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评论 >> 会员评论 >>
      分享到:

      突破传统规范紧贴时代生活——杨之光的艺术成就

        作者:李焕真2012-06-30 14:21:06 来源:网络
         杨之光对中国人物画形式和规范的创新,是他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

          他的作品主题紧贴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表现了积极的社会意义。

          对生活的热爱与真诚,对发掘现实美的执着,成就了杨之光这位中国当代画坛杰出的人物画家。

        一、 

          原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杨之光教授,是中国当代杰出的中国画人物画家,更被誉为20世纪后期中国四大人物画家之一。这四大家即广东杨之光、北京黄胄、陕西刘文西和浙江方增先。他们的作品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杨之光笔下的人物生动传神,借鉴了西洋水彩画的光影技法,用笔奔放潇洒,墨彩淋漓;黄胄把素描速写融进国画,笔调流畅生动,纯熟自然;刘文西的笔法严谨凝重,吸取了民间年画的造型特点;方增先注重笔墨情趣,清雅隽逸。这四大家的艺术生命都是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的,他们的代表作品,是新中国各历史阶段社会生活和社会审美的一种艺术反映,他们的艺术成就影响了我国四十多年的人物画画坛,为当代人物画的艺术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并在20世纪末得到了我国美术界和美术评论界的普遍认同。

        二、

          “借鉴古洋寻我法、平生最忌食残羹”,这是杨之光在艺术上的座右铭。

          在杨之光四十多年的艺术追求中,最突出的贡献就是解决了前人还在探索的,如何突破中国画的传统规范,融入西方的造型技巧,加强中国画表现力,更好地表现反映现实生活的问题。他把西方水彩画的光影明暗技法运用到中国画的造型形式中去,成功地创造了一种即有西方造型的光影流动,又有中国传统水墨写意笔法,融汇了中西艺术的生动传神的表现人物形象的技法,并使之不断完善成熟和有所创新。而且在晚年创造了别具一格的,运用中国传统没骨写意法,融光影于彩墨的中国画没骨人体艺术,他在中国画艺术上的创新模式和成就,走在了当代中国画人物画艺术发展的前列。

          从50年代初开始,杨之光就已经在探索当代中国画人物画应该怎么突破传统的束缚,创造新的表现力的问题。1954年,他试着用国画生宣纸临摹了俄罗斯巡回画派列宾的油画《萨布罗斯人》,把它变成用墨线和色彩构造的,有西方光影立体表现力的,与传统国画迥异的中国画,进行了在中西艺术交融中探索的第一次尝试,并被它表现出来的新颖的魅力所激动着。

          同年,杨之光把他融汇中西的探索,搬上了他艺术生命中的第一件代表作———《一辈子第一回》。图中第一次拿到“选民证”,得到公民选举权利的老大妈形象,使用了国画的毛笔线条,但在人物脸部、头发和衣饰上,却打破了传统中国画的平涂着色的画法,运用了水彩画的明暗立体的表现技巧,使人物刻画得更生动传神,同时为了突出人物脸部的喜悦之情和手中的“选民证”,他运用了类似电影近景镜头的半身构图,突破了传统国画人物全身构图的习惯,强化了作品主题。虽然有谨守传统的批评者把斥之为不伦不类的“水彩加线”,和非国画构图法。但他的探索成功了,有评论家认为,他是把阳光带进中国画的第一人,这件作品在表现现代人物中,迈出了超越前人的创新的一步,更获得了1956年武汉市“向科学文化进军”奖章。

          杨之光在“寻我法”的艺术探求的道路上,贵在他不喜欢“扬长避短”,绕路而行。对于没有别人的经验作为借鉴的技巧或题材,他决不退缩回避,而是选择了克服困难,克服障碍,努力去实践探索,不断地扩大中国画的表现范围。他在表现人民海军生活的作品《浴日图》上,用图画传统的水墨没骨写意法表现闪亮、光滑的甲板和海军官兵的背影,用国画传统的水纹法表现微波荡漾的大海,用篆书的中锋用笔表现钢铁栏杆,还在画面的构图布局上注意了轻重,浓淡和远近景对比的艺术效果,再加上起重点题作用的鲜丽一笔,成为海平线上跳动着的半轮红日,令作品有了一种感人的明亮温馨和深远的意境,受到了广泛好评。

        他更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用水墨线条加水彩光影效果的“水彩加线”的技法,创造了许多各时期,各地区,不同民族,各具个性的生动的人物形象,以及一系列备受瞩目与赞赏的文化名人肖像。

          踏入花甲之年的杨之光,他的人物画艺术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在普遍认为人物画家晚年囿于各种原因,难以再创新之时,再次寻找到他继续前进的方向。他把中国画中的水墨大写意笔法和书法中的草书用笔溶入舞蹈速写中,创作了一系列舞蹈人物形象。在这些作品中,杨之光准确地把握了快速运笔的节奏感,在舞者飞扬的舞姿中,抓住了各民族舞蹈的韵律和神态。把舞蹈中最突出,最传神的一瞬间“写”下来,用笔风格简练洒脱飞逸,充满了一种动态美。同是表现舞蹈人物形象,杨之光追求的是“动中取静”,与他的老师、著名舞蹈人物画家叶浅予先生笔下的舞蹈人物的“静中求动”截然不同。

          在杨之光的舞蹈人物画取得成绩和得到赞赏的同时,他又开始了在60年代初期已萌想法的,如何更好地用中国画技法表现人体艺术的探索,一如少年求学时般,认真地画人体写生习作,在不倦的技巧实践中,他再次从明清没骨花卉画的笔法中找到攀登的阶梯。他舍去墨笔线条的造型法,用下笔即有阴阳向背的没骨法,与西画中表现光源折射的丰富的色彩表现力结合起来,运用他深厚的中西技法基础,创造出一种新的以色彩变化造型的,中国画人体艺术形式,每笔落纸,即为有冷暧变化,有立体明暗的人体肌骨的,甚至在薄如蝉翼的桑皮纸上,不用复笔,就能一笔“写”成一条充满活力和弹性的人体胳膊或 大腿,真正一笔落笔,“形质俱存” 。

          杨之光毛笔下的女人裸体艺术,是与那些扭曲变形,不顾形象。只作涂鸦的完全不同。他以严谨的态度,追求人物体态的准确,追求形神结合,真实地表现出女性裸体的优美柔和,光洁温暖,肌体轻盈而骨力俱在美感,更蕴含着作者审美意趣的健康活力和高贵优雅。正如美学教授迟轲先生所评说的:“它们的美质是健康纯正的,是青春的赞曲,是生命之诗,是人类的花朵。”

          杨之光在踏入晚年后创作的这批人体艺术作品,使他又创造出了一种新的中国画人体艺术表现“形式”,再次攀上了中国画人物画的一个高峰。多年不断的默默的磨练、探索和试笔,这此中的甘苦,从杨之光的一幅《浴女图》的题跋中可以知道:“作水墨人物画最难,人物画中又以人体画难度最大,而没有骨法作女人体写生,可谓难上加难,一笔直落,既求合乎人体结构,又见色彩之冷暖变化,笔笔定局、甚少重复。中国画笔墨功夫固然重要,然造型、色彩、速写、书法基础缺一不可。没骨法可谓综合性技巧,明清以降,没骨法用于花卉画已达到登峰造极地步,而人物画之进展不理想。50年代余已初采此道,并大胆吸收西法……。近年来我行我素,不讲中西,但求神韵。八大山人之花卉可做到,今日之人物画亦可达到笔墨简而意骇之境地。”

          从“水彩加线”,到现在的墨彩交融的没骨人体国画,杨之光没有摒弃传统,使自己的创作成为无根之本,但也没有照搬传统与师承,而是借鉴传统,融汇中西,让东方的写意技巧与西洋的写实造型混化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杨之光对中国画人物画形式和规范的创新,是他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

        三、

          杨之光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艺术家,与跟他同时代的艺术家一样,在共和国成立之初,被一种崭新的生活激动着。他们受20世纪50年代初期所提倡的,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必须反映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新文艺模式的影响,努力在艺术创作中寻找“新的主题,新的人物,新的语言和形式” 。 “为新中国服务”,成为当时广大艺术家所追求的一种新的理想和信念。

          综观杨之光近半个世纪的创作,可以发现他无可否认地受到50年代初期的那种文艺思想的深刻影响,但是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位对生活始终充满激情的,坚持关心社会,深入生活,表现生活,时代性很强的画家。杨之光曾经在“自传”里说过:“如果说(艺术)杠杆的两头一边是‘生活’,一边是‘传统’,那么,我的态度肯定是侧重在‘生活’。”他的作品主题紧贴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表现了积极的社会意义,这是杨之光作品突出的特点,也是他作为艺术家对社会作出艺术家对社会作出的最大回报与贡献。

        1954年,面对着国画“不能表现现实生活”,“不能适应革命需要”的责难,杨之光创作了《一辈子第一回》,描写了共和国进行第一次民主选举,普遍老百姓第一回享受公民权利的喜悦之情,这是杨之光表现现实生活的首件成功的代表作,也是在当代美术史上表现50年代中国现实的一件无与替代的,深具意义的杰作。1959年,杨之光的歌颂青年建设者的作品《雪夜送饭》,荣获维也纳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金质奖章及荣誉奖状。同年,他又创作了有众多人物形象的《毛泽东在农讲所》的大型历史画,展示了国画可以表现大场面,表现现代人物群象的艺术创新成果。

          60年代,杨之光在描写了《堵海标兵》、《汕尾画家女》、《茂名油城》之外,再次突破中国画的表现题材,在海南要塞的海军部队,创作了一批描写军舰和水兵生活的作品,其中的代表作《浴日图》,成为中国画较早描写部队生活的优秀作品。在湖南的空军基地,杨之光又成为用中国画艺术形式表现机场、跑道、喷气式战斗机、空军飞行英雄的第一位画家,他的作品《夜航》和《空军组图》登上了《解放军画报》,再次成功当时广受赞赏的,表现工农兵题材的优秀作品。

          在艺术创作成为一种指令性的政治任务的20世纪70年代,杨之光还是坚持在生活中发掘现实美。他在奉命下煤矿体验生活之后,受女矿工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所感动,创作了在“文革”时期轰动全国的《矿工新兵》,并被选印邮票在全国发行。作品中衬着朝阳的背景,第一次带上矿工帽准备下矿工作,充满激动心情的青年女矿工形象,虽然带着那个时代文艺作品“红、光、亮”的痕迹,但这点痕迹又很自然地与杨之光一贯在作品中所追求的积极、向上、健康、唯美的内蕴融合在一起,并淡化了当时那种为政治服务的,通常很直接的外露之痕,使读者在那个百卉凋零,满眼峥嵘的昏暗岁月,看到了清新美好的艺术形象。这件在颠倒真理的时代创作的优秀作品,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直至真理已被正视的30年后的今天,再来看这件作品,还不失为一件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真诚与热爱,表达了人民心中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深藏着的纯朴、乐观的生活态度的优秀作品。

          在艺术家已不用再奉旨为政治效劳,有了创作自由的时候。杨之光却自觉地负起了一种历史使命感。他认为欧洲文艺复兴之后几百年,涌现了不少永留于史的经典的肖像画,但中国画的肖像画却远远比不上山水画、花鸟画成大气候。为了在肖像画上填补清末任伯年的杰作《酸寒尉》之后留下的大片空白,杨之光在70年代末起,决心为我国现当代杰出的文化名人画肖像。他采用毛笔速写和淡彩点染的写意技法,用自己的独特的简练、轻快、生动的艺术语言,抓住最能表达描写对象性情特征的瞬间形象,达到他笔下物形象“写实”、“传神”的目的。

          不断地从失败的探索中获得经验,终于使杨之光的名人肖像系列,成为他在中国画人物画领域里再攀上的一个高峰。他的代表作《蒋兆和像》、《李苦禅像》、《黄胄像》、《冯钢百像》、《石鲁像》、《黎雄才像》等,均在追求写实的传神达意之时,厚积着东方的传统文化意韵和现代的审美意味。尤其在海内外引起轰动的《石鲁像》,更有杨之光创作激情的一次礴发,作者以真切理解的石鲁精神为内涵,细腻地刻画了石鲁的嬉笑神情,又以狂草笔法挥写出石鲁的乱发和衣服,深刻地塑造了石鲁“任性和痴狂对尘世的傲骨”。令读者对石鲁坚持真理“死不服”的时代悲剧人生,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

        四、

          突破传统规范,紧贴时代生活,可以说是对杨之光艺术成就的概括。他的努力实践,很好地解决了他的师辈高剑父提出的“折衷中西”,开拓现实题材,以及徐悲鸿先生在中国画《愚公移山》中还不能圆满解决的,如何把西方的写实图式更好地融合到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上的问题,并在他们的实验基础上把中国画的表现力往前推进了一大步,走在了师辈的前面。而杨之光成功的实践成果已经成为曲范,在教学活动中被他提练成国内第一本人物画教材——《中国画人物画法》,以及许多散见于国内外报刊的谈创作心得,评论美术现象的文章,这些都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后辈和学生,给他们以极大的启示。从历史的意义看,杨之光已经成为中国现当代美术史转折点上一位承先启后的重要画家。

          杨之光在广州艺术博物院为他举行的捐赠画展座谈会,用“融、闯、严、韧”四个字总结了他一生的艺术追求:融,把中西艺术的优点都融进自己的创作中;闯,不愿意跟在前人的后头“食残羹”,勇于闯出自己的新路;严,不把艺术创作当儿戏,用严肃的态度对待教学和创作;韧,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保持清醒的意识,一定要坚持自己所想的和所追求的。正是这“四字真言”,加上杨之光对生活的热爱与真诚,对发掘现实美的执着,成就了杨之光这位中国当代画坛杰出的人物画家。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览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9(s)   9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