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评论 >> 会员评论 >> 个人文论
      分享到:

      自序

        作者:冯远2011-06-01 18:42:01 来源:中国美术家网
         收在这本集子里的,是我从研究生毕业以来这二十多年来供职之余陆陆续续创作和写就的几百幅作品、几十万字中整理出来的部分作品和论文。由自学画画到发生兴趣,进而入读专业院校研修执教,经过了相当一段时间。我从事的是艺术创作和行政管理工作,接触理论是因为我在专业研究、创作实践中切身感觉到了它的重要性。随着年龄和学识的增长,我对原先的许多认识和判断也在发生变化。我觉得艺术家如果一手抓住创作,一手抓住理论研究,能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的思考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因此,我不揣鄙陋地认真去做了。为了某个创作主题和说清一个问题,我常常要花费比旁人多得多的时间。即便如此,我仍时时告诫自己:不要犯“单向思维”的画家通病,并且每废寝食,迷不知返。我觉得:创作和理论上个性风格的鲜明独特比起貌似周全的四平八稳来,保留了一点诚实的偏执,弥足珍贵。这些作品和文字说不上是洞见深刻,更未必是结构庞大的鸿篇巨制。其中所选的作品和文章都是发表过的,除了作品经过筛选,文章中个别词语不适略作修改外,面貌均保持原样,借此可以见出我对艺术思考的变化踪迹。

          艺术显现的是形式,其产生的视觉效应是沟通读者并与之形成共感,达到交流的直接渠道。组成形式的多个局部经由技来完成。技若语言,赖以传达神采、气韵。形式、技艺背后是精神在起着驱策作用。形式、技艺、精神三者,俱不可缺。均可为主,又皆可为辅,唯视读者择其不同角度品评是焉。成功的艺术必三者兼胜。作品和文字的道理相通。

          人物画是最为直接,也是最有责任反映当代人的生存和精神状态的艺术形式。如果说山水花鸟画有可能借助写意寄情遣兴以回避直面人生,书法则可以假托抽象形式的多义以虚拟生命价值的精神指向,那么人物则是无可躲避地需要认识人、理解人、表现人。我常冒出奇异构想以为瑰丽画卷,但苦于语言和技艺的表达所限,心虽有余而力所不逮,但是文字却可以帮助我展开思想的羽翼任由驰骋。因此,记录这些片断的有关形式、语言和精神的文字,对我既是某种警示,于他人亦可资照鉴。我也尝试评论——一些人物画家及其作品,诚然逻辑推衍和观念思辨不是我的长处,但是以一个艺术家同行的身份从艺术的角度去解析一些个案,也许会产生不同于专业和工作理论研究家所为的效果,如果还能有些价值则不妨把它看作:“……这也是一种形式和说法……”由于我所从事的专业和工作性质使然,我理应把握好最为基本的东西。这对于一个艺术家和行政管理者来说,都是不得不做.而且是必须要做好的事。作品能够表达我的理想追求,文字可以承载我的思想,借助文字,我的理论素养也因此获得了提升。

          我一直觉得:艺术家是土地的儿子,儿子从出牛那天起就无法改变他的出生印记。一个有思想有理想的艺术家是不会也不能割舍民族传统的精神血脉的。当然,我们理当秉持一种积极主动与开放的操守。在东西两方文化艺术互补互渗的交汇处有一个“度”。使可能丧失了我们赖以存身和引为光荣的基石;但假若我们达不到相应的“度”,我们也就难以建立起新的现代传统。相信以中国艺术家的智慧,是不会坐视足下的基石被消蚀的。

          我毫不怀疑中国画的生存问题,只要国家经济、政治、科技教育强盛,中国的文化艺术必然随之受人尊敬。东西方艺术彼此之间的文化历史背景如此不同,究竟有否必要引领中国艺术经过一场西方式的蜕变,以达到走向现代世界的目的?中国艺术能不能找到自己的现代之路?站在中国艺术家和艺术理论家的立场看问题,答案似乎是不言自明的。对于一个从事艺术实践,并且关注理论建设的中年人来说,最好的办法是表明自己的观点,却不陷入论争的陷阱,而是努力通过实践的成果去言说。同时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怯懦到丧失了文化自信,或者学着“他者的口气,套用似是而非的解构方式来任意瓦解弱化,甚于贬抑赖以立足和与人交流的平等的文化身份。假如有一天,我能够摆脱那些圣哲、伟人施加于我的种种影响,真正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去思考,用自己的技术语言去表述思想与情感,该是何等快事。

          2006.5于北京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览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3(s)   11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