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评论 >> 会员评论 >> 综合评论
      分享到:

      赵卫 过河摸石子 ——评赵卫的山水画

        作者:正在核实中..2011-11-03 15:15:37 来源:网络
          如果把赵卫的作品放在同龄人当中来做一个比较,毫无疑问不属于个性张扬的那一类。然而,只要这样的结论还带有一点惋惜,那就是对赵卫的艺术特点缺少关注。赵卫作品的特点蕴含了画家所有的优点。

          从年长的和更为年长的多位先生那里学到了基本的皴、擦、点、染与收、放、开、合之后,赵卫很快找到了一些比较稳固的艺术程式,包括麻点皴法、截山布局、树石符号和点景人物的造型,以及有点类似浅绛和淡青绿的设色结构,这些因素成为他很早就找到的符号性绘画语言,在温和的搭配中形成了稳定的特点,逐渐呈现出赵卫在山水画上的面貌和风格。

          今天这个有点扭曲而显得奇形怪状的时代,让整个社会更易于接受那些个性张扬甚至有些乖戾的东西—很多新兴的日常用语能佐证这一点,诸如“吸引眼球”一类直捣喉咙的字眼。不过,事情总不是那么绝对,像赵卫这种比较沉静和相对内敛的艺术家也获得了声誉上和市场上的成功,这不禁让人叫好。读赵卫的画,除了能从中得到片刻的休息,对于还想思考问题的读者来说,也可以让人想到更多。比如关于中国画的生存处境什么的。

          前人曾经把中国画带入了以绘画本体为基础、以文化追求为指归的境界,它意味着中国画已经具备了一个高超的评判标准,代表了中国文化的艺术眼界。但是,作为一个体系完整的文化载体,中国画在近代以来的发展已经远离了原有的轨道。如果把中国画的传统比作一条河,那么这条河流走向的现状就有点像是进入了一条人工挖造的运河。我们在一段完全不自然的河床中扬帆、摇橹,只不过,船夫们的眼里仍然有河水和两岸,船只相对于岸边也还在动着,看起来这条笔直的水道还像一条河,如此而已。在这样的情境下,各画科都遇到了相类似的命运。就山水这一科来看,虽然其题材不像人物那样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时代性,而是更持久地体现出文化的特色,但是有一件谁都知道的事情恰恰说明山水画也与整个社会密切关联。在20世纪中国画的巨大“变革”开端的时候,要求革命的口号中最尖利的叫声就是针对山水画而发出的,即所谓“革王画的命”。这件事说明,主要体现为文化特征的山水画,通过审美的熏陶,同样可以给全民族以社会性的影响。然而革命已经来临,山水这一科必定要改河换道了。

          一百年来,我们在使用西方技术挖掘的河道里行着自家的航船,这让我们的水手、船夫们从观风向、察河道、辨暗流、识航标等各方面都是在一个异样的环境中培养能力。“写生”重新被强调,但是画家们不再“以大观小”,而是“对景图形”;无论是披麻还是斧劈,都成了初学者的小儿科,大家是不屑于总挂在口头上的,而且也敢于把“笔墨”弄成“素描”;这样的目光使“山水”又重新回到了“什么山”、“什么水”的原形;此外,中国画毕竟也能练就一手“超级写实”的“逼真”功夫,那可不是“夺物象而取其真”的老套;从“畅神”到“写意”,中国文人的一切也基本上被视为腐朽与没落,“新时代”、“更新时代”和“新新时代”都有更值得“这个时代”的画家们去表达的内容⋯⋯至于“韵味”、“理趣”甚至“法式”等等那些一向被珍视的概念,也在“文化的翻译运动”中串了味,走了形,被遗忘或遗弃者亦复不少。这就难怪,古来被用于说理或只是神话的“愚公移山”和“精卫填海”等一类成语,真的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移山填海”图,还自以为是表达了“人定胜天”的历史观和某种伟大力量,而忘却了“天定者亦胜人”的古训。总之,中国画的百年变革或曰革命,让后人操笔山水的时候已经很难“回头是岸”了,现有的航道不容许船只掉头——更何况,现在的运河似乎又驶入一片汪洋。

          这便是今日中国画的处境。作为一位山水画家,其处境应该也不难想见。

          回过头来看看赵卫,他却比较幸运,也很聪明。他的幸运之处,我以为是在他的起步阶段。首先,赵卫不是美术学院的科班出身,却是在大学的中文系历练过来的;其次,赵卫早期接触山水一科的时候,虽然是从一项工程入手,但是无论从他接触的人还是他当时接触的画来说,都使之获得了一条比较端正的来路。前者使他免于“新潮”的污染,却多了一分由文入画的正道,后者使他直接了解了中国山水画的一些根本问题,如笔墨与形色。当然,整个时代存在的问题不会不影响到当时的赵卫。但是耳聪目明的他却知道自己应该摆在什么位置。他不赶时髦,而是沉下去,静静地画。无论是在太行写生,还是在京郊纪游,他都没有停止过对绘画语言的学习和个性化的探索。除了形成上述已经道及的那些因素和日益精炼的努力,赵卫的探索有两个方面表现得比较有意思。一方面,他把焦墨笔法作进一步纯化,有节制地去除过于明显的写生和模仿的痕迹,让这种笔法形成了有些类似于古代版印山水的效果,从而突出了“用”笔特点。另一方面,赵卫在纯色运用上也作过尝试,红、黄、蓝、绿,再加上白纸、黑墨,诸般色相在他的笔下被调动起来,与个人化的焦墨笔法相结合,挺好看。在典型的大山图式之外,赵卫又为世人贡献了两种别有韵味的样式。

          赵卫的这些努力,本身已经说明了他的聪明之处。他没有把自己的精力当成过剩的东西耗费在“冲浪”当中,而是踏实地学习他所能见到和所能学到的优良传统。他似乎很早就洞察到“河道”存在的问题,而回流到自然的河道中。且不管有多少喧嚣,他认准的传统,拿来再说。当然,中国画的时代处境对他并非没有影响,但是赵卫显然也处理得比较巧妙与合适。赵卫喜欢画“北方山水”。北方多高山,少江河,山峰峻耸,天气清明。这样的特点在表现形式上特别适合于高大的立轴,宋人就是成功的典范。赵卫也同样喜爱这种形式,但是他并不采取全景图式,而是巧加剪裁,往往让山头顶天,坡脚裁去,从山腰拦截,裁成了半山式布局。遮掩而能曲折,见所见使所未见更为意味深长的原理,使赵卫画中丘壑显得更高更深。以往的山水程式,山峰常在云烟飘渺间,但是赵卫偏偏不喜如此。他的画幅上少层峦叠嶂,常见巨峰的轮廓清晰地起伏于白天之下,他往往还会用清亮的浓墨勾上几笔,使山头更为清晰。他很清楚,只有这种手法方能最佳地表达出北方山野的清明气象。经过这种处理,他在山石树木的画法上采取的麻点皴法才愈发显得浑厚苍莽。赵卫山水中点景人物的符号化以及北方民歌的补题,也是赵卫的重要语言。山羊的侧影和总是正面的羊倌,加上信天游一类的歌词,我们似乎听到了画中山谷中传出的高亢悠扬之音。有了这样的景象和意境,他在书法用笔上略显薄弱之病也得到了弥补。很显然,赵卫顾及到了时下热捧的“写生”,但是他又不愿意使作品“无文”。他不希望自己只是时尚新潮的“热闹”对象,却也能够把性格中的沉静和艺术上的追求作妙合处理。这个时代中国艺术的“心眼”在失落,但是赵卫却以回炉重煅的方式和藏而不露的画风让山水这一科在他那里保持着相应的脉络。

          赵卫曾写过一则游记,记录和描写了他与同行者共游雪中太行的经历和情景。这则游记经有关学者的点评,成为擅长文笔的赵卫记载当代中国画坛各方面力量求索进取的寓言。如果这则游记在作者那里确实就是一个寓言的话,那么在赵卫心目中,他自己已经淌过了大河,在游山当中开始向山峰挺进。“大行山”正大雪飘扬。在河里没有遇到的问题,这时都会逐渐显露,也只有这时才能领略暴风雪的壮美。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览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8(s)   11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