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评论 >> 会员评论 >> 综合评论
      分享到:

      水墨精神的寻悟

        作者:正在核实中..2011-11-04 15:51:54 来源:网络
         向日葵



          人们通常理解的艺术应该是温馨、愉悦、优美的,而当我们面对陈钰铭的作品,感受到更多的却是沉重与神圣、悲壮与崇高。他的创作多取材于西部人物,在审美取向上倾向于宏大的主题,从多角度、多层次构成宏伟的生命主题。



          二十世纪后期,写实主义引发了中国画领域的重大变革,陈钰铭便是这一时期成长起来的革新主将之一。陈钰铭是从黄河岸边走出的画家,丰富的人生阅历给予了他丰厚的生活积累与生活体验,博大的中原文化造就了他纯朴执著的人格特征,也造就了他艺术创作中质朴、沉厚、坚忍的艺术特质。他的作品总是以写实手法展现在观众面前,以写实的笔墨风格塑造真实的图象、真实的生活感受。当然,他的画风与传统的写实手法相比,也存在明显的演变与区别。画家深切的意识到,现代水墨仅仅有现代意识的时代特点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观念、语言方面完成一个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



          陈钰铭偏爱生命中沉重、崇高的精神力量和关注社会普通人群的生存状态。从他早期的《陇上人家》等作品中,便流露出讴歌生命主体的取向,并显示出了对驾驶这类题材的能力与素质。大型历史画《历史的定格》,则是陈钰铭创作历程上的转折点。这幅作品无论是造型方式、笔墨技法还是作品的悲壮意识,都极具个性化的情感特征,满构图、重色块、高亮点的笔墨形式臻于完善,讴歌生命意识的价值指向更加明确。



          在《向日葵》、《古堰》、《黄河滩》、《金秋》、《二月二龙抬头》等描绘黄土高原的系列作品中,陈钰铭对绘画的精神传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蕴含在作品中的生命意识也变得更加强烈。茫茫的黄土、苍苍的河水、木讷沧桑的面孔,引起了画家莫名的冲动。画家在精神层面上去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极力展现人物顽强、坚韧、生生不息的生命状态,以最为真切朴实的感受,提升了人们对黄土高原、对世世代代生长于此的高原人的认识。



          陈钰铭的《西藏组画》作品,分别以《天籁》、《圣湖》、《夜路》、《阳光》、《山巅》命名,那些带有精神因素的色彩,凝重的笔墨,以及缜密的构成图式,都体现当代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思索。画家在处理手法上强调了原始感受和宗教氛围,画面墨气淋漓,浑然一体,虚淡的色彩,强化了自我主观意识,使他笔下的人物转化为生存关注和生命追问的载体,具有浓厚的宿命色彩的积极的生命反思。



          繁忙的都市,是画家更为实在的生活场所。近年来,陈钰铭开始探索怎样用传统的笔墨,来表现现代都市生活。《月挂城东》以不同于早期作品的新视角参加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成为受关注的亮点。钢筋混凝土筑成的都市充满了喧嚣,这也是社会转型期的典型标志,而城市中的废墟则成为这一标志中的耐人寻味的表现符号。这幅作品以城市废墟为载体,反映了人们在社会重大变革面前所显示出来的错误复杂的关系和心态。失落的艺人、寻求平衡的年轻人,在环境里显得无奈和空虚。画家同样的思绪也反映在《京西六月》等作品中。



          《走出冬季》是陈钰铭近期又一幅都市题材的大幅创作,画家通过置身于灾难中的人群,对都市人普遍存在的浮躁心理、冷漠感和迷茫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剖析。



          在创作中,陈钰铭为了能获取更为真实的体验,请了一些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朋友,用相机去真实生活中寻找素材,获得了十分有味道的形象和独特的视角,使画面表达的社会问题更为深刻。画面上近似抽象符号的摩托车部件、扭曲的钢架、散乱的货物和写实的人物置于同一空间,乱中有序的钢管符号穿插其中,强化了画面冷清的氛围。《走出冬季》,实则在激励人们走出现实与精神的双重困境,走出价值观念错位的误区,迎接新的希望。



          在陈钰铭的作品中,生命是美好的、奇异的、也是充满艰辛和悲壮感的。画家正在实践着一条由水墨塑造切入精神表现的艺术之路,相信他的艺术将不断给人们留下新的启迪和希望。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览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377(s)   11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