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评论 >> 会员评论 >> 作品评论
      分享到:

      在笔情墨趣中创造生意——荆桂秋花鸟画赏析

        作者:正在核实中..2012-09-28 17:38:01 来源:网络

        第一次见荆桂秋作画,是在烟台美术博物馆邀请的一次学术活动中。当时全国各地不少画家云集烟台,笔会上各显风采。我知道他是中国美术学院毕业的国画专业硕士研究生,欲睹其作画过程,果然不出所料,桂秋君沉稳从容,思索片刻,胸有成竹地开始挥毫了。看他落笔法度严谨,笔笔墨色温和秀润而大胆肯定,我心里暗喜:这位北方汉子可谓学到了浙派的真经。


          时过几年,桂秋君给我寄来了他的花鸟画作品集,打开一看,令我很是钦佩,从他的作品中我仿佛看到在当今花鸟画坛上,一位个性鲜明、执着于传统笔墨精神的优秀画家正在向我们走来。


          因为我曾说过,为什么北方人都非要画厚重如山的东西而南方人非要画小巧玲珑的东西呢?难道北方人不爱秀美,南方人不爱雄伟吗?艺术有时候就是一种求缺。从此意义而言,荆桂秋作为一位在黑土地上成长起来的画家,他的追求和作品风格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首先,荆桂秋感悟并领会了传统花鸟画美学思想的精髓,成功继承了先辈画家的写意花鸟画精神遗产,其作品在形式构造和笔墨意趣方面无疑有突出的一面。传统花鸟画理论非常强调形式构造,提出以书入画,这在明清以来诸位花鸟画大家作品中不无体现。就形式构造,写意花鸟画更接近书法艺术,与山水画、人物画相比,其用笔、用墨、结构表现及章法布置等与书法艺术有更大的共通性和联系性,在此之前的元代赵孟頫“书画同源”之说正是针对花鸟画而言。由此我们看桂秋的作品,其书法用笔寓于所表现的一虫一草之中。我以为,他的画所耐人寻味之处主要在于他的用笔用墨,笔笔皆有出处,块块墨迹均透而不滞,作品通篇豁透着一种“生意”,而这正是花鸟画的美学追求,这与目前那种盲目求异,求刺激的“火爆作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次,他的作品题材均来源于我们熟悉的生活,并非纠缠于梅兰竹菊“老四样”,毋庸置疑,画家如果没有对现实花鸟世界认真的关照和体察,是很难创作出这批作品的。这里面也包含着画家求学路上所付出的心血。桂秋曾按照导师的教导,认真临摹了大量古人作品,之后,又面向生活,面向大自然,认真观察,细心写生,陶冶性情,激发创作灵感。“师古人师造化”的古训在他身上再次得到实践,因此,他作品中所创造的花鸟画世界才有了蓬勃生机和内在生命力,“古人作画大多以造物为师,天地间有一景即有一稿(明梅尧臣语)”,观桂秋作品,你会感觉眼前他所表现的情景和画图是我们曾经司空见惯而又沁人心脾的一幕,那种亲切感油然而生。


           桂秋作品还有一个重要特点不容忽视,那就是通体呈现着一种简约的素雅风格,看得出,他用最少的笔墨语言诉说着十分丰富的花鸟世界,并在与古人所创造的妙法对话中寻找自我的笔情墨趣,继而营造出“润物细无声”的诗意,这种对平淡、天真格调的追求正是中国画哲学思想基础和重要因素,需要画家平生去体味,而荆桂秋的作品已使我们开始感觉到一种大朴自然、气韵生动的“道”的禅意。如果说我们有些作画者常常有某种浮燥心理,那么他这种看似平常实则不易的探索之路就显得难能可贵。


          当然,艺无止境。荆桂秋在艺术道路上的攀登历程还很长,应该说花鸟画这条路窄而挤,求异、求好确非易事,但桂秋君已取得了喜人的成就,有了自己的面貌,我相信,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他将有着更加辉煌的未来。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览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6(s)   11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