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评论 >> 会员评论 >> 综合评论
      分享到:

      抒自灵性,清新有致——何家英的人物画创作

        作者:张月霞2011-05-24 18:54:52 来源::《画界》2009年第2期供稿
        抒自灵性,清新有致——何家英的人物画创作
         何家英是以人物画著称于中国画坛的。他的作品以韶华正盛的女性为主要表现对象,其笔下的形象,如黄昏雨后的出水芙蓉,清新、纯洁、沉静、幽雅,又隐隐发散着一种淡若无痕的“风露清愁”,其美沁人心脾,使人不敢亵渎;又如梦幻,让人唯恐惊觉。应该说,何家英的作品在意境的创造上是十分成功的,这也是他拔萃于当代人物画坛的根本所在。
            清代的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总结到:“作画先立意以定位置。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深则深,意古则古,庸则庸,俗则俗矣”。何家英作品的高妙之处首先在于立意,它们以对现实和人的关注、对人性的关注、对人的心灵的关注为着眼点,有着饱满的精神内涵。中国晋唐时代艺术家们对于人的外仪和内质的全面展现,西方艺术家们对于人的命运的关注、对于人性的善恶美丑的揭示,是何家英珍视的传统,共同滋养了他的创作理念。同时,他又认为,这个“人”是与艺术家本身对应的,画家要真正表现人,最终要表达的还是他自己。他的作品便是他自我心灵的写照,折射着他的生命体验和审美趣味:“我笔下的对象是我内心世界的表达,我必须要赋予对象以我的思想、感情、格调,这才是我的画。”
            对生命的珍重、对命运不可知以及生命短暂的迷茫与无奈、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珍惜、对理想的追求这些具有东方哲学意味的人生情怀在何家英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和强烈。秋天是最能触动他心灵的季节,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景象往往激发他内心深处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叹惋,他说:“我的思绪被秋风卷引着,那感觉是难以名状的,有凄凉,有眷恋,甚至还有一种悲壮感。我终于明白了古人要说‘秋冬之际,犹难为怀’。那紫蓝的纯净的天空禁默无语,强烈地感染着我的意绪,我感到一种生命的大悲幻。”他认为,人的一生悲喜相杂,不可能都是苦涩的或者是甜蜜的。无论处境如何,都不能泯灭人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实际上人都在期待一种幸福,一种未来,而这种期待是诗意的。有了期待,人活着就有了意义。”他认为纯洁是一个人最可宝贵的品格,也是他个人的一种人生理想:“我希望在人生短短几十年中纯洁地生活。” 
            “我创作,是因为‘美’,所以我选择了‘女性’,确切地说,是‘女儿性’,曹雪芹笔下‘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女儿性’。”何家英认为,青春少女身上有许多特质非常唯美,她们是承载他思想感情、审美趣味的理想选择。 很自然地,他笔下的形象着上了“我之色彩”:“不管我所画对象多么不同,但她们一例都有一种高洁的气质、伤感的情绪。”“我把少女刻画得纤毫毕现,当然还是强调她的纯洁。”“所以在我的人物画的表达上,从人的眼神和他的动态中,似乎都能感觉出一种期待。”“我之色彩”的赋予使何家英笔下的形象获得了一种浪漫和抒情的风格、一种诗意的精神。
            作品意境的创造,立意之外,绘画语言最为关键。何家英有一个“大传统”的观点,他认为“不同的文化圈,自有不同的传统,也有各自的新创。它们发生碰撞,互相影响,彼此融合,就会形成一个大传统,产生新创造。”作为一个中国画家,应该立足于本民族之体,在保持本民族绘画特质、发挥本民族绘画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汲取西洋东洋绘画中那些健康、有活力的因子,来矫治民族绘画的弊病,从而创造出更加完善的东西。为何家英赢得盛名的工笔人物画创作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艺术思想。
            绘画作为平面艺术,始终有一个如何展示不同维度空间形象的问题。在空间的表现上,何家英在中国传统绘画以线造型、骨法用笔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融入了透视、明暗、光影等西方写实造型的表现方法,同时又注意充分利用绘画材料的丰富性,使得画面突破了传统绘画主观布形的二维平面感,但又有别于油画重客观再现的三维空间感,线的主体性及其独立形式美感得以保持和显现,从而既增强了现实感和鲜活气息,又保留了传统绘画的东方韵味。在色彩方面,他借鉴了西方油画的追求质感、量感的特点和日本画的高雅情调,采用了不过多分染而接近平涂的着色方法,同时又注意色彩间的过渡和呼应,配合以花纹、图案和几何线条的使用,形成了单纯而不单调、生动而又雅致的特点。
            当然,何家英对中西传统的融会贯通并不仅仅体现在绘画语言上,他说:“我的信念是中西绘画在语言及思想与精神上的共融。” 他认为,得益于其认识论的哲学背景,西画长于观察和感受,这一点值得中国画家研究和学习。实际上,观察和感受本来也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优良传统,晋唐绘画之所以能达到雄浑雅健、造型饱满、高逸充盈、朴素自然这样高的水准,除了画家们的才气、学养、心态外,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应该起了很关键的作用。晋唐人所创立的艺术范式不会是无根之木,应该也是从切身的感受中生发的,其间一定经历了反复观察、审视、理解和提炼的艰苦过程。只可惜,明清以降和“文革”十年,晋唐这一优良传统被轻弃了。以西画为镜,我们可以看清在传统绘画的发展演变中我们的得与失,明白我们应该舍弃什么,重拾什么。
            对于以西画的写实、写生作为中国画的基础是否违背中国画的创作规律,是否是造成中国画笔墨大面积退化的原因这一问题,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以西画的写实、写生作为中国画的基础在大方向上是没有错的,只是在具体操作上存在失误。在教学当中,尤其是“文革”以前,按照苏联的模式,过分地强调体面的塑造、光影的变化,把“写生”变成了“写死”是问题的根源所在。正确的做法是,多教学生一些写实主义的精神,教育他们要更艺术地去观察和捕捉对象,通过整体观察来达到整体认识。因为“写生是一种感受,是一种升华的东西。艺术是灵性的,不是机械。”
            何家英认为,感觉和体验很重要,面对传统,他们是命脉所在。他认为,中国画造型的恒定性与西方造型的永恒性都同样源于对偶然因素的捕捉与肯定,画家只有真诚地感受生活,潜心地去感觉和体验,才能有“来不可遏,去不可止”的“应感之会”。他说,“我在创作实践中便常常把偶然易逝的东西抓住。我的期求是‘一经相遇,便成永恒’。”《桑露》中对光的偶然因素的运用,《秋冥》中对少女微妙情态的捕捉,都凝聚了他刹那间的心灵感受。
            何家英认为,中国画的本质上写意的,而写意是艺术里的最高境界。工笔画也不能仅以工笔为能事,而应该有写意精神。一个画家也不可能仅仅停留在工笔画创作上。以大写意步入画坛,以工笔画拔萃于画坛的何家英,近年来又开始了写意画的创作。谈及自己写意画创作的成就和前景,他这样说到:“我的写意画虽然也有自己的风格、特点,但还没有达到一个特别高的水平,也没有超越工笔。我认为,我虽然在画写意,但还没有真正进入到写意的状态,不过,我会努力的。我开始是想用写意表达想要表达的东西的,但是因为在艺术的认识上以及绘画的功力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想要表达的东西不能很好地表达,所以我选择了工笔。但今后我一定要在写意上有所突破,相信以后我会在写意上作出点成绩。”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何家英,1957年生于天津,1980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工笔学会副会长,天津美协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天津政协书画艺术研究会会长,天津画院院长,天津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5年被确定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007年 获2007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中国画)艺术贡献奖;四次连获天津鲁迅文艺奖——优秀作品奖;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获得国家人事部和中国文联授予的“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作品获奖情况:
        1980年 《春城无处不飞花》获全国第二届青年美展二等奖,天津第二届青年美展一等奖;1983年 《山地》获天津第三届青年美展一等奖;1984年 《山地》、《十九秋》入选第六届全国大展优秀大奖;1988年《酸葡萄》获当代工笔画学会首届大展金叉大奖;《易水河畔》获中、日国画合同展金奖;1989年《魂系马嵬》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1991年《秋冥》获当代工笔画学会第二届大展一等奖;1997年 《桑露》获全国首届中国人物画大展银奖;2003年《幽谷》、《心语》参加全国政协举办的“天津优秀作品十人展”;参加“开放的年代——中国美术馆建馆50周年纪念展”;参加“今日中国美术大展”获最受观众欢迎奖;参加“北京国际双年展”;参加韩国汉城世宗文化会馆举行的“汉城•中国书画艺术展”获金奖。



      名人堂
        艺术展览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88(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