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评论 >> 艺术新闻 >> 湖南 收藏新闻
      分享到:

      民间收藏家苦寻烈士后人 归还烈士遗物分文不取

        作者:饶丽2012-05-19 11:24:30 来源:长沙晚报
        民间收藏家苦寻烈士后人 归还烈士遗物分文不取
         “去年除夕之夜,我接到远在安徽芜湖的表舅电话,说有人在寻找烈士叶彧龙后人,这消息让我激动得一晚没睡好,春节联欢晚会都顾不上看,连夜上网查询相关资料。”昨日,从兰州赶来的何女士与表舅潘先生汇聚长沙,说到这段网上奇缘略显激动。而对于钟爱红色官窑的陶瓷收藏家张才军来说,为了这次见面他已苦苦寻找3年。
         
        网络牵线,收藏家找到烈士后人
         
        4年前,张才军在湖湘艺术品市场买下一件醴陵釉下五彩帽筒。拿回家后,帽筒上的题款“时在民国九年仲秋之吉,以应嵩鳌先生法正,秉垓自渌江持赠”引发了他的兴趣。经过近一年的资料查找,张才军得知这件1920年湖南瓷业公司生产的陈设瓷是叶嵩鳌、叶彧龙两父子的遗物。
         
        原来,1920年农历八月,好友赠送给烈士叶彧龙之父叶嵩鳌一个釉下五彩帽筒。3个月后,叶嵩鳌与李仲麟、瞿维臧等7人被军阀杀害。很快,叶彧龙被当时的中共湖南省委推荐参加黄埔军校考试,这件帽筒也就此没了下落。
         
        感佩于叶彧龙为国捐躯的感人事迹,张才军决定将这件烈士遗物还给其后人,便上网发了“寻人启事”。直到2012年初,叶彧龙远在芜湖的外甥潘先生上网时无意发现了这篇帖文,双方才接上了头。
         
        帽筒,俗称“官帽筒”,是清代官员在上朝之前休息时置放花翎顶戴用的。创制于嘉庆年间,在同治、光绪年间流行普及。
         
        分文不取,兑现承诺归还烈士遗物
         
        “小时候,时常听长辈们说起外公的事情。但外公牺牲的时候母亲才3岁,对于前辈的事迹我们知晓得并不多。”何女士坦言,新中国成立之初,一家人就已远赴大西北,老家醴陵早已没什么人。由于搬家及历史原因,家人手上已没有任何关于叶彧龙的遗物,这让他们觉得张才军手上的这件帽筒显得弥足珍贵。而张才军兑现当初寻人的承诺,分文不取将烈士遗物完璧归赵的行动令何女士及潘先生非常感动。
         
        目前这件藏品估值超过5000元,属三级文物。
         
        相关链接
         
        叶彧龙其人
         
        1924年,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入学。在校期间,叶彧龙作为进步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2月,为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广东革命政府以黄埔军校学生军为基础,发起了讨伐陈炯明的第一次东征。在攻打淡水城战斗中,时任教导第二团连长的叶彧龙英勇牺牲。现葬于广州东征烈士陵园。
      名人堂
        艺术展览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9(s)   1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