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评论 >> 会员评论 >> 综合评论
      分享到:

      扬中华正气,铸民族英魂

        作者:正在核实中..2011-11-01 15:55:33 来源:网络
        扬中华正气,铸民族英魂

         一、为了先烈永不死   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一位以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潜心弘扬中华正气、纵情谱写民族英雄为己任的青年画家,出现在连环画坛,给中国连环画以至中国人物画园地增添了一股生气。他就是来自沈阳鲁迅美术学院的赵奇同志。   《连环画报》1982年7月号发表了赵奇根据古华原著改编的中篇连环画《爬满青藤的木屋》(共54幅),作品是水墨画,其中有部分画为彩墨画,构图以横幅、立幅相间变化,着重刻画了三个主要人物形象,尤其是女主人公盘青青妩媚动人的特点和在矛盾冲突中思想感情的变化,给人深刻的艺术感染,显示了画家具有深厚的艺术造诣。就在同年11月,《连环画报》上发表了许勇、顾莲塘、赵奇合作的长篇连环画《嘎达梅林》(共193幅,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连环画报》选登了33幅)。作品以宽银幕式的大幅构图,尽情刻画了蒙古民族革命英雄嘎达梅林的伟大事迹。每幅画以四句诗相配合,奔放的诗情画意,突出的面部特写,风雪呼啸的大草原上的刀光剑影,一望无际的战马驰骋……很显然,只有东北画派中杰出的人才,才会有这样的生活积累,才会显示出这样非凡的手笔,而赵奇,就是三位画家中年轻的一位。   继《嘎达梅林》之后,赵奇在《连环画根》1 983年第7期又发表了一部具有震撼力的作品《党费》(王愿坚原著、黄培衍改编,共39幅)。画家仍然运用了水墨画法,而在人物的形象上,更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女主人公、共产党员黄新临危不惧、机智勇敢的表现。到后来完成的《可爱的中国》(1984年,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共46幅)、《靖宇不死》(1989年,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以长城的形象来讴歌民族魂的《啊,长城》(开始在《辽宁画报》以《魂系长城》发表一部分,后又在《连环画报》上以《啊,长城》为题发表,2000年收入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之《赵奇连环画集》之三,共84幅)。从《党费》、《可爱的中国》到《靖宇不死》、《啊,长城》的发表,可以看到赵奇的艺术道路正一步步攀上新的高峰,画家为讴歌民族英魂,追逐先烈们的脚步,亲自到当年杨靖宇将军牺牲的深山密林寻访那些曾经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事迹,从而使《靖宇不死》这部作品增添了鲜为人知的重要内容,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开篇第一幅是敌人所拍的将军殉难后的图片,说明文是简短的两句:“48年前,杨靖宇将军……倒在了这里……”紧接着第二幅是将军的头颅特写,深陷的眼窝、紧闭的双目、顽强不屈的神情令人的心灵为之震撼,所配的文字如下:   “这位曾使敌人震惊的英雄,他的意志和信念,他的坚韧性和不可征服,涵盖了那个时代的民族魂灵。”   紧接下来是叙述由于叛徒告密,杨将军被敌人包围,同敌人周旋五昼夜之后,在离敌人仅有20米之时,烧毁了文件,做最后的拼搏,请看以下图文:    第10幅中,杨靖宇估计到了后果,烧毁了所有的文件。这时,他同敌人的距离仅仅是20米远!   第11幅中,敌人企图诱迫杨靖宇投降,然而代替他回答的是子弹。   第23幅中,他的战士,如今已是白发老人,在胜利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这里。他们说将军没有死。    作品在下半部主要表现了杨靖宇“不死”的精神如何长留人间,虽历经“文化大革命”的风雨,但风雨过后仍然光照祖国大地,以至连日本的后代也前来凭吊英雄。画家以热烈的感情、连续的画幅和激昂的文字,记载了这些动人的史实。如第52幅,是日本一位女作家在将军殉国处劲松挺拔的密林中进行采访的情景。在第54幅,女作家面对昔日烈士们艰苦抗战的史实,感愧交集地说:“很多日本人并无恶意地说:‘多么怀念满洲时代,可是在满洲蜜月的背后,竞有多么悲壮的人生!”’作品在回顾:“文革”的那场“巨创”之后,又以豪迈的感情表现了在新时期靖宇精神的盎然焕发,看第6 1幅:“杨靖宇的故事没有结束。在他倒下的地方,工厂、商店、机关、招待所、剧院、幼儿园、学校……到处都写着他的名字。”    《靖宇不死》这部连环画高昂地奏响了一首气概非凡的正气歌,给人以无尽的追怀和强劲的鼓舞,在1 998年第四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中荣获绘画一等奖。    二、让红色经典再放光辉    在画家同时期的作品《可爱的中国》中,我们感受到方志敏和杨靖宇一样,同样具有崇高的革命情操,同样在献出生命之前的不屈不挠,不同的是一位在硝烟中做最后的拼杀,另一位则是在囚牢中戴着镣素争分夺秒地奋笔疾书,以便为党和人民留下最珍贵的遗言。我们   从方志敏对祖国——母亲充满思念的神情,从那书写出千言万语的笔端,都感受到一位赤子在即将献出生命前对母亲含满血泪的声声呼唤。如第1 0幅中:    “我何时被枪毙——明天或后天,上午或下午,全不知道,也不必去管,在没枪毙之前,我决意写成这篇文字,献给可爱的中国,算是我临死前的一滴努力!”   作品在以8幅绘画和文字介绍祖国的伟大可爱之后,第20幅,文字从热烈歌颂转为悲怆愤懑:   “咳!母亲,美丽的母亲,可爱的母亲,只因你受着人家的压榨和剥削,弄成贫穷已极,以致显出怪难看的一种憔悴褴褛和污秽不洁的形容来!”    作品从第21到第30幅历数帝国主义对祖国母亲疯狂进行侵略杀戮、掠夺以后,大声呼号:   第3 1幅中,“朋友们,兄弟们,赶快起来,救救母亲呀!亡了母亲的孩子,不是到处更受   人欺负和侮辱吗?赶快起来,无论如何,不能让母亲死亡啊!”   第32幅中,“朋友们,不管帝国主义多么厉害,不管恶魔多么凶恶,我相信,中国是有自救力量的。最近十几年来,中华民族不是表示过它的斗争力量之不可侮吗?”    读着这些铿锵有力的语言,看着烈士在厚厚的稿纸上奋笔直书,那字字千钧的话语,有力地敲击着我们的心扉,一种对先烈崇敬的心情油然而生。接下来第33幅到第41幅,是歌颂中华儿女奋起抗争取得节节胜利的场景,画幅紧密相联,文字前后呼应,把原来沉重的气氛引向高昂和激奋(见第33幅、第34幅)。直到第4 1幅出现毛主席领导红军取得长征伟大胜利的雄伟场面,文字写道:    “中国有苏维埃政府,有英勇善战的红军,有千百万受它指挥的工农群众,我们能创造世界,我们也能把失掉了的世界夺回采。’    作品情节达到了高潮,使我们感悟到这位伟大的革命先驱之所以如此胸怀坦荡,视死如归,正是由于把希望寄托于党的正确领导和人民觉醒起来的力量。画家在这些关键的情节,进行了更为精心的艺术构思,看,第42幅在“大宽银幕”的横幅画面中,主人公紧握着笔,全神贯注于笔端,向党和人民,喊出最后的心声。囚牢仍然一片漆黑,而从铁窗外面已投进耀眼的亮光,照在一大叠稿纸上,预示着,烈士的心血必将化成无穷的力量。    由干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崇高的精神感化了监狱看管人员,他们冒着危险将稿件及方志敏致鲁迅和党中央的信,送到上海鲁迅先生处,鲁迅后来又亲手将其送给从陕北到上海的党中央代表冯雪峰,这才使这部红色经典得以传之后世,光照人间(注1)。而新中国培育出来的优秀画家赵奇,以饱满的热情用连环画艺术再现了先烈的伟大形象,又给这份红色经典增添了一道特有的光辉!    三、万里长城,万代英魂   赵奇的自编自绘连环画《啊,长城》,是又一部讴歌中华魂的力作,以85幅绘画和言简意赅的文字语言相配合,歌颂了对中华魂最富代表性的伟大长城的沧桑历史,从远古流传下来的范杞良、孟姜女的悲壮传说,到近代以来接连不断的民族恨、国难史……    说明文如同感情激越的散文诗,且看第32幅的图和文:   “苦难、屈辱、愤怒、呐喊……古老民族的历史在这里积淀成砖石——垒成墙壁——构筑成一个永远的纪念。”   又如第38幅的图和文:    “它沉沉低垂,祭奠着英雄;它蜿蜒万里,歌唱着生命……当祖国的土地上只有呻吟的时候,它像太阳一样,从东方升起……”    作品表现近代中国苦难历史,用8页共80余幅照片揭露帝国主义、军国主义的侵略罪行,给读者以深沉、悲愤的回顾之后,作品急转直下,放声讴歌十九路军英勇抗战的壮举:他们捆绑炸弹“环其胸背及四体,并以火油濡上下衣,潜入敌阵……弹齐发,骨肉皆糜碎”(见第68幅图)。接下来是表现在长城喜峰口抗日“敢死队”的500男儿,竞砍毙敌人千余名。大刀队仅剩20人而已。世界为之震惊:“大刀队的威名几乎把现代的精良武器都掩盖了。”   接下来是卢沟桥头燃起侵略战火    “七七事变,揭开了八年抗战的序幕,中国人民用血肉之躯顽强地抵抗具有现代装备的侵略者。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卢沟桥头,染红了华北,染红了生养他们的土地……”    在卢沟桥事变之后,接连出现的是平型关、台儿庄和八路军“百团大战”等激烈战斗的惊天地泣鬼神的情景。而到第1 00页百团大战,八路军指战员庄严列队的浩大场面,恰好显示了势如长城那样巍然屹立、坚不可摧的气势。而第104页又以近景特写描绘了两战土的威武神态。    在历数古代与长城相关联的英雄人物之后,第128、第129页,长城向无边的天际展开宽阔的胸怀,与展翅翱翔的天鹅比翼齐飞,充分展示了长城的博大胸怀和饱经沧桑的历史。这些充盈着画家炽热感情的诗情画意,在给予我们艺术美的享受的同时,更多的是精神的鼓舞和启示:在新的历史时期,绝不能淡忘开国的领袖们毅然决定以高唱“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伟大意义。    四、 啊,根深叶茂的鲁艺精神   《山中,那十九座坟茔》连环画,共374幅。王素、晓云根据李存葆同名小说改编,是赵奇连环画作品中篇幅最长、人物最多的一部作品。军旅作家李存葆自小说《高山下的花环》获得重大影响,并有多部同名连环画问世之后,他的这部小说曾获1 984年度全国中篇优秀小说   奖第一名。中国连环画出版社1985年成立时,即将该小说列为重点选题,并约请赵奇绘画。1986年《中国连环画》月刊(中连社主办)于创刊号选登该作一部分作为首篇刊出,并选用其中主要人物琴琴的形象作为封面。本来,我们对这部作品的问世获得两个效益报有较高的希望,《中国连环画》编辑室主任费声福还以贝士田之名写了编者感言,肯定了画家能够克服人物众多、环境比较单一的困准,在艺术上发挥特写等手法而取得新成就。   但是,就在这部作品完成之时,连环画的出版发行每况愈下,我们经向书店几次征订,都远未达到可以保住成本的印数。中连社在一穷二白的艰难中刚刚成立,仅有的借来的30万元资金很快就入不敷出。后来虽经努力,经济状况略有好转,但需缴的税额也随之上涨,加上配合建党70周年的重点选题如《地球的红飘带》又必须出版,于是,这部连环画只好搁置下来,直到我1 995年从中连社领导岗位退离下来,这部重点稿件(连同其他几部重点稿件)仍未问世,使我每每思之,就愧疚不已!   令我感激的是东北的五位连友,他们出于对赵奇连环画的热爱,也是对连环画事业的钟情,在自己并不富裕的情况下,集资1 0万元,使赵奇的连环画《山中,那十九座坟茔》(上、下两集)、《啊,长城》、《爬满青藤的木屋》以《赵奇连环画集》为书名,在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这套画册为24开本,纸张、印制皆为上乘,《啊,长城》为彩色,《爬满青藤的木屋》也根据原稿有部分彩色页。当这套画集带着墨香展现在我面前时,我由衷地感到连环画在跨入新世纪之时,竞有如此令人鼓舞的佳绩,冲过重重困难展现出来!    这五位连友是:关长青、魏朝东、孟繁军、鲁启云、刘光源。五位同志能够完成这样繁重的任务,说明连环画界长期以来已经成长起一批忠诚于连环画事业的连藏人士,他们把藏书与研究结合起来,具有较高的思想境界。为了连环画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宁肯做出牺牲。我看到关长青所写的《<赵奇连环画集>出版感想》(刊于《连环画艺术》2001年总36辑),可以感受到他们为此付出了多少心血!他们是连环画专业队伍的真正知音和患难与共的战友!   他们的义举给予我们极其宝贵的支援和鼓励!从赵奇连环画的创作到出版,也给我们一个有力的启示:优秀作品的诞生不仅可以锻炼出优秀的作家,还可以培养出优秀的连藏队伍。东北画派长期以来产生了好多一流的连环画作品,从《童工》、《我要读书》、《十五贯》、《白求恩在中国》、《枫》、《嘎达梅林》到赵奇的《可爱的中国》、《啊,长城分、《靖宇不死》等。而东北连藏界的王玉兴编著的《连环画收藏指南》、孟繁军编著的《全国一一四届连环画评奖获奖作品图录》、张云波的诗集《为连藏歌唱》等。由东北连友办的刊物《连环画世界》,编得比较严谨,具有较高品位。对这些成就追根溯源,我想主要是东北鲁迅美术学院长期以来坚持鲁迅思想和贯彻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重视连环画的教学工作和队伍的培育,从而出现了一代一代新的连环画编创力量,为中国连环画事业起了巨大推动作用。80年前,正当中国革命面临乌云翻滚、血雨腥风之时,伟大的鲁迅多次发出旗帜鲜明的呼声:“要革命人做出采的东西,才是革命的文学。”(《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他又说:“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都是血。” (《而已集,革命文学》)    赵奇出自鲁迅美院的大熔炉,又有来自农村劳动人民家庭的影响,在创作实践中树立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一直把弘扬中华正气、铸造民族英魂作为义不容辞的天职,从他的一系列作品中,可以深深体会到这种表现主旋律精神已经成为他的艺术突出的特点。在当前文艺领域拜金主义和媚俗之风泛滥一时的情况下,令人感到尤为可贵!   努力追求艺术的创新和完美,是赵奇在艺术上的一贯表现。无论艺术技法、构图取景、色彩运用,他都不断求新求变。他在1 989年寄给我《靖宇不死》画册时给我的信中,谈到他为创作这部作品如何深入到先烈牺牲的深山老林去采访和体验生活时说“我不认为连环画是小东西,我这样做的目的,也是要表现一下连环画的含量。关于绘画形式,我觉得应该在完美上下工夫,人不可能是变戏法,为了变而变只能是艺术上的浅薄和无知。”赵奇在1990年写的《生活的启示》一文(刊于《美术》1990年6期,《连环画艺术》2001年1期转载)谈到创作与深入生活的重要性时又说:“真正的艺术是从泥土里长出来的,绘画过程也使画家获得心灵的感悟,唯有将自己融进普普通通的人群,贴近那一颗颗跳动的心,我们生活得才会实在。”赵奇的作品在继承民族传统中,把线描皴擦和水墨、彩墨很好地结合起采,从而给连环画以更博大宽厚的艺术表现力。   用近景和特写突出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感情,是赵奇连环画的一大特点。王朝闻在1950年写的《<磨镰刀>及其他》一文中,列举德国伟大画家珂勒惠支连环画《农民战争》中老妇人在磨镰刀的一幅特写时写道:“创造有躯壳也有灵魂的人物,深化人物的表情、心理、性格,不仅不违背普及第一的方针,而且能造成作品更易流传的有利条件。”(见王朝闻《新艺术论集》,1 7 1页)我们在《可爱的中国》、《靖宇不死》等作品中看到有不少好的特写,而在《山中,那十九座坟茔》中,由于人物众多,则有更多的特写画面,深刻地刻画了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见所附图例),是这部长篇连环画所表现的“文革”这段特殊的岁月,给人以值得沉思的历史经验教训。作品中那些在风云变幻的历史中忠贞于党和人民的人物,如郭金泰、彭树奎、陈煜、刘琴琴等,面对严峻的考验,所显现的崇高灵魂和圣洁品德,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赵奇连环画创作十分重视文学的作用,如《啊,长城》、《可爱的中国》、《靖宇不死》都是画家自编自绘,而且文学语言富于感情,言简意赅,与绘画配合密切,更使作品进放出一种艺术震撼力。这种重视文学脚本的表现,正是我们连环画长期以来得以发展提高的重要因素。但是,近些年来,轻视文学脚本的现象大为抬头,值得连环画界尤其是编辑出版的有关领导更加关注这一问题。   赵奇不仅在连环画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而且在中国画人物画方面也卓有成就,在美术教育领域也做出杰出贡献。他1 996年被中国文联评为“世纪之星”,1997年4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中国文联‘世纪之星,工程——赵奇画展”,并同时召开座谈会。在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连环画艺术仍然处于不景气的逆境之际,《赵奇连环画集》能够出版,必将为连环画阵地增添一份活力。赵奇应该算是东北画派中比较年轻的一位画家,其艺术生涯正步入炉火纯青的时期。愿这颗“世纪之星”在新世纪放射出更加壮观的光辉!   在本文搁笔之际,偶然发现案头报纸所载三条消息:    1、《人民日报》6月1 5日五版头条报道:《3 1名“黑窑工”重见阳光》,说的是山西洪洞县曹生村一家黑砖窑,在光天化日之下,竟然诱骗、胁迫3 1名民工在暗无天日的窑洞中为窑主卖命劳动,在残暴的非人待遇下,有的神志不清,有的不能衍走,只好送到医院抢救。据报道窑主是村支书的儿子。尔后《人民日报》6月23日报道:山西“黑砖窑”事件初步调查共解救农民工359人。    2、《人民日报》6月1 5日报道,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就记者问“日本一些议员要求中国撤掉纪念馆记录侵华日军行径的照片”一事做出回答:“有关历史照片记录的是那段惨痛史实,要求撤掉这些照片,只能反映出他们缺乏与错误历史决裂的勇气。”另据近日媒体报道,日本坚持军国主义的势力又放出当年强征“慰安妇”是无中生有之事,并对奴役中国劳工的历史罪行一再推诿。   3、《中国新闻出版报》6月1 3日报道,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公布“拉网式清查《死亡笔记》等侵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图书59 1 2册、音像制品1 364盘、印刷品572件,其他恐怖类非法出版物1 1 930册。”该报评论员在“快评”中说:“除《死亡笔记》之外,还会有各种恐怖类读物变换各种方式出现,不法分子的黑手还会从校园伸到社会各个角落……”

          这些讯息令人触目惊心,感慨万千。我们祖国在步入新时期以来取得非常明显的重大成就,但是,世界并非一片升平,令人忧患以至痛心之事还在接踵而来。我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所喊出的铿锵有力的声音“中华民旗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其警示作用远未过时!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如果淡忘以至背弃了“灵魂工程师”的职责、将如何回答方志敏、杨靖宇这些先烈的叮咛和期盼?    为了让长征精神、长城魂魄永远彪炳人间,我们多么需要赵奇这样的画家!多么需要关长青等五位连友同心协力的精神!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览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6(s)   11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