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评论 >> 艺术新闻 >> 北京 综合新闻
      分享到:

      画中端午 祛毒安康

        作者:郑学富2024-06-08 09:06:13 来源:美术报

          (1/2)清代 徐扬 采药草

          (2/2)徐悲鸿 钟馗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历来为画家诗人创作的重点题材。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民间也因此形成了颇有特色的“避五毒”“躲端午”等习俗。所以古代画家在有关端午节的绘画中,常用艾草、菖蒲、蜀葵、降五毒等形式来表现人们祛毒防疫、预防疾病的传统习俗。民间有歌谣唱道:“五月五端午,天师骑艾虎,手持菖蒲剑,瘟神归地府。”表现了人们祈盼健康平安的美好愿望。

        端午采药医百病

        清代画家徐扬的《采药草》是描绘端午采药的情景,画面背景是崇山峻岭,树木苍翠,山泉从山谷中潺潺而流,为初夏景色。一位老者头戴斗笠,挑一个竹篮,里面装满了草药,两个童子正在采摘草药。全图构思巧妙,疏密有致,笔墨简洁清新,人物形象鲜活,呼之欲出。图的左下角款识“采药草”,题有“五日午时蓄採众药治病,最效验”字样。

        为什么端午这天采药最为灵验呢?古人认为,端午阳气旺盛,天地纯阳,正气汇聚,万物至此皆盛,阴邪之气避而走之,中草药最为纯正。此时,一些中草药茎叶成熟,药性强,恰好入药,所以端午也是采药的最佳时节。民谚有说:“端午节前都是草,到了端午便成药。”

        端午采药在古籍中也有记载。南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载:“是日竞采杂药。”并引《夏小正》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宋人吕原明《岁时杂记》曰:“端五日午时聚先所蓄时药,悉当庭焚之,辟疫气。”

        古人还有在端午采草药煲水沐浴的习俗,故称端午节为“浴兰节”。屈原《九歌》有诗曰:“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蟾酥豆娘治病驱疫

        清代画家余樨的《端阳景图》,描绘的是初夏的野外水旁,日丽水暖,菖蒲亭亭玉立,蜀葵竞相绽放,蟾蜍在水中畅游,豆娘展翅飞翔,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以挺秀细润的笔法,作者将与端午习俗有关的动植物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来,线条工细、匀整、流畅,构图简洁、疏密相宜,用笔工整,严而不板,富有生趣,写形设景,章法严明,敷色典雅明丽。看似花鸟鱼虫中野趣,其实却蕴含着端午节的民俗文化。

        端午节有捕蟾之俗。这天,人们早早起来,到河边、池塘边捕捉蟾蜍,然后向其嘴里吹进一锭墨,将蛤蟆带回家,悬挂在屋梁上、或其他背荫的地方,慢慢晾干,做成“蛤蟆锭”,具有消肿、清热、解毒功效。起腮腺炎可用蛤蟆皮贴于患处,身上长肿痈疙瘩,涂抹上一些研成末的蛤蟆锭,渐渐会消肿祛炎。由于药效好,连宫廷太医院也派人广为采集蟾蜍。明人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太医院官,旗物鼓吹,赴南海子,捉虾蟆,取蟾酥也。其法:针枣叶,刺蟾之眉间,浆射叶上,以蔽人目,不令伤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详细介绍了取蟾酥的方法。

        在《端阳景图》的上方有两只飞行的昆虫,好多人认为是蜻蜓,其实是和蜻蜓相似的豆娘。江南一带的妇女有端午节佩戴豆娘头饰的风俗,以起到驱邪辟疫之作用。

        艾草菖蒲蜀葵祛毒斩恶

        清代画家任伯年的《端午图》,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画面素朴清雅,左侧艾草、菖蒲、蜀葵三种植物亭亭玉立,占据画面的主要位置;右下方的折枝枇杷叶子翠绿,金黄色的果实挂满枝头,地面上随意摆放几个大蒜头,与左上的几株植物遥相呼应;中间一条桂鱼悠闲自得,畅游其间。该图寥寥数笔,却内涵丰富,韵味十足。

        艾草是端午节代表性的标志。民谚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之说。《荆楚岁时记》说:“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端午节插艾,是为了不让邪毒进入庭院房间。菖蒲为多年水生草本植物,被称为五瑞之首,生长于浅水滩上,其叶如剑,有香气。此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有芳香开窍、祛痰散风之功。民间有端午节把菖蒲和艾捆在一起插于檐下的习俗,俗称“蒲剑艾虎”。

        枇杷是端午节前后的时令水果。宋代梅尧臣有“五月枇杷黄似橘,谁思荔枝同此时”的诗句。在江南一带,过端午节不仅要吃粽子,而且还要吃枇杷。

        钟馗辟邪歼群丑

        清朝有一幅年画,上有题诗曰:“挂钟馗终南进士舞龙泉,端午时节壁上悬。仗君辟邪歼群丑,免得鬼魅扰人间。”民间有端午节在大门和堂中悬挂钟馗像和跳钟馗舞的习俗,以期驱邪除害、祛凶引福。《燕京岁时记》记载:“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朱印,或绘画天师钟馗之像,或绘画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争相购买,粘之中门,以避祟恶。”《清嘉录》中记载:“五月,堂中挂钟馗画像一月,以祛邪魅。”清代诗人李福《钟馗图》诗云:“面目狰狞胆气粗,榴洪噗碧座悬图。仗君扫荡么魔技,免使人间鬼画符”。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中央大学美术系任教的徐悲鸿随着学校的搬迁来到重庆。1938年夏,日军已侵占了大半个中国,国土沦丧,生灵涂炭,徐悲鸿悲愤难忍,这一时期钟馗图常见于徐悲鸿的笔下。1938年6月2日端午节中午时分,徐悲鸿在重庆沙坪坝奋笔疾书,画了一幅《钟馗》。借端午挂钟馗像驱鬼的习俗,抒发忧愤之情,寄托爱国情怀。画中钟馗高大魁梧,昂首挺立,剑眉高挑,怒目圆睁,长髯飘拂,神情刚毅。与右侧矮小猥琐、颔首低眉、头顶果盘、手提酒壶的小鬼形成鲜明对照。

        责任编辑:静愚
      名人堂
        艺术展览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4(s)   1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