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评论 >> 艺术新闻 >> 浙江 展会活动
      分享到:

      ​数智时代艺术叙事的无尽“可能”

        作者:李亦奕2024-05-12 08:41:42 来源:中国文化报
        ​数智时代艺术叙事的无尽可能

        中国数字艺术大展展览现场  中国美术学院供图


        艺术与数字互为激发 人文与科技双向会通

        数智时代艺术叙事的无尽“可能”

        数字艺术是当代最富探索精神和前沿意识的艺术领域,在我国,它与新世纪一同展开,已持续发展20余年。近年来,随着数字智能科技的日新月异和中国艺术教育的开放实践,中国数字艺术成为社会和公共文化领域备受瞩目的艺术现象,可以说,数字艺术在中国艺术界已然蔚为大观。

        当然,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数字艺术依然处于新命题与新使命初显、新机遇和新挑战并存的探索时期。为推动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充分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中国美术家协会筹备创建了中国数字艺术大展平台,并于近日与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文联共同主办了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

        艺科深度融通下的多维实践

        展览以“可能世界”为题,从1.2万余件报名作品中遴选出210件参展作品,类别涵盖CG绘画、数字影像、交互艺术、混合现实、人工智能艺术,以及其他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艺术作品,是对过去十年中国数字艺术实践、创作与教育的集中梳理和展示,呈现出艺术与科技深度融合之下产生的面向艺术界与社会的新质生产力。

        从肉身体验到机械生命,从数据生活到数字文旅,从太空史诗到元宇宙洞天,从未来科幻到数字考古……通过对文化图景的重新编码与数字化转向,展览呈现出艺术与数字科技的深度融合,其时空跨度与视野之宏大,勾画出美学经验、感受力与技术所激发的新的时空想象。

        在展览中,国家天文台的“深空”研究带来了一种新的航天文化,唤醒了中国人对星辰大海的欲望和热情;中科院国际大科学计划“DDE深时数字地球”开启了对行星历史和生命演化史的前沿探索,也推进了我们对人类世的深度反思。

        在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教师俞同舟的数字影像作品《数据会知道屏幕吗:数据灵光》中,以深圳天际线城市屏幕为想象,探讨在人工智能、物联网与智慧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城市智能网络中“心”的诞生,与对其依赖算法与脚本“存在”状态的省思与发问。

        《情绪几何》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费俊与数学家许晨阳以及心理学家刘正奎进行跨学科合作的艺术实验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本次展览呈现的是《情绪几何》4.0版本,作品邀请观众站上交互台并与之互动,触摸者的情绪会通过心率等生理数据采集设备记录并计算出来,生成一个个“因人而异”的情绪化动态三维图形。

        艺术家郭耀先为观众呈现了一件互动性很强的综合艺术作品——《天书》。作品处在实时变化中,艺术家选取摩斯电码中最为简单和基本的语言符号和组织逻辑构建于新的编织结构中,通过观众的参与,不断增加系统的变量、积累、迭代与蜕变,试图建构出新的“词汇”“语句”或是“诗篇”,同时也在不断消解上一秒的“语义”,以在更深的层次与观众一同探讨“概念”的生成与消解、失序与重构的多维过程。

        除了通过数字艺术阐释对社会演变、生态保护、科技发展等话题的思考与关注,如今,借助数字技术激活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创作更多彰显中国审美意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优秀作品,是中国数字艺术实践的又一重要方向。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博”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阿里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计算艺术研究所所长胡晓琛团队的混合现实作品《何以文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数字艺术大展》,首次利用数字化技术构建移动化、全沉浸、交互式的时空框架,实现“崇龙尚玉”红山遗址、“文明圣地”良渚遗址等10个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点考古遗址复原的线上展出,通过自由探访文明成果、亲身体验祖先生活,再现“中华文明何以五千年”的伟大辉煌。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德基艺术博物馆是唯一一家被特邀参展的博物馆机构,其以清代冯宁所作《金陵图》为蓝本打造的数字版《金陵图》格外引人注目。展厅中,动态的巨型屏幕之上生动还原了南京城门、商业街、秦淮河、书院学堂等宋代南京的繁华景象。观众只需戴上智能手环,即可化身“画中人”,体验古代百姓平凡的一天,获取这幅传世古卷中所蕴含的历史人文信息与知识,真正实现了“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德基艺术博物馆展览部主任孙乐表示:“5年来,通过不断更新技术,将室内高精度定位等技术应用在文博领域,该项目得以更生动地呈现书画作品丰富的内容,加入了交互技术后也可以输出画面中的海量信息,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观众的体验感会更好。”

        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也第一次进入了官方展览的序列:如屈非塬团队的《基于AIGC的齐白石动态国画艺术展》以齐白石的草虫、花木、禽鸟、水族等作品为素材,基于文本转图形模型训练生成数字影像,旨在展现创新与传统的融合之美;刘鑫、吴静远的《编舞,建筑,人工智能》构建了一个系统,以动作捕捉数据为主要输入,结合一系列参数化形式运算和人工智能纹理,在抽象的身体上与空间中生成不同层次的“皮肤”;曾真的《共书竹风》通过与人工智能协同设计的一套融合了汉字结构与竹枝竹叶形态特征的竹风字体,构建虚实混合交互方式,引导大众重温书写体验。

        数字艺术重构公共文化空间

        当数字技术与现实世界相碰撞,无尽的“可能”被激发和创造出来。更为重要的是,数字艺术超越了以往美术和当代艺术的范畴,为人类艺术感受、艺术表达和艺术创造开辟出了新的空间。“通过此次数字艺术大展可以看到,数字艺术不但建构起一种‘人文科技双向会通’的创作新领域,而且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视听体系和幻觉工业,其生产力和创造性张力远超出数字孪生、虚拟现实的范畴。数字智能正在不断生产出新的应用场景,通过与艺术的耦合,它正在对我们的感官知觉和现实感觉进行新一轮开发与整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认为,大展所呈现的艺术与科技深度融合下的新质生产力,一方面能够反哺教育事业,因为数字和智能、审美和创意正成为新一代年轻人的基本素养,另一方面能够反哺社会建设,孕育出一种多元开放的创新生态、一种崇尚创新的公共文化。

        事实上,数字艺术从诞生之初就具有强烈的公共性,这不仅体现在数字艺术创作所依托的数字媒介的复制性、实时性和交互性方面,还体现在数字艺术展现所依托的数字媒体的超链性、参与性和社交性等媒体特征上。在费俊看来,这些特性使得数字艺术在介入公共空间和社会场域方面有着很强的公共能量,具有非常好的连接性,能够以信息流的方式建构新的场能,将人、物、场所等物理要素通过叙事进行有机融合。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艺术家深入体验并认知技术产生的文化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中央美术学院开设了一门“参与式文化与数据叙事”的课程,鼓励学生到互联网上的社交网络社区中去“下乡”写生,因为,这些由技术催生的网络空间才是最鲜活的生活现场。也就是说,只有深入社交网络、AI社群、AIGC的引擎中,才能更加具身性地进入这个时代的社会现场,体验和观察当代人类的生存经验。

        “对这样的生活现场的观察不仅让我们体验到充满活力的个体生存状况,也让我们学习到当代文化生成的别样方式。”费俊表示,创作者还可以逆向思考人无法被AI取代的特质,艺术创作离不开具身性,在上手的过程中,创作者的身体和主体意识会被激活,最终形成的作品蕴含着创作者的自我意识和审美趣味,这与生成图像是不同的。而这恰恰是在今天的艺术教学中最难也最亟须解决的问题。

        随着数字艺术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创作工具的易用性发展趋势,也意味着技术门槛的大幅降低,那么在这个时候,探究数字艺术的价值是怎么形成的,或者说应该如何去判断其价值,就显得愈发重要。在此次数字艺术大展的评审中,评委们也在不断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数字艺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建立文化与大众、生活和产业之间的超级链接

        早在2010年中国美术学院创办跨媒体艺术学院伊始,高世名就提出要“从媒体中发掘创意,从技术中发现人文”,而这一特点在本次数字艺术大展中显露无遗。一方面,数字智能技术对艺术家们来说不只是新工具、新材料,更是激发新想象、新动能的新媒介,创造新感觉、新美学的新方法。另一方面,数字艺术超越既有的学科界限,它生来就跨界、“破圈”,不仅打通了美术、设计、影视、建筑等多个学科,而且融汇当代艺术、数字科技、智能制造,以及视听工业、流行文化等方方面面。可以说,数字艺术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时空想象,从太空史诗到元宇宙,从未来科幻到数字考古……数字艺术渗透到古今中外一切主题领域。

        具体到创作实践,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工具,创作者应如何主动进行技术尝试,从而有意识地利用新技术更好地推动艺术生产?在青年艺术家、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教师陈抱阳看来,有五种可资借鉴的思路。第一,明确创作的关键在于艺术家的自我表达,因为任何一名艺术家所做的始终是整理和表达,传达他对于这个时代、生活或某种变动的感受。第二,主动接触新事物让自己的表达方式多元化,并反向打开创作思路。第三,如果想要在创作上有所创新,摸索数字工具的能力边界、文艺考古或先锋实验都是不错的思路,尝试着应用数字工具建立新的视觉经验。第四,关注人自身的生理特性、认知特征和文化心理,将其融入数字内容的设计生产之中。第五,从创作目标的变化来看,随着人工智能算法发展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生成结果的可控性有所提升,因此,创作者应花更多的精力研究、设计自己的人工智能模型,并连接当代艺术、观念艺术的叙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叶风认为,艺术家一定要跳出已有的艺术观念和艺术表现形式来讨论数字艺术的概念和未来发展空间。超越性,是数字艺术的一个核心概念。围绕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学研究和培养目标,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副院长、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负责人于朕谈到:“我们希望培养的人才具有科学艺术、科幻娱乐、商业传播相结合的思维框架,有能力将未来新兴数媒科技介入人类生活,加速未来人类生活状态、未来人居环境、未来数字城市等行业产业发展,从而成为具有统合设计和解决问题能力,宽厚的人文修养,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的多元化数字媒体艺术人才。”

        艺术是通向可能世界的通道。今天,数字科技无疑为可能世界的创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支撑和动力,使这条通道变得越来越宽阔、越来越便捷。未来我们仍需将无穷算力转化为无尽创造力,以数字时代生生不息的艺术创造,建立起文化与大众、生活和产业之间的“超级链接”,打开更为丰富的世界、更加开放的未来。

        责任编辑:静愚
      名人堂
        艺术展览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8(s)   1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