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评论 >> 艺术新闻 >> 广东 展会活动
      分享到:

      “时代含章——2023·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共话水墨创作与时代形象

        作者:邱武霞、古秀玲、张钦2023-11-12 07:58:41 来源:中国文化报
        时代含章——2023·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共话水墨创作与时代形象

         “时代含章——2023·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展览现场

        10月24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深圳市光明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深圳市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深圳画院)、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中共深圳市光明区委宣传部承办的“时代含章——2023·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在深圳光明文化艺术中心美术馆开幕。以下为研讨会专家学者发言摘要。

        郭延容(深圳画院策展人):“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从申办至今,已经有25个年头。1998年“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申办第一届,采用邀请全国美术界名家参展的形式;第二届的主题是“都市与水墨”;第三届时明确提出“都市水墨”的概念;第四届出现“设计水墨”“笔墨在当代”“水墨空间”“水墨·生活·趣味”“新媒体水墨”等主题的探索。

        本届双年展,以“时代含章”为主题,源自《周易》中的“含章可贞,以时发也”,“含章”是一种内秀的表现,是把美好的东西包裹在里面,展览的初衷便是为了展现时代的美好。与往届根据主题邀约创作不同,本届展览全面采用征稿的方式。水墨作为一种绘画媒介、材料、手法,自身是否拥有时代的痕迹?是单纯用水墨描摹时代的形象,还是用时代的元素拓展和创新水墨?这些问题都随之而来,引发了今天我们要探讨的问题——“水墨创作与时代形象”。

        王子蚺(深圳美术馆副馆长):水墨是中国艺术特有的媒材和手段,新时代的水墨图式在中国当代艺术融入国际化角色和参与创造新时代绘画图式的进程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无疑是水墨国际化和艺术反映时代精神的重要推手。“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持续了25年,这不简单也不容易。这个伴随着城市一同成长的艺术品牌同时也从文化的层面充分展现了这座城市的开放和包容、创新和创意,讲述着“深圳故事”“中国故事”。

        黄丽平(深圳市越众历史影像馆馆长):“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是深圳画院紧跟深圳城市文化发展的需求,用相对传统的绘画语言“水墨”,面向全国,包括港澳台地区以及海外,从创作和展示乃至水墨概念的拓展上,开展一系列探讨和创新尝试,至今已成为深圳美术在全国美术界的一个响亮的品牌。它独具深圳城市文化品格,勇于创新、敢于交流,在实验之中探寻传统艺术在新语境下更多的可能性和表现力,也像是一扇窗口,向世界展示着年轻的深圳对传统水墨艺术的思考。

        李原原(深圳美术馆策展人):展览所专注的方向是当代架上水墨画的创作实践和探索,从展出的作品来看,主要从传统材料(纸与墨)的维度去拓展水墨的丰富表现力,题材上或聚焦国家大事,或从个体生活体验出发,通过水墨语言表达时代感悟。因此,从作品征集方式、学术方向、作品表现形式等方面能够明显感觉到这次展览与往届有了不一样的面貌。

        彭宝玉(关山月美术馆策展人):中国美协作为本届双年展的主办单位,让展览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转变。一、这届双年展成为全国性的美术展事,中国美协有一套权威、成熟的评审机制,确保了本次展览入选作品的高质量。二、在展览主题的选择上,以“时代含章”为主题,重视和发挥展览在表达中国文化形象等方面的作用,顺应了当下国内双年展的新风向。三、有不少入选作品以中国传统的水墨技法为基础,结合当代艺术理念和表现手法,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和表达概念。四、作品展陈上也有所创新。比如我国港澳台以及海外地区的水墨作品,与当代影像相结合,这种沉浸式的展陈方式的探索,让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艺术作品。

        游江(深圳美术馆策展人):本次展览凸显出几个亮点。首先,此次展览集结了中国内地、港澳台以及海外的优秀作品,向公众展现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传统下的艺术家对于中国传统媒介、中国笔墨传统甚至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艺术表现,使得当代水墨的创作呈现出丰富的面貌和意义。其次,这次展览展现出了艺术家对于当代社会的事件的关注。立足当下,从现实出发,用精心挑选的主题来展现当代人的生存经验和精神世界,这样的追求亦使得一部分作品具有一定的当代性。

        邱敏(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讲师 清华美院博士):“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已举办11届,它是通过连续性的展览来“慢炖”艺术问题或社会问题,其品牌特性就在于它试图让当代艺术的多元形态与水墨创作融合,同时在国际视野的拓展上创造更多可能性。

        卢杨丽(坪山美术馆副馆长):深圳市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深圳画院)持续组织、举办“深圳水墨国际双年展”,这份坚持实属难得,为推动中国乃至国际水墨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此次展览展出的作品形式多样,出现了很多书画作品与当代影像的集合,以及沉浸式的水墨作品,看出主办方深圳市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深圳画院)比较关注科技与水墨的融合关系,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时代的发展与气质,希望未来可以更多地关注时下科技与笔墨的关系,鼓励年轻艺术家探索如人工智能、AIGC、元宇宙等与笔墨、中国画之间的关系与结合,展出更多体现时代发展与时代精神的好作品。

        吴蔚(《艺术当代》副主编):“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的品牌价值和特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因为它反映了深圳作为一个开放而有文化主体意识的城市,为何选择以水墨作为艺术标志和发展方向,来体现深圳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城市的文化自觉与文化目标。“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与中国时代发展和城市变化相契合,它不仅展示了水墨的传统和创新,也展示了水墨的国际化和当代性。梳理其发展历史,从其历届主题、策展理念、参展作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它如何从一个关注水墨媒介本身特性和可能性的周期性展览,逐渐成为一个关注水墨媒介、语言和思想在当代社会中的功能和意义的持续性交流平台。

        肖更浩(深圳图书馆参考部副主任):本次双年展让观众浸润艺术的同时,也展现了观察时代、表达时代的艺术媒介作用,同时,水墨不单是记录反映者,更是思考者、亲历者、创造者,也让我们思考应该用什么形象来阐释当今这个时代。最后,期待本次展览能在社教、美育等方面加强观众的参与感、互动性。

        房桦(何香凝美术馆策展人):“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起始于1998年,正处于20世纪90年代席卷南方的“实验水墨”的风潮。它从一开始便以水墨的概念持续至今,代表了践行文化跨越与融合的创作立场,致力于传统国画语言边界的拓展和观念的更新。无论是现代水墨抑或实验水墨,创作语言始终与时代、社会、思想的变迁、更迭有着紧密的关联。近40年来,现代水墨创作朝着当代性和国际性转换,呈现出作者强烈而细腻的身体感知。当下,水墨创作更集中于个体性感受和表达,有别于擅长抽象性表达的实验水墨,展览入选的水墨作品呈现出清新、工致的,更具有文学性叙事的,以水墨为媒介的图像气质。

         (文字整理:邱武霞、古秀玲、张钦,图片由深圳画院提供)

        责任编辑:静愚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览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70(s)   13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