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评论 >> 会员评论 >> 展览评论
      分享到:

      超越传统 综合创新——人物画艺术家杨之光

        作者:正在核实中..2012-06-30 14:42:46 来源:网络

          (1/4)

          (2/4)

          (3/4)

          (4/4)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杨之光四十年回顾展》在北京落下帷幕,继之在广州开幕。南北呈现一片盛况。一位早在50年代崭露头角的人物画艺术家,首次在京举办个展,本意不在轰动效应,却给画界以震动和兴奋。画展以其严格的选择性,编年史序的学术感,特别是一系列走向辉煌的人物画本身,展示了杨之光四十年奋力攀登的足迹。画展还从一位人物画艺术家不断求索、不断自我更新的独特角度,触及了中国画整体发展中的历史性课题。

          杨之光17岁出版中国画集,24岁以其成名之作《一辈子第一回》肯定了中国画在写实人物画领域具有的无可取代的表现力和艺术魅力。在那个“金奖”、“大奖”绝少仅有的年代,杨之光却不止一次榜上有名。50年代末、70年初,我国文化发展曾先后遭到滚烫泥石流的袭击,严峻冰川的涤荡。杨之光恰在此时,以深层心灵体验和巨大热情,创造了《雪夜送饭》、《矿山新兵》,一展当代中国青年男女神鹰般的矫健雄姿,为一种不避艰险、无私忘我的创业精神写下无法泯灭的一笔。从观念到艺术本体,预示了一位优胜的继承者、大胆的超越者所独有的锋芒与潜力。

          追踪杨之光的足迹,自然不该忘记最早的恩师高剑父、徐悲鸿。自然会引首遥望本世纪初叶中国新文化先驱的忧思和改良、折衷主义者的历史身影。同样不应忽视的,杨之光是属于艺龄与共和国同生的那一代画家——他们有共同的艺术潜质与品格。也许正是滚烫的烧灼,冷却的凝冻,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磨炼,沉淀着浮燥,淡化着趋时,强化着自信,升华着进取_的民族魂。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并不扭曲,也不异化,像早已有了准备动作,杨之光以开放的观念、开阔的视野、开朗的胸襟,进行深沉的反思,导引着自己对中国画人物画高难课题重新实践、重新总结、重新探索。以他手中一支中国毛笔,一张中国宣纸,以那神秘莫测、变化流动的玄墨五彩交相杂揉,写下中国当代有突出贡献的、有意思的文化人系列肖像——在苦难中重新崛起的东方文化的无字碑。中国现代文明、社会主义文化诞生过程中,人们的奉献和自强,痛苦和自尊,沉默和自信,傍徨和寻求,痴愚和大智,深思和希望的无字碑。杨之光近年在美国期间,完成了这个无字碑的巅峰——石鲁像。其复杂的精神世界,其凝聚度,其艺术深刻的力度,其语言的洗炼,其震撼力,可与’哭之笑之”的八大艺术比美。而其精神内涵与时代历史性的思索,超越了八大山人。与此同时,杨之光在没骨人像艺术、没骨淡彩人体艺术的探索上,透露出重新继承传统,再超越、再综合创新的自觉意识。

          整整一代人,在青壮年的岁月里,被超常劳动、超效应改造吞食着短促一生的黄金时刻。之光却依然能够“风筝不断线”,始终默默打基础:素描和色彩、中国画和西画、理论和创作,书法、诗词和篆刻的基础——“画内功”“画外功”的基础。攻克着、完善着以。四写”为核心的中国画造型体系。这需要多少才华、多少勤奋、多少毅力,更需要立多大的“远志”才能不畏“近难”、锲而不舍呵。整个20世纪,整整40年,每当一次新旧交战之际,每当一次重大政治事件起落之际,中国画无不处在生死交界线上,人物画始终处在前沿与波涛起落的浪尖上。回过头来重新认识杨之光,他是一代艺术家中有代表性的一个,他的成就无论巨细,都有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贵在取势,贵在不停歇地寻找“力”的支点。正因为重视打基础,所以“后劲”足——他跨南北、渡重洋、孜孜矻矻、苦心孤诣地求索84—94,近十年光景,在最佳历史文化大背景下,他终于突破了中西合壁——中西折衷——中西融合的单层双向模式,走出漩涡形“怪圈”,踏上跨世纪的继承传统、超越传统;多层次、多方位、大时空、广视角、综合创新之途。一个热爱自己时代,尊重现实人物对象,具有个性风格和独特造诣的人物画艺术家脱颖而出。受到国际艺坛瞩目。

          半个世纪以来,“宁方勿圆”、“宁拙勿巧”、“宁刚勿柔”、“宁丑朴勿娇娆”的法则,成为艺术殿堂尖端、正统支配性的经典。杨之光依乎天性,顺乎自然,入法出法,在艺术创造中转化为“圆转自如,圆里带方”,“飘柔潇洒,柔中寓刚”,“巧而不纤,娇娆而不俗”的审美格调,功力端稳而约束不了天然的灵秀之气。使得一种“严肃艺术”,获得新鲜活泼的人生感,使得一种“高雅艺术”踩着土地,渗透着人性的温暖与天真。笔墨游动,如指在弦上,恰到是处,引人聆听。

          人类新世纪即将到来,这是一个“综合的时代”的开端。综合的才能、综合的个性品质、综合的修养,对于催化新时代新文化艺术的发展是极其可贵的精神、心灵和素质结构。继承传统,超越传统,综合创新,这是一个趋向21世纪中国和世界的现代型艺术家的深层标志。他将离开20世纪初叶先驱者对中国画的忧思、痛苦的呼声渐远;他正在跨向东方曙光反射着的新世纪门槛。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览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1(s)   11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