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评论 >> 艺术新闻 >> 北京 教育出版
      分享到:

      通过美育,遇见生命之美

        作者:竺照轩2024-03-31 07:18:32 来源:中国文化报

        当前,我们可能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很多上班族正在遭受一种隐秘的“工伤”,他们渐渐地失去了“文化体力”:表达能力退化,词汇变得贫乏,看不进去长文,阅读量、观影量也慢慢下降。职场的压力,让现实、物质、效率更多地被放在了价值排序的前列。文学、艺术、思辨、智识,逐渐让位于工资卡上的数字和职场的晋升。枯燥的数据和表格扼杀了感受力和想象力。身心的疲惫让人拿着手机,无意识地刷着快餐式短视频,摄入了大量碎片化的信息,却感到生命被浪费而产生焦虑、不安、孤独、抑郁的情绪。如何保有代表着个性和自我意识的“文化体力”?近期火热的市民夜校,可谓提供了一剂良方。

        夜校在中国并不是一件新鲜事,早在100年前,中国近代美育先师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担任校长时,就创立过校役夜班和平民夜校。在改革开放后,夜校也曾风靡全国。与20世纪80年代学习文化课的“夜校潮”不同,现在的夜校大多侧重于文化艺术生活体验课程。比如中国美术学院的国美夜校,核心课程就是从非遗技艺到琴棋书画,从艺术手工到生活美学。大家能在夜校里踏踏实实待上两个小时,是因为夜校可以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稳定的锚点,提醒身体亲近艺术,从而获得一种全新的松弛感,在忙碌的生活中喘一口气,然后再去迎接新的挑战。

        夜校热,折射出一种蓬勃的需求正在民众中间生长,那是对艺术的渴望、对美的向往。人在经历新的有趣体验时,大脑会产生丰富的生物电流,神经元会发生新的连接,那个时刻就会留在我们的生命里,生长成身体的一部分。因此就像锻炼能让肌肉越来越发达一样,“文化体力”越强,就越能从文字、经典作品、各种形式的艺术创作中得到力量。那也许是比名利、人际关系更稳定、更值得信赖的东西。“文化体力”也会保护我们,让人有面对现实世界的力量和勇气,那是一种精神和人格的真正强健,也是自我生命的提升和终身学习的形式。这也是美育的初心。

        美育学说自诞生之初,就不仅仅是一个发生在艺术内部、教育内部的问题,而是基于对人类发展的忧思,试图在实用理性占上风的现代社会中,借助美育来恢复人性完整的问题,因而也是属于全人类的命题。正是由于美的超越个体利害的普遍性,使审美成为一种缓和人与人的利害冲突、连接人与人的力量。美育能使人达到感性与理性、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从而进入自由境界。这就使得美育超越了个人情趣教育的范畴,扩展到了整个自然和社会的领域,并与广阔的人生相连,丰富和提升我们的生命。

        美育与培养人的技能无关,其核心不在于知识和技能,而在于全面打开人的感性能力,以审美为途径来舒展人的天性,促进人各方面能力的协调,从而更好地了解自我、打开自我。美育意在培养完整的人,在于人格品质的提升。如果遗失了美育的初心,本该舒展天性、激发潜力的美的“育”,就变质成了狭义的美的“术”,那是对美育的误读。

        英国文学大师毛姆说:“一个人能观察落叶鲜花,从细微处欣赏一切,生活就不能把他怎么样。”当我们能欣赏美好事物的时候,我们自己也变成了美好的事物。美育培养我们的利他之心,美是共情,是心灵的沟通,穿越时空的交流,人与人的联结,驱散孤独。

        美育最高的目标是为了人格的健全,而艺术教育最终指向的是生命的教育。美育培养和打开我们的精神世界,人生中如果有一件感兴趣的、可以专注的事情,就能不时地绽放一下自己的存在感。每一天的生活里,有那么一个瞬间,能让自己感觉到正在参与对自己的创造,那么就能获得生命中的新鲜感、快乐感、自由感、丰富感和成就感,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一种美育——遇见生命之美。这也是蔡元培先生说的:要以爱美的心,真正地完成人们的生活。

        (作者为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育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静愚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览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185(s)   13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