔用墨、纵情挥洒之神态,就会深刻领悟到“笔墨当随时代”的深刻内涵,简直就是一种精神享受。


           笔者由衷赞叹他的笔墨技法时,施贞泉毫不掩饰地说:“这些基本技法、基本技能都是跟白云乡老师学来的,这是白老师首创的独门绝技!我不过刚学到一点皮毛而已!尤其白老师积画太行山数十年之功创造的独具特色的“云乡皴”,至今画坛无人能及!现在‘云乡皴’已在‘太行山画派’和其他山水画家中广泛普及,有越来越多的画家争相效仿。我常说的‘听先生一席课,胜读十年书’,道理就在这里!”

           (二)胸中装万象笔下出千山


           但是,纵观施贞泉的画作,就会清楚地发现他并未按白云乡先生的画路一直走下去。白先生画山水,近二十年来钟情于对太行山的描绘,执著地从事着开拓性、实验性的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可谓前无古人。他的作品几乎全部是太行山的漫漫长坡,被世人称为“大坡画家”。而 “云乡皴”则是当今画坛里程碑式的创造,前无古人!


           施贞泉认为,恩师已把太行山漫漫长坡画到了极致,在此寻求突破几乎是不可能。因此,他不能亦步亦趋地跟在恩师后面爬行,必须以此作为新起点,探寻新的突破,走自己的路。他把眼光掠向全景式的山水。在他的笔下,近年画作几乎全部是画卷式的山水景观,“大山大水,开图千里”,一派“山列千重静,河流一带明”的宏阔之境。与众多山水画家不同的则是它所采用的绘画元素和绘画技法基本上是白云乡先生的精髓,间或流露出白雪石等大家的特色,是一种经过细心咀嚼、认真消化后的传承与现代的大融合。


           然而,画“大山大水”绝非易事。观施贞泉作画游刃有余的神态,不得不赞叹他的胸有成竹。每次作画,他都不假思索,在“画墙”(他习惯于在墙面上画画,他的画室里,两面墙覆满画毡)铺好纸张,挥笔就画。一张四尺山水,两三个小时画完,就是八尺全开,一天搞定。其实,在他铺纸的一瞬间,腹稿已经打好了。这种“功夫”完全源于他的长期“积累”。

           施贞泉作为受新中国传统教育多年的中国山水画家,深谙实景写生的重要,始终牢记并恪守“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古训。要画好全景山水,决不能死抱一山一水画地为牢,应该在清代画家石涛提出的“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尽”字上多做文章,以有容乃大、百川归海的气度,饱游饫看,贮天下美景于胸中,记无限风光于笔下,到大自然中去“搜妙创真”,广取博收,厚积薄发,尽写造化之变幻,尽抒心灵之美妙,尽画千山万水之神韵。所以,从他立志于山水画创作那天起,便把写生作为“第一要务”,一有时间就走进大山,实地写生;除了近在咫尺的太行山每年都有多次的写生之外,祖国的名山大川,如黄山、泰山、庐山、峨眉山、天山、长白山和天池、沂蒙山、崂山、绵山、罗浮山、鸣沙山等,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到外地出差,只要时间允许,他都就近进山写生;甚至出国办展、交流,他都不放过这难得的机会。


             “积水成渊,集腋成裘”。长期地坚持写生,使他积累了无以数计第一手资料。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写生也发生着由感性到理性的跨跃,从最初的对景写“实”描绘升华为对景造“境”。在这里,“实”即客观物象,而“境”则是主观的“意象”,是精神性的东西。因为大千世界,千姿百态,无奇不有,画家写生,不是照相机般抓取客观存在的物态之“实”,有什么画什么,兼收并蓄,而是既要尊重客观物象的自然之美,又要根据自己的独特感受,选优汰劣,大胆取舍,把写生对象最具代表性、最美的景观记录下来,再经过自己头脑一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对其提炼和升华,达到对景写生的激情性和对景造境的审美现代性相统一,把写山河之貌和写自己内心真情实感相融合,形成自己的绘画元素。在他每次作画之前,只要一合眼,眼前尽是长期积累的素材——无以数计的绘画元素。这就是从不看画稿、从不打草稿、出手就画的奥妙所在!

                当然,在创作过程中,画家不仅仅是调动这些绘画元素,去罗列、去堆砌,而是更要善于调动自己的生活修养和艺术修养,去巧妙地排列组合,最大限度地追求画面意境的完美表达,形成既符合时代精神又代表自己真情实感的山水画作品。这种对具体形象的客观与主观的描绘过程,就是“新写实主义”。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写实主义”,更不等同“照相写实主义”或“超写实主义”。 “新写实主义”以“写实”为基调,但“写实”的内容除了客观地描写“物象”之外,还有作者自己对描写对象的认知、理解、抽象,而后形成的最具主观认识的印象,亦即“心象”。也就是说,“新写实主义”的写实目标不是“物象”,而是“心象”。这种“心象”,应该说在艺术家的眼里是“真实”的,它不是纯自然主义的真实,而是艺术的“真实”,从而完成了对自然景物的“应物象形”到“表意写心”这一质的飞跃。

            在哲人的眼里,山水是有性情的,宋代韩拙早就告诉了我们这一点。这不是封建迷信所尊崇的“山神”,而是代表一种精神性的“生命”。如在白云乡心目中,太行山就像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见过太多的杀戮,嗅过太多的血腥,听过太多的连营号角,也见证了历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的壮烈,它就代表着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不屈的灵魂,他笔下的太行大坡,用他充满张力的笔墨,书写的正是我们中华民族饱经忧患的命运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又如佛教四大圣地之一的五台山,在施贞泉的心目中,它既是自然之山,又是人文之山、精神之山,它是佛教文化精神的载体,它包容了历史、宗教、文化和艺术,因此它是独立天外的,是厚重的,是崇高而伟大的。他曾多次深入五台山写生,也创作过多幅巨幅山水画,其中一幅还被当年的国家主席杨尚昆所收藏。画家牢牢抓住五台山最有代表性的高耸入云的五座山头,以及最典型的白塔和鳞次栉比的寺庙景观进行创作,调取在写生过程中积累的绘画元素,融入自己长期来对大自然的观察、认识、理解,从而提炼、总结、抽象出的主观认识,互相融合,再用巨椽之笔,饱蘸对佛教圣地无比崇敬的心情尽情挥洒,一幅充满禅意的圣境画卷便惟妙惟肖地展现众人面前。看到这幅画,感受画家具有时代创造性的笔墨语言,难道你能说它不是五台山?你能说它不真实?

          (三)坚守主体艺术 贴紧时代脉搏


           时代在前进,艺术在发展,绘画必须“当随时代”,与时俱进。作为画家,不应该在已取得的成就面前固步自封,抱残守缺,而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敢于不断地自我否定,自我重塑,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施贞泉正是这样,他从最基础的临摹古代先贤作品开始,进入山水画门槛;继而进大学、拜名师,接受正统的传统笔墨技法教育,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的成绩;近年又师从白云乡,学习了白先生独具特色的笔墨技法,从而实现了自己从艺之路的“三级跳”,一步一个台阶,一步一次蜕变,不断地脱胎换骨,不断地跨越提高,最终突破了传统山水画笔墨雷同、千篇一律的旧有图式,步步逼近了当今画坛的峰顶,加上他自身刻苦努力、精神境界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形成了令世人刮目相看的自我鲜明的风格,实现了传统与现代互相融合的华丽转身。


           当前,中国画坛非常活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多元艺术形态并起,多种流派纷呈,令人眼花缭乱。而施贞泉却一直认为,自古至今写实是中华民族的主体艺术,所以他始终坚守这道底线,坚持以写实为主、求真求实的路线,心无旁骛。他创作的作品都紧跟时代步伐,符合时代主旋律,贴近大众审美情趣,作品扑面而来的是自然而真实的艺术境界。所有这些都源于他对自然的真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向往,他把对祖国大好河山真挚情感全部融入自己的笔墨之中。他将沿着用笔墨讴歌祖国秀丽河山这条路义无反顾地走下去。表现在作品的视觉语言上,就是他非常注重画的形象精微生动,造型结构严整而富有质感,造景丰富多变,形神兼备,画面大气磅礴、气势恢弘而又朴实自然、浑厚华滋,笔墨雄浑厚重、丰富劲健、力度内敛,在情景交融中演变生成出多种山水画样式,给人一种自然的美,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无论数尺小画,还是超丈巨制,都洋溢着同样的写实风格。在他近年的画作中,画山,则有山的错落,峰的高耸,峦的圆润,岩的突兀,矶的沉静,壑的凝重,抑扬且顿挫,节奏感突出,韵律味十足,可见沟壑纵横,峰峦叠嶂,险绝处,悬崖峭壁直指云天,平坦处,峰回路转,曲径通幽;画水,可见水积涧间,顺势而下,至石隙中,形成几帘银瀑,瀑布击石,水花飞溅,泉水若隐若现,跌宕起伏,影影绰绰,蜿蜒曲折,水流击石,水花飞溅,似能听到叮咚的流水声;画江河,则水绕峰转,水流湍急,其间常见银帆点点,渔人荡舟,山静水流,动静结合;画林,山村庙宇林木丰茂,“远者疏平,近者高密,有叶者枝嫩柔,无叶者枝硬劲”(王维《山水论》),沟壑峭壁则林木稀疏,多奇松怪柏,或昂首傲立,或飞龙探海,皆老干虬枝,宛若盆景;画云,则“远景烟笼,深岩云锁”(王维《山水诀》),或云海绕山,气象万千,或秋雨晓霁,烟笼雾锁,或峰间霭岚,飘忽游移,均各得其所,恰似天真;画屋宇,则与树木掩映,山村古朴,寺庙萧森,亭阁秀丽,塔台高耸,线条颇具金石味,如屋漏痕,古色古香······更为难得的是,他以刚健凝重之笔营造出博大雄奇、浑朴苍茫的北方山水,给人以很强的震撼力的同时,在以水墨为主的画面上,他稍敷淡色,以薄色积染,凸显浅绛山水的意韵,使画面灵透华滋、清润淡雅。他以北派的笔墨勾画钢浇铁铸般的山水风骨,又以南派之气韵表现出山川氤氲的感觉,将“北雄南峻”、“北强南秀”的审美风韵熔于一炉,这是十分可贵的。这也是他的画作受到普遍青睐和追捧的奥秘之所在。

             常言说得好,画如其人。中国艺术的品格首先体现在人品上。人品越高,艺品也会越高。施贞泉的画品如同其人——性格豪迈豁达而又中和温厚,淳朴诚实而又聪慧颖悟,在画坛享有盛誉。有了做人的基础,相信他的绘画之路会越走越宽。如今他刚过不惑之年,可谓绘画技法炉火纯青,知识积淀日益丰厚,声名鹊起闻达画坛,前程不可限量!我们也期待着他继续以几千年来的民族文化为依托,饱学深厚的历史积淀,不断充实于作品之中。在与大自然的对话中,养浩然正气,练灵动之笔,进一步在自然与人格的互融中超越和升华,创作出更多贴近时代脉搏、无愧于时代的优秀画作。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览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7(s)   11 queries
        update:
        memory 4.190(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