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评论 >> 会员评论 >> 综合评论
      分享到:

      中国才子——刘文西(第五套人民币毛泽东头像绘制者)

        作者:正在核实中..2011-06-04 15:50:44 来源:网络
         1949年10月,嵊州人民在庆祝解放的大会主席台上,挂起了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画像,这两幅画像的作者是一位年仅16岁的嵊中学生——刘文西。1933年10月17日,刘文西出生在山青水秀的绿溪乡水竹安村。嵊州素有千岛之国之称,湖泊星罗棋布。好像进入了意大利的水乡威尼斯。嵊州东有四明山,西有曹蛾江,一年四季鱼稻丰饶,风景如画。他兄弟姐妹六人,他为长。在家村,少不了砍柴、割草、放牛。他说,就他个子小,可能是从小担柴压的。他最小的弟弟一米八五,比他高一头。从小干农活锻炼了他的毅力,以及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农民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

            1948年至1950年刘文西在嵊中读书,酷爱绘画。刘文西17岁离家,只身到了上海,进入陶行知先生创办的育才学校学习绘画。进入陶行知先生创办的上海育才学校时,刘文西将美术作为终生追求便成了他生命之外的又一个起点。1953年,20岁的刘文西考入浙江美术学院(现名中国美术学院)。这个有着几百年浙派、吴派、海派文人画传统,有着黄宾虹、潘天寿,上至吴昌硕、任佰年大师深刻影响的江南文人荟萃之地,在近百年来,除了继承发扬江南文人画传统外,集中了一大批留学和西画基本功很强的力量,刘文西在育才学校受到启蒙素描、色彩等学院教育后进入浙美,在潘天寿、方增先等先生的指导和教诲下,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本功,开始进入国画人物画的学习,并更进一步学到了优秀的学院派基本功和中国古典传统文化,尤其是浙派、海派文人画传统,这为他最终创立黄土画派打下了扎实的艺术基本功。

                               沸腾的陕北征服了他
          1957年,大学将要毕业的刘文西被毛主席在陕北13年的伟大实践所吸引,选择了去陕北实习。他和另一位男同学一起,乘火车先到陕西铜川;次日,坐上解放牌大卡车,历经抛锚修车走走停停整整两天的折腾,终于踏上了延安的土地。

            正值春节,壮年男子在半山腰上奔腾跳跃、拍打着腰鼓,急促的鼓乐震撼在耳边,飞扬的流苏应接不暇。势不可挡的气势、奔放豪迈的风情、坚忍乐观的心态一股脑儿地呈现在刘文西的面前。“陕北沸腾的生活完全征服了我”,他说。生在江南水乡的刘文西第一次见识陕北。这次延安之行,让刘文西深深地爱上了这片黄土地。

            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坡,奔腾咆哮的万古黄河,激扬高亢的陕北民歌深深地激荡着他的心扉,三个月实习期满时,除了大量以陕北人为原型的速写作品之外,一大批速写和成名代表作之一刘文西的毕业作品《毛主席和牧羊人》产生了,毛主席伟大而平易的态度,老农拉家常式的亲切,小伙毫无拘束之感,表现了青年的刘文西对人民领袖的无比崇敬和对创造历史的主人——劳动人民发自内心的热爱。次年的毕业分配,刘文西选择了最艰苦的西藏和陕北,他毕业时的大胆之举出乎所有人意料:他主动要求到陕西工作成为当年浙江美院的“头条新闻”。由于当时任西安美术学院院长的刘蒙天坚持要他到西安,他便毅然选择了这块终生为之讴歌的土地。1958年,他如愿来到了西安美院,成为美术教师。

            生长于江南水乡的他,走向感受全新的黄土高原,创作激情奔如泉涌,《祖孙四代》是他来西安后又一幅震动中国画坛的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上开一代新风的力作。《在毛主席身边》、《拉家常》、《陕北之春》、《同欢共乐》等一大批好作品都洋溢着火热的生活气息。他几十年来坚持深入陕北不变,特别是在“文革”这样的特殊岁月里,虽然受到“四人帮”的各种迫害,但他坚持党的政策,从未放下画笔,即使白天挨斗,晚上还要回家将窗户蒙上被子画画。他凭着坚定的信念和决心,做到了常人难以做到的事。《炕头夜话》、《知心话》、《毛主席和小八路》、《毛主席在抗大》等作品是在这种身心受到巨大的压力下创作出来的。十年动乱后,他的问题得到平反,他焕发了精神,方向更明确了。《陕北人》、《房东的女儿》、长卷巨幅《陕北的秋天》等在更深入研究陕北历史的基础上增加了深一层的思考,民族忧患在他的笔下得到体现。改革开放以来,他和全国人民一样,和全国的艺术家一样迎来了艺术的春天,《黄土地》、《旱船姑娘》、《唱支山歌》、《一束野花》等抒发了他迎接改革开放的豪情。荣幸的是,90年代初,以专长画陕甘宁边区时期的毛泽东肖像而闻名于世的刘文西接到了第五版人民币币面主体图案毛泽东图像的绘制重任。为了设计新版人民币上的毛泽东头像,刘文西教授58次上陕北,走访了上千个村庄,仅速写就画了两万多张。
          生活给了他极大的创作源泉,他在长年的苦乐中得出了一个道理:“你要创作吗?到生活中去。你要激情吗?到人民中去。他们会告诉你路该怎么走。”刘文西几乎画了一生的黄天厚土,他与这片土地以及土地的主人们结下了深厚情谊。这是成为他艺术定向的安身立命之所在,同时也填补了当时建国后中国画坛上缺少陕北——北方类型的中国画人物形象造型系列中的空白。再者他心灵深处的恋土情结与他少小时的水乡青山氛围形成了本质上一致而表象上有巨大的差异的新异感,形成了他对这片土地予以表现的冲动,而成为中国画坛上独树一帜的“黄土画派”的创始人。
          在这有着越剧、绘画等多种民间艺术的剡溪两岸,幼年的艰苦劳动炼就了强劲的体魄和倔强的性格,浓郁的民间艺术氛围给他走向艺术之路奠定了丰富的基础。他既带有江南山水的灵气,也拥有陕北黄土高坡的旷达,浑身散发着谦和、朴实的农民气息。

            延安时期的帽子,灰色的衣服,画家刘文西总是这身打扮。“我的衣服都是灰色的,这是我的习惯,似乎只有这个样子才是我,帽子一摘,衣服一换,我就觉得不像我了。”他从浙江来到陕西已经50年了,在这里的时间比在家乡的两倍还多,对这里特别是对延安的感情依旧炽热:“我要保持延安时期的感觉,那个时期,人与人之间质朴、团结、和谐、正派。”

                               到陕北次数最多的画家

            视野里一出现陕北的黄土地,刘文西的创作激情就被马上点燃。来到陕北工作的第一个冬天,刘文西就带上学生到延安二十里铺村深入生活。

            自此之后的每一年,他都会来陕北,如今,早已走遍了陕北26个县的山川土地,结交了数百位农民朋友,画了两万多张速写。

            按照陕北的风俗,正月十五比春节还要隆重、还要热闹,刘文西尤其迷恋那里连续多天的火热气氛,“十多年的正月十五都是在老乡家度过的”,年正月十三,刘文西又到了安塞。“交通发达了,原来要走两天的路,现在只要6个小时。”

            当代画家中,刘文西到过陕北的次数最多,著名画家李琦曾这样评价:“如果说战争年代美术界与人民打成一片的代表人物是古元的话,那么解放五十多年来坚持走这条路的就是刘文西。”

            在当代画坛,刘文西的素描功力,很少有人能够企及。“我画的人物你们说像,是因为我熟悉我画的那些人,特别是我多次到陕北,对陕北人的生存状态、脾气性格很了解”,刘文西说:“只有和老乡长期生活在一起,一起劳动、一起喜怒哀乐,才能真正了解这个群体,画出的人物才能像生活中的他们那样真实、生动。”

            刘文西信奉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推崇的文艺工作者要走群众路线的经典理论:“虽然早在育才学校念书的时候(1950年),班主任王琦先生就已讲解过为人民创作的重要性,但是直到到了陕北,和老百姓打成一片之后,我才真正理解了什么是为人民创作。”

            “艺术家只有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一面,得到人民的认可,才能被历史承认,才能有所成就。”刘文西时常以此勉励自己、教育学生。

                             重走长征路,考察文化馆

            在陕北,刘文西有几家特别要好的朋友,每年都要走动走动,“每次离开,相互都是要哭的”。

            “陕北人好,善良、朴实、乐观、坚强,我乐于生活在他们中间,慢慢地都离不开了,画他们的时候心中带着一份感情。”和陕北人建立了深厚友谊的刘文西,对于陕北人的生存状态,一直很牵挂。

            担任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期间,他重走长征路的计划也正在进行当中。一天,他途经民族英雄谢子长同志的故乡子长县,特意到文化馆看看情况。“真糟糕。发了工资之后就没钱了,连个信纸都买不起,文化下乡没有条件,文化馆无能为力。”

            陕北文化馆的总体状况如何?刘文西决定亲自了解。他走访了18个县,发现为了生存,文化馆大多已经展开了第一轮改革。“打破了‘文不经商,仕不理财’的传统观念,采取自救措施,开始了由无偿服务向有偿服务、由事业型向经营型的转变。”

            可惜,以“以文补文”为契机走上良性发展道路的文化馆只占少数,大多数文化馆一直未能走出困境,少数文化馆甚至沦落到了靠出租场地为生的境地。目睹此情此景,刘文西很心痛。

            他将这些状况记录下来,带到了全国人代会上,同时,提出在鼓励基层文化建设多元化投入的同时,不应忘记文化事业需要政府投入的基本理论。

            文化是消费和需要投资的,不是回收的,如何保障政府对于文化事业的投入、如何解决文化馆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刘文西认为,只有进行文化立法,走依法治文的道路,基层文化设施投入以及文化馆的公益性才能有所保证。

            生存与发展是一个困扰了文化馆20多年的问题,关于它的讨论至今仍未停息。虽然在理论上已经达成了诸多共识,但太多的实际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目前,全国仍有不少县文化馆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不再担任全国人大代表的刘文西依旧关注着这一问题。



                             为第五版人民币画毛主席肖像

            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期间,除了重走长征路、普查文化馆以外,让刘文西印象深刻的,还有一幅特殊的画,“这张画是13亿中国人看得最多的,也是用得最多的。”刘文西说。刘文西的画以陕北为题材,陕北老农和毛主席是他最具特色的作品人物。同中国其他画家相比,刘文西最特别的地方在于他有一张13亿中国人都看到过的画:目前流通的第五套人民币(1999年版)上的毛主席头像。

            1997年3月,作为全国八届人大代表的刘文西在北京开会,当时中国人民银行正忙于设计第五套人民币。他们找了一些人画过几版,但都不是太理想。后来,有个从中央美院毕业的工作人员,说在中国画坛刘文西画毛主席头像,画的是最多的。于是,中国人民银行制钞公司的工作人员找到了刘文西,请他为新版人民币画主席头像。

            一次偶然的邂逅可能促成一件事,经过一番攀谈,这位官员为刘文西充满黄土特色的艺术创作魅力所倾倒,于是专程到西安拜访了他,并第一次谈到请其负责新版人民币上毛泽东头像的绘制任务。制钞公司提供的照片不太理想,主席的面部轮廓感较弱,刘文西有些犹豫。制钞公司的人劝他:“如果您画了,以后十几亿中国人都有您的画了。”刘文西想了想,觉得这还真不错,就欣然接受了任务。

            这一切都在秘密进行着,因为一套国家货币的出版发行是极为重大的政治经济活动,属于国家机密,对外界秘而不宣。

            很快,便从北京传来消息,经过中央高层领导审查和专家评议,决定第五套人民币的画面为毛泽东一人,毛泽东肖像的绘制由刘文西担任。

            对一名画家来说,虽然担任这项工作从经济利益上所得甚少,而且,有一段时间的绘画创作也将受到影响,但这却是实实在在的为民造福、利国利民的好事,而且能从事这项工作本身就是一种荣誉,一种没有巨额奖金和奖章的荣誉。

            说实话,对于刘文西这样的知名画家,平时精力主要在艺术创作上.此次接受这项任务如同一次命题作文,对于画家的艺术思维和发挥有着一定的限制。刘文西心里明白,这项工作非同一般,完成的好坏是由全国十二亿人民来评说的,像与不像老百姓最有发言权。

            刘文西画毛主席肖像,在中国画坛很有影响。老一辈革命家中,他画得最多的就是毛主席。

            为了向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刘文西决定从零开始,并制定了一项计划。他用了大量的时间去寻访毛泽东的足迹,去感受和了解这位新中国缔造者的胸襟和气度。这一年,他上过井冈山,寻访了遵义城,到过宝塔山,在杨家岭浇过水,到过西柏坡,几乎是这位伟人留下足迹的地方他都要亲自踏一踏,看一看,以便掌握第一手的素材。

            在一切胸有成竹之后,刘文西拿起了画笔,开始全心投入创作。他排除了一切干扰,拒绝参加各种应酬。他把这次创作看作是其绘画生涯的另一个起点,一次挑战。期间,北京负责印钞工作的官员15次乘飞机到西安,专程检验画样,每一次刘文西都否定前稿,重新再来。每一次画完之后,他都要对着画稿静坐很长时间,此时,他思绪万千,仿佛回到了那段峥嵘岁月中。终于,20天后,他依据解放初期毛主席在一次政协会上的照片,最后完成了这项特殊任务。在1997年4月2日画稿出来,刘文西如期将素描作品上交。拿到北京,一举通过审查。刘文西恨不得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热爱的黄土地上的父老乡亲,但是,保密工作要求他不能这样做。

            中央领导同志审查通过了该素描作品,雕刻制版的任务由上海造币总厂、沈阳造币总厂、北京造币总厂等十家单位承担。

            这些单位共制作出十多块雕版,刘文西选出了一块雕刻得最像最好的,并对其他几块雕版提出了修改意见。

            此后,这十家单位再次组织刻版。面对重新制好的十多块雕版,刘文西选中一块,“这一块刻得最像我的画稿”,后来用在100元人民币上。

            “刻版也是一种创作,”刘老师说:“当时央行把刻版的任务分别交给上海造币总厂、沈阳造币总厂、北京造币总厂等十几家单位去制作,然后给我送来十几块刻版让我挑选。我选出上海制币总厂刻制的那块版并提出意见。之后,央行又将修改过的版打乱编号再让我选取。我选中的竟然还是上海造币总厂工艺美术师刻制的那块版,我认为这块版最接近我的创作。”

            上海造币总厂这块刻版被用于印制100元人民币。新版1元、5元、10元、20元、50元人民币上的毛主席像用的是其它刻版。刘老师告诉我,他最满意的还是100元这块刻版。

            虽然第五版人民币中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上的毛泽东肖像都出自刘文西的同一画稿,普通人看不出其中的区别,但刘文西还是对100元上的主席像情有独钟:“思想家的睿智,政治家的气魄,逼真神似尽在眼神之间。”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刘文西成为中国“画作”发行量最大的画家。

            塑造主席的形象,比起塑造陕北人,困难更多,刘文西之所以能画得那么像,是因为用心,是因为不怕吃苦:主席转战陕北,他走过的地方,刘文西也走过了,一边走,一边体会、理解;有关主席的回忆录,他也都看过;电视剧《长征》已经看了四遍了。“不断地看,每次看都很喜欢。”

            “半生青山,半生黄土,艺为人民,传神阿睹”,这是吴作人写给刘文西的题词。吴作人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被徐悲鸿誉为“中国艺坛代表人之一”。

            1999年十月,第五套人民币开始发行。

            这是13亿中国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每个人都在仔细辨识新版人民币,人民币上的毛主席像就印在大家脑子里。但是当时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幅毛主席肖像出自刘文西之手。央行制钞公司的同志说:刘文西是最有资格、也是最有能力画好毛主席肖像的画家。刘老师的造型能力太好了,他画出了毛主席的神采奕奕,他交出了一份让全国人民满意的一份答卷。

            这是画家的光荣与骄傲!

                                一辈子为人民画画

            人常说,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刘文西正是这样一个几十年如一日,把绘画当作生命的人,所以当新版人民币毛泽东肖像的绘制工作落在他头上的时候,我们并不感到奇怪。

            刘文西在50年代上大学期间便开始发表作品,在60年代成名。“文革”10年他受到极左路线迫害,但他并没有因此放下画笔。后来陕西省文化局组织“陕北十三年革命历史画”集体创作,刘文西成为塑造毛主席形象的主要执笔人之一。刘文西是个勤奋而多产的画家,几十年中他的速写积累了二百多本,有近万张素材。画画就是他的精神支柱。刘文西常说画画的人不画画,就像战士拿着枪,却不打仗一样,最终会变得什么也不是。刘文西是以画伟人享誉海内外的。谁都知道,伟人难画,因为老百姓对他们的形象很熟悉,画“像”容易,但要画出伟人的神韵和气度来,没有相当的功力和艺术造诣,是无法完成的。可刘文西偏偏要知难而上。了解刘文西作品的人都知道,早年刘文西作画重叙事、好用彩,近年他转向重抒怀、好用墨、笔法气势磅礴。这些特点在他的陕北系列作品中有充分体现。在伟人作品中,刘文西将工笔和写意巧妙结合,融会贯通,几近炉火纯青的地步。问及刘文西在艺术上为何有如此高的造诣,他只说了四个字:“深入生活”。生活是美的源泉,他每年都要去陕北采风,在茫茫的黄土高原上,在老农苍桑的目光里,他捕捉到了人性最闪光的部分。刘文西说,不管任何时候,他都会一如既往地为人民画画。

            2005年11月26日,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以《半生青山,半生黄土——刘文西人生素描》为题迎来了开播以来的第一位美术界嘉宾——刘文西。《艺术人生》编导是在刘文西之子刘丹的陪同下,到陕北的二十里铺、四十里铺等地采访刘文西画中的“模特”,其中有很多人,刘文西都是多年追踪其成长过程,一直画下来的。全国人民第一次在央视了解了这位可敬的老人。

            从浙江到陕北,从青山碧水到黄土飞扬,刘文西将自己的人生长卷铺设在最慷慨澎湃也最艰难困苦的生活中,这样的生活给予了他的绘画事业丰富而卓越的素材,他将自己的欢乐和忧愁与这片黄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们紧紧相连。采访刘文西是在晚上8点。很少有采访约在这个时间。

            这是他的夫人陈光健建议的,她说,文西白天要画画。 刘文西已经70多岁了,每天从下午一直画到晚上,连续6个小时。

            在70岁的时候,宣告再不卖画、不送画,潜心创作的他,他在绘制巨幅长卷《黄土人》。“我积累了那么多陕北人的形象,目睹过那么多激发我创作欲望的画面,我要把这些画出来。”

            曾经无谓地牺牲了很多光阴,顺利的时候,他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抓紧时间。

            “文革期间我受到迫害,在学校农场里放羊,荒废了十年;从1984年起,我在西安美院担任行政职务,12年的时间,琐事缠身,画画的时间少得很。”

            文革期间在学校农场里放羊,最多的时候,刘文西一个人放180只羊,有绵羊、也有山羊,刘文西把它们的脾气摸清了:“绵羊爱钻一疙瘩,山羊老往上面跑,站在比山羊高的地方,一旦它要上来了,就给它的前方扔一个石头,它就回头了,扔上几次,羊群就稳下来了,我就踏实了,开始画画。”他还在山上吹笛子,“虽然内心痛苦,但我要追求快乐”。

            不论在何种境遇之下,刘文西从不放弃创作,从不失掉乐观的心态。

            只希望自己画好,牺牲就少一点,管一个学校,光开会就会占用很多时间,但刘文西希望更多的人画好、走尽量正确的道路。当上西安美院院长之后,学院发展、自己的创作,所要处理的事情又多又艰难,刘文西的心情很急躁。

            “白天受气,晚上放气。”回到家里,即便是深更半夜,他也要唱上几段歌。从前在家乡时他唱越剧,如今忘得差不多了,张开嘴巴,就是陕北民歌。

           刘文西一张红扑扑的圆脸,微笑着,平和而厚重。他一边是端丽的夫人、画家陈光健教授。真有点吃惊,窃想刘文西相貌平平,当年进学校时又是一个农村娃娃,土头土脑,夫人是怎样爱上他的?
          “陈老师,您是留美橡胶专家的女儿,您是怎么看上刘教授的?”
            陈老师毕竟是大家女子,没有因突兀而生气。她说,当年刘文西的事业心强,学习很刻苦,在校期间的作业全部被学校留存。她还告诉我,刘文西当年为陈望道画像时还没有上过一天美术学校,只是自学了点《介子园画谱》,但陈望道从刘文西的画中看出了他的奇光异彩,便将他介绍给陶行知,让刘文西在育才学校读书,师承潘天寿。
          这个回答,禁不住感叹陈望道先生不仅在政治理论上独具慧眼,翻译了《共产党宣言》,而且在识才上也不同凡响。

            刘文西夫妇真可谓夫唱妇随,相濡以沫。互敬互爱。他们一个13岁、一个16岁,最早相识在育才学校。在育才学校和浙江美院同学9年。1959年结婚,荣辱与共,他们一块走过青年、中年到老年,是艺术家夫妻的楷模。我也有一个朋友,也是画家,小有名气。夫人也是画家。就因为艺术事业心都很强,都要画画,谁来做饭,谁来看孩子,谁来洗洗涮涮。现实生活不都是那么罗曼蒂克,有人说:“一山容不得二虎。”最终两个强人,不得不分道扬镳,孔雀东南飞了。这又使我想到了陈光健老师的难能可贵。1981年刘文西同夫人举办了二人作品展,陈也是画家、教授,又是妻子和母亲。2003年3月间刘文西夫妇的欧洲之旅。她怕掉队,她不懂法语、人地两生,必须赶上旅游团,又要照顾刘老师(因为出国前,刘老师捧了一跤,带着伤痛),她跑前跑后,劳累的情况可想而知。晚上,刘老师还要画画。他们出去3个月,跑了1 2个国家,他画了近二百张速写。陈老师一觉醒来,刘老师还在画画。刘老师说:“我想活一百二十岁,我要把我看到的美好的东西都画出来。”他不顾旅途疲劳。步履艰难。他要创新,突破自己,永不满足。吸收西洋的彩绘技巧,为我所用。时间对他来说,太宝贵了。他的心劲大得很。因此他很累。他在七十寿辰的联谊会上,他语重心长地说:“大家原谅我,不是我的架子大,我也是普通老百姓,我的时间太珍贵了。我没有时间说套话、说官话、说闲话。大家聊聊天,谈点学术上的事,我还是欢迎的。”他还很会调整自己的心态,闲一点就和年轻人跳跳舞、唱唱歌。轻松轻松。他风趣地说:“你看我的脸,红光满面,说四五十岁还有人相信;一走路,你看看我的腰,七八十;听听我唱唱歌,好像二三十,年轻了一大截。”在联谊会上,刘老师一展歌喉,真是有滋有昧,绝不亚于一个职业歌手。

            一是要心情好,二是要锻炼。这是长寿的秘诀。不可劳累过了头。祝刘文西老师艺术青春永驻,健康长寿!
          恰好最近看了一篇报道,是写刘文西为人民币绘制毛泽东头像的故事。我们这一代人对毛泽东非常熟悉,所以对刘先生所画的毛泽东头像有感觉,其形与神的准确把握,一望可知。问道:“刘教授的素描功夫非常好,您总共画过多少张素描?”
          刘文西抬起头说:“两万多张。”
          “这些东西还保留着吧?能不能一元一张卖给我呢?我想收藏。”刘教授笑了。旁边一位画商说:“前几天卖了一张,两万五千元。”他的夫人插话说:“楚辞学家文怀沙说过,西方有个达·芬奇,东方有个刘文西。达·芬奇当时将解剖学引入美术,追求造型的准确。文怀沙将刘文西的画比之达·芬奇,就是指刘文西作品造型的准确。”
          有人开玩笑说:“刘教授,你把我们陕北的漂亮女娃娃看美了。”
          刘文西说:“陕北的老汉最好看。”
           “其实您作品中最具震撼力的形象是陕北老汉。”刘教授说:“这就对了,陕北老农脸上有沉淀,厚。”
          我钦佩地看了看陈光健老师。她当年与父亲陈望道一样独具慧眼,看出了刘文西的奇光异彩。

            陈老师似乎心有灵犀,说:“刘文西不仅对陕北老农用心,他笔下的伟人形象也很有神采。几十年来,他一直喜欢看历史图片、传记、新闻纪录片。他笔下的伟人气质就是这么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这次他为人民币绘制的毛泽东肖像,大家都说好。他便说,这幅画他画了几十年。有人以为是开玩笑,他说,真的是画了几十年,从《毛泽东与牧羊人》就开始了,那幅画是他的毕业创作,是1958年所画,当时他25岁,距他画人民币毛泽东头像已过去了40多年。”
          旁边有人说:“印钞厂印出了一元的人民币,找教授送样票,是一大捆。”刘文西说:“印100元的时候怎不见他们送?”大伙都笑了。
          “刘教授,指导您创作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刘教授说 “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反映生活是对的,这生活应该包括一切人。衡量作品的价值,主要应该是作品的艺术水平,而不是所反映的对象,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似乎就不是劳动人民。”
          刘教授点点头说:“我们有我们的世界观。”
          40多年来,刘文西先后70多次去陕北,跑遍了陕北所有的县,10多次在陕北过年。
          “想听听您当学生时去陕北的情形?”
          刘文西从桌下伸出双手,比划着说:“那时候坐大卡车,行李就是座位,漫天黄沙,一路颠簸。到陕北后,车与人成了一个颜色,只有两个眼睛在动。”
          去刘文西家取材料。他与陈老师一起,从如山的资料中找出一些相关资料,一份一份折好,放进信封,然后拿起笔写下:“简介、个人照片以及相关资料共21件。用完还我。如需要留下,请你自己复印。刘文西。”
          你看刘文西这个人我没有让他送我一幅画的奢望,但他竟然不能送我一本画册,甚至连这些复印材料也要归还。真是“大师各具风采,奇者自是非常”了。

            面对这位可爱可敬的老人,使人想起了当年中央电视台热播朱军采访刘文西“艺术人生”时的画面:其时,闻其名而未见其大师的人奔走相告,亲朋好友围坐电视机前,一时在全国竞成了热门话题。据说,收视率在中央电视台同类节目中首创了新高.我就想,人民是公正的,历史也是公正的,只要你为人民做过一点点好事,人民就会世世代代的铭记你。如今是一个呼唤大师的时代,但究竟怎么样才能成为名符其实的大师?反过来我们再来看看刘文西,他为养育我们的这块土地树碑,为勤劳朴实的人民立言,用饱含情感的生命拥抱艺术。刘文西从来都是青衣小帽,没有称“王”,也没有自封为这“大师”那“大师”,但人民却把他看成了我们画坛上的一道丰碑,难道这还不能说明一个问题吗?这就是:为人民、为艺术而活着的人,历史将永远记着他。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览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3(s)   11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