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评论 >> 会员评论 >> 个人文论
      分享到:

      冯远谈20世纪重大题材创作

        作者:正在核实中..2011-06-02 17:00:27 来源:网络
          作为20世纪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始作俑者和推进者,对创作主旋律作品冯远自当身体力行。当我们翻开厚实的《冯远画集》时,发现贯穿着冯远美术创作生涯的正是一条以一贯之的、厚重的历史题材和主体性创作的红线。近日,冯远笑解他的“历史题材情结”之谜。

          《武昌首义》:探索大型中国画创作方法新尝试

          “20世纪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冯远被分配到的题目是反映辛亥革命的武昌起义。冯远说,该件作品表现的是起义的新军打开城门冲向军械所夺取武器与清军展开激烈战斗的历史瞬间,新军高举火把逆光冲入城门,巨大的城廓隐在黑暗中,寓意象征了腐败的清王朝黑夜沉沉的意思,起义的新军士兵前赴后继,画面前右侧还有几个剪影,是清守军士兵和起义军战士在搏斗,地平线压得比较低,组合造型中的人物有射击状、搏斗状。按照历史史实记载,当时攻打军械所的起义军只有两个连的士兵,虽然规模不大,战斗也算不上惨烈,但事件的细节颇具史实的代表性和典型意义。时任中宣部副部长、主抓该工程的李从军同志建议我说,你一定要把上面黑夜中的城墙画大,象征着清王朝的那种腐败统治,这样压迫感更强。我就让后圆拱形的城门能透出外面的光亮火把,夸张了火把透出的烟雾的韵味形式节律感,人压低,城墙加大,核心是一群士兵聚散组合,呈放射状。这种画面的组合具有某种爆发力和视觉形式张力。革命军迎面冲进来,打响了反对清王朝政府的第一枪。背景映村的是十二颗星的辛亥革命大旗,凸显这样一种正面的冲击力。作品标题叫“武昌首义”,修改以后,评审时基本顺利通过。接下来的任务是放大,深入刻画好人物形象,处理好色彩与笔墨的关系,应该是比较有把握的。

          这件创作拟采用中国画的笔墨、材料完成,现在有不少同志对好画是否是好的中国画的问题提出质疑,特别是在大型创作中吸收某些西画创作手法的问题。冯远说,当然首先我想这应该是具有中国画特点的大型创作,不宜追求一种完全写实的手法,我想尽可能用中国画的表现办法,通过环境、气氛来烘托事件发生在晚上的效果。为什么是逆光?因为背景是个圆弧形的城门,那个城门以外是天空、夜空,想画得较亮,画出一片红色的火把映照出来的效果。而在这个圆拱形的里面是巨大的黑暗中的城墙暗影,体现某种沉重感和压迫感。这个意图我在宣纸小稿上处理的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以前很少有这么画过,因为中国画的表现方式确实有一些局限,但是想要突出起义是在晚上,突出火把的光亮,就必须要用深暗色调来反衬光亮,那种火种、火把,及其在夜晚中间划过的光亮是很富有表现力、很有情感色彩的一个元素。必须要找到一种兼容的办法,才能烘托出事件发生在晚上起义的特点。吸收一些光影的效果,比如说近景几个清兵负隅顽抗的背影。第二层次起义军的将士,色彩比较凝重。因为这还是小稿子,放大以后很多问题都会出现,不能说小稿子效果可以,问题全解决了。放大以后还须保持住小稿凝重和逆光的效果。

          就作品构图来说该作品具有西式构图的特点,是侧重写实造型和人物造型的,设定的场面,地平线比较低,然后人冲进来,因为是逆光,所以人的影子是放射状的。这些构想和设计本身在中国画中是没有或少有的,因此,创作的过程具有一定的探索创新和尽可能完善的目的和要求。

          从读历史画历史到推动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

          为什么会对主题性创作有长久的兴趣?冯远介绍道,我曾经创作过屈原、秦始皇的历史题材,也画过保卫黄河三部曲、英雄交响曲等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主题性创作,这个源于我比较喜欢读文、史、哲。

          历史中包括近代史、清末民初的各种演义我读得比较多,当然也很关注近代史。我觉得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近百年以来,中国劳苦大众、英烈先贤为国效力,前赴后继,轰轰烈烈,上演了一场百年历史的悲喜剧。这个跌宕起伏、多灾多难的历史,很值得书写描画,这个情结也是促成我最后推动20世纪百年100项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实施的动因。中国近现代历史上那么多重大事件,我觉得应该有一批优秀的美术作品去表现他们,每次到欧美国家访问参观各种博物馆特别有这个感受。能够为推动这些历史题材通过创作成为经典的艺术作品出力,我觉得是一种责任和荣幸。这些作品对内可以用于爱国主义教育,对外可以用于展示中华百年来之不易的伟大变革。我任中国美术馆馆长时强烈感觉到,到国外大博物馆参观,可以看到从古典主义一直到当代的东西,能看到人家艺术的发展轨迹。而我们的国家博物馆和美术馆,缺少长期陈列的经典艺术展览。还有个原因是当下美术院校教学目标的变化和各种外来艺术思潮的多元交融并存,使得我们原有的一套教学方式和要求也在发生变更。也许10年、20年以后能够承担这些历史重大题材创作任务的人才可能会越来越少,我有一种紧迫感。在跟财政部陈述理由的时候,就是从这几个方面来谈的。后来我离开了文化部艺术司和中国美术馆馆长岗位,这个项目仍然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广大美术家的重视和积极参与,工程办公室的同志们也做得很努力,进展也比较顺利,当然,最终是需要通过作品来说话的。

          ','

          艺术家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

          在谈到个人为什么创作那么多历史题材作品时,冯远说,当年在法国卢浮宫我看了法国名作《拿破仑的加冕典礼》,我就想中国秦始皇应该也有更为盛大庄严的加冕典礼?那场面一定要比拿破仑加冕宏大得多了,从考古成果看,秦始皇死了以后场面都难以想象得大。秦始皇是暴君,千夫所指,但是统一了六国这样的千古一帝是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加以挖掘的。画屈原,实际上是我三个主体系列创作中一部分。我的研究生毕业创作是秦帝筑城图《长城》。然后接下来是《保卫黄河三部曲》。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但是我觉得还缺少一个人,这应当是中国人的一个精神象征。怎么来体现一个中国人的形象,最终我选择了屈原。这样,长城、黄河,再加上屈原,就构成了完整的中国人的形象。这些年我把我的创作主题又转向普通的民众,先后创作了《苍生系列》等,如表现当代西藏人的形象。这是在高原极地环境生活,物质相对贫乏的生存条件中,达观、顽强的一个生命力群体形象。又如《都市系列》等的一批人物群像,一方面是物质生活极大丰富、提升,精神内质日显苍白的这样一批都市人。一方面是高原上,高原与都市两种对象,我是在寻找一种对比,后来又画了当代都市病症的肖像系列,一组世俗众生相,16个表情,是想批判当代人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中人性的另一面,带有批判现实主义色彩。本来还有一个计划,创作《欲望年代》,就是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社会人跟人的关系,人跟社会的关系,金钱至上,享乐主义至上,理想、道德价值标准的沉沦、唯利是图、娱乐到死。。。。。。但是汶川大地震爆发以后,我看到了人性善的一面,觉得这张画的内涵可以更加丰富。一方面是颂扬民族正气的、在大难面前激发出来的人的尊严,人道主义精神,人性的光辉,另一方面鞭挞社会变化发展中的一些负面的东西。通过不同的风格、形式和表现手法,把两种画面组合在一起,呈现一个变化着的社会,这应该具有一定价值。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是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一种态度,一种角度。艺术家不能都仅仅停留在完全个人化的、私密化的、个性化的角度和小范围内,他确实可以以他独特的观念化的语言和看待世界的眼光,按照事物的价值标准去认识这个社会,但是在表现艺术家个人与时代关系中,艺术家应当更多地融入一些社会的、人性的、大我的东西。艺术家应该是比较敏感的人,一个大艺术家,不管他用什么样的风格、形式语言来创作作品,技术重要,但仅有技术是有限的。关注社会、关注人与关注自身的内心同样重要。那些伟大的艺术家一定是发掘了人类、人性中共同美好的东西,同时通过精湛的技艺,才成就其经典作品,引起大众的共鸣,这是一个艺术家的责任和时代使命。无论是画历史题材,还是主题创作抑或是个人爱好的选题媒材,其间的精神是可以通过作品发散出来、影响开去的。

          是不是好的中国画可以暂且不论 首先应该是好画

          冯远认为,作为国家工程项目之一,优秀的历史画创作既要是一件好作品,又要是好的中国画作品,其中确实需要把握好两者关系。当然如果说我们一搞创作,首先想到的是绘画形式语言的自我设定的话,那么无形中把各种可资调用的创作因素最大限度调动各种手段为主体服务的主观意识给局限何况住了,我的想法时,先把这张作品是不是一张好的中国画的问题放下。不同题材,不同内容,表现的艺术手段和方法应该是不一样的。历史上很多优秀的传统绘画形成了经典图式和精湛的技法、语言,但是不可否认其中不少作品存在着一种城市化的倾向和方法重复的问题。就创作而言,甲作品跟乙作品之间没有可比性,也不存在方法互相套用的必然性。不同的题材,应该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和表现语言、技法去表现。要创作完好《武昌起义》,我的定位首要的是一张好画,其次再来研究如何在作品中尽可能充分保留中国画的优长和特点。同时,如何有效吸收一些西画中有助于表现内容的手法,把它兼容起来。当然我首先采用的是中国画的材料、工具、笔墨和语言,在保持中国画的审美价值基础上,兼容了其他画种的丰富性,以利于塑造起义军将士的形象,烘托特定环境的氛围以及视觉形式的需求。

          冯远强调,历史上传流至今的大量优秀作品,除写意画外还有大量的工笔画、重彩画等等,永乐宫壁画就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风格样式和源流,这都是当年名不见经传的画工所为,非常了不起。中国画的面貌应该是多样丰富的,水墨写意画成为主流是由宋元开始兴盛,至明清才将笔墨提到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画本身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发展过程中,汉唐好、宋元好、明清也好,但你不能以明清达到的高峰,认为是万古不易的标准、这一套标准是不能变更的。要表现这样一个历史题材,经营一幅大型创作,而不是艺术家酒酣耳热之际的一种笔墨游戏,光靠逸笔草草、寥寥数笔的写意笔墨是不够用的,那些重大历史事件表现所需要的丰富性,是远远达不到的。传统中国画家们完全可以寻找一些适合自身表现的题材,去展示中国画经典的审美元素。但是在我们组织国画家创作“同一个世界----彩绘联合国大家庭”时,中国画家遭遇的最大问题就是原有的屡试不爽的方法碰到了新问题,你怎么来表现世界各国的风情?人家西方同行一看,你中国画就是程式化的笔墨是不行的,中国人画画没色彩?但中国审美价值认为墨分五色,众色之母,是为玄色,玄色是至高无上的颜色,也就是中国艺术表达的境界。当然西方人接受这个观念需要一个过程。别人看不懂的时候并不能代表你的东西不好。这实际上是两种审美价值观、审美趣味取向的差异,最好的办法是不断改进提升艺术自身。

          全面理解、认识、继承中国画艺术的传统

          冯远坦陈,自己走的是一条兼容的路子,从在美院学习和研究生毕业以后,基本上走的是以写实、写意教学为基础训练、以写生造型为基本功的发展路子。人们发现冯远在创作主体性作品时笔墨偏紧,画小品较为轻松?冯远道,这确实有其主观原因的。一是我在中国(浙江)美术学院工作、学习那么多年,必须要把浙派以笔墨见长的一套方法拿起来,浙派中国画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学术品位,具有鲜明的特色。我在学校从事教学时,一直在关注着如何掌握更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我有三套思考,一套是用于教学的,告诉学生们什么好,怎么学好。一套是用于主题画创作的办法。搞大型主题性创作完全靠小情趣笔墨是难于达成大目的。浙派画家驾驭大场面作品还需要加强摸索。浙派艺术的优长是对笔墨精艺的领悟,相对少了一些浑厚和张力,当然北方的艺术也有其致命的缺憾,但这确实是南北中国画艺术特点的差异。第三,是我也时常采用一种轻松的画风来创作诗词画意和一些轻松的小品画,这得益于我受过多年江浙中国画精妙的笔墨意韵熏陶,这些作品很受藏家欢迎。这三个路数实际上体现了我区别不同需求和创作主体对象,力求掌握更多的表现手法的观点。在北方工作、生活多年,又仍为一个人物画家,不触及一点大型题材是不行的,更何况偏爱文、史、哲。历史上象中国永乐宫壁画、八十七神仙卷和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步辇图》中,那种大气、雄浑、丰富,那种厚重,体现了一种鲜明的文化精神。就技法而言,中国画的源流也是丰富多样的,不仅仅是水墨,中国画的工笔、重彩也同样非常辉煌。我确实不认同当下一说中国画就以笔墨二字一言以概括之的含混表述,哪怕是约定俗成的习惯称谓。写意画确是有笔有墨,工笔画、重彩画就没有笔和墨吗?是否能把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工笔画、重彩画等其他绘画形式都排除出中国画范畴吗?显然毫无道理。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览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6(s)   11 queries
        update:
        memory 4.22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