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古匠心——伍炳亮家具艺术展”展厅现场 本报记者 卢 旭 摄
中国传统家具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体现了不同时代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理想。日前,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的“澄古匠心——伍炳亮家具艺术展”即秉持“澄古去芜以存菁,匠心推陈以出新”的理念,精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伍炳亮设计制作的90余件黄花梨、紫檀家具作品。
展览空间被设计为宫廷、院落和不同房屋的样式,各式黄花梨、紫檀家具按“精专致广”“循制承道”“观器见微”“明古烁今”四个单元,展示了当代中国传统家具设计制作成果。每一件家具都陈设在恰当的场景中——中堂系列、卧房系列、宫廷场景等。策展人赵丹苹表示,这些展品是从近千件作品中精选出来的,融技术与艺术、实用与观赏为一体,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伍炳亮告诉记者,他自1979年开始从事明清家具收藏、研究和设计制作,至今已四十余载。作为中国传统家具艺术的继承者与创新的实践者,伍炳亮对明清家具的鉴藏、研究以及设计制作有着深厚而独到的见解,他提出了以“型、艺、材、韵”为准则的传统家具评鉴与设计制作指导理论,并以此理论为基础,对中国传统家具继承、发展、改良、创新,设计制作出1300多款富有艺术价值的明清式艺术家具精品。
在展览中,一条长3.86米的海南黄花梨灵芝如意纹带托泥大长案格外引人注目。“这条长案整器精选海南黄花梨大料制成,成型历26年之久。”伍炳亮又指着不远处一对海南黄花梨素身顶箱柜说,“这对柜子选材也极为考究,为达到色泽纹理协调统一,采用20年珍藏老料和苦苦等待10年的用材终成一器。”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办的“澄古匠心——伍炳亮家具艺术研讨会”上,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顾问、原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表示:“在明清家具制作的基础上,伍炳亮继承创新,达到了古典家具在当代的一个高峰,他对古典家具文化的弘扬和坚守值得称赞,他的制作技艺和成果也同样值得珍视和研究。”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特聘专家张金华看来,伍炳亮近年来的作品是突破传统、充满实验性的。如本次展览展出的海南黄花梨素身虎皮纹独板面大号四出头官帽椅就别具一格。此款椅通体光素,规格甚大,选料厚实华美,木纹瑰丽动人,工艺精良。其搭脑(明清家具椅子、衣架等位于最上端的横梁)经由改良设计,弧度陡增,且与扶手曲线遥相呼应,突显线条之流畅。据悉,此款椅是经伍炳亮三次改良后才定型。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家具在新时代呈现出全新的可能性。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林存真认为:“伍炳亮在继承传统中不断创新,不少作品都保留了传统家具的组件和痕迹,这种历史传统和当下时代的对照,无疑是一种新思考、新尝试。”
本次展览还展出了难得一见的黄花梨微缩家具以及伍炳亮家具设计手稿。微缩家具单元占比虽小,却让观者过目难忘,一件件同比例缩小的黄花梨家具,通过选材、加工、榫卯、组装、抛光等多道工序,各环节逐一复刻原件作品,缩龙成寸,见微知著。
“希望通过中国国家博物馆这个文化艺术殿堂,为来自国内外的参观者提供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家具文化艺术的平台,让优秀的中国传统家具文化艺术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伍炳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