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评论 >> 艺术新闻 >> 徐悲鸿 书画 艺术 美术 画家 江苏 综合新闻
      分享到:

      徐悲鸿得意门生黄养辉《金陵造船工业》

        作者:周安庆2021-04-15 07:12:00 来源:收藏快报

          (1/2)(图一):现代黄养辉《金陵造船工业》国画(1973年作,纵51.8厘米、横82,5厘米 现藏于江苏省美术馆)

          (2/2)图二):现代黄养辉《金陵造船工业》国画(1974年作,纵51厘米、横79厘米 载自《江苏申国画院名家系列第2辑(黄养辉卷)》第51页上图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20世纪以来,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经历了由古典向现代形态转型的不断发展变化。而在这一历史演进过程中,不能不提及到20世纪50年代就崛起的现代“金陵画派”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用传统笔墨再现社会主义的新时尚与新风貌,傅抱石、钱松喦、亚明、宋文治、魏紫熙等名家相继创作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丹青佳作。而同样供职于江苏省国画院的徐悲鸿得意门生黄养辉(1912—2001),在“新中国美术”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内亦创作了一些优秀画作。

        清末宣统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即1912年1月10日),黄养辉出生于江苏无锡农村,初名文元,字扬辉、旭晨,30岁时改为养辉,取笔名黄易。早年酷爱丹青,7岁入家乡私塾学习。1929年秋来到南京初见徐悲鸿后,因得其赏识,遂在次年入国立中央大学徐氏画室学习,期间还得到宗白华、吕凤子等名师指授。1934年起,黄养辉到南京中央电影摄影场、桂林国民基础学校艺术师资训练班等处工作,继任中国美术学院副研究员、北平艺专副教授及苏州美专教授等职。1949年以后再赴杭州艺专、中央戏剧学院等单位工作,1960年应傅抱石之邀担任江苏省国画院画师一职。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他深得徐悲鸿的信任与倚重,长期兼任其秘书并为此做了不少工作。2001年6月1日,黄养辉在安徽马鞍山逝世,享年90岁。

        黄养辉毕生注重自身学习,兴趣爱好广泛,文艺功底扎实,学识比较广博,平常喜游各地名山胜水和人文故迹,深入社会观察写生、感悟生活。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始终乃其坚守不弃的创作信条。黄养辉擅长中、西绘画,于人物、山水、花鸟画及书法、篆刻、诗文、美学等方面皆有不菲的造诣。他在西画方面崇尚现实主义画风,深得恩师徐悲鸿之影响,早年尤工写像,颇为传神动人。他在国画方面注重传统、融贯中西,兼取各家之长,所作不拘一格,往往赋色丰富多彩,诗、书、画、印合璧,使得情感、文采与画境相融合,透析出儒雅怡人、超凡脱俗的风雅韵致,堪称富有浓郁的文人画气息。黄养辉因此获得了不少圈内外名人的好评,如齐白石生前就评曰:“养辉画友为余画像,大似,足可横行。”徐悲鸿亦尝赞誉:“其(注:指黄养辉)为人性格笃实。故初工写像,又不厌规矩准绳,不避一切建筑物横直之线,此乃为一味抒情者所难。且能虚心读书,长于文藻,好藏古来各代碑刻。吾于授徒中,尝语‘欲扩大探求艺术精深境界,在作书画之同时,须多习诗文’。黄君能深体斯旨而力行不懈。故其于书法绘画之外,所作‘画记’‘碑跋’‘金石考’‘名胜纪游’,皆能用字简洁,借物喻志,达‘情文两茂’之地,丰富书画艺术意境,殊为可喜。”由于艺术成就显著,他还在1993年被英国剑桥世界名人中心授予“世界文化名人”称号、获得美国世界名人协会“终身成就金奖”,1994年又获得“美国金钥匙奖”。

        1973年和1974年,黄养辉分别创作了一幅《金陵造船工业》国画(前者参见图1;后者参见图2),构图、尺幅皆基本相同,所描绘的是古都南京长江南岸金陵造船厂的生产场景。由于该厂乃我国一家重要的造船企业,自1951年创建以来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许多贡献,因此亦吸引了包括黄养辉在内的一些文艺家前来深入生活、观察体验。

        品读上述两图可知,近、中景皆为正在建造的几艘千吨级以上货船、客轮,数辆货车及吊车往来于工地上。远处为刚建成数年的南京长江大桥。工地上还有用于造船的脚手架平台、支架和铁梯等,一二十座吊塔矗立其间,操作者紧张不停地调运着各种船舶构件,一些工人还在船上和地面上辛劳地忙于焊接、安装……前一画面中的远处弥漫着淡淡的薄霭,由此营造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而后图远处则通过描绘江面上的轮船往来、棹舟穿梭,进一步凸显了金陵大地上的繁忙不息景象,藉此不断地赞美广大劳动者积极建设社会主义的冲天热情。对比两图可知,后图似在前者创作的基础有所改进。而两图很可能皆是依据画家个人记忆或观察写生稿,通过概括、提炼、升华衍生而来的。

        由于黄养辉早年受过比较严格的专业训练,绘画造型能力较强,在上述创作中主要借鉴西画中的“焦点透视法”构置图像,布景远近呼应,打破了传统绘画中的“散点透视法”构图常规。画面中的景物描绘粗细相兼,除了船体、船舱、吊塔、吊臂外,像船上的桅杆、烟囱、栏杆、铁索链、栓缆柱、绞绳轮、救生圈,甚至吊塔上的吊钩与索绳、工作场所放置的造船物资等,一一皆悉数可见。所作还采用兼工带写方法,笔墨娴熟老到,挥洒敷染自如,色彩自然大方,绘画主题寓意明确。整个图像表现可谓亦中亦西、真实而壮观,富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特定的绘画语境。其中图像背景乃闻名遐迩的南京长江大桥,这正是我国社会主义时代的一个建设成就缩影。

        清初大画僧石涛有句名言:“笔墨当随时代。”现代“金陵画派”魁首傅抱石亦说过:“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现代工笔画大家陈之佛还曾曰:“思想观点变了,绘画的意境也必随之而变。”而黄养辉则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创作成绩,比较好地践行了古今画贤的艺术思想和绘画理念。因此上述图画不仅是一曲颂扬我国劳动人民大干社会主义的精神赞歌,也再次唤起了人们对那个特定时代的深刻思考与回味。

        责任编辑:静愚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览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2(s)   1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17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