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评论 >> 艺术新闻 >> 北京 综合新闻
      分享到:

      序曲:都市与雨林的交汇之处

        作者:陈梦希2020-04-08 06:26:43 来源:美术报

          (1/2)陈梦希 勐仑夏梦·花散里 纸本设色 16×134cm

          (2/2)陈梦希 勐仑夏梦·西番莲 纸本设色 16×134cm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中国卷轴画横长的语境,叙事的功用,巧妙的形式感,正贴合我对雨林无限的憧憬。

        连续几年,北京冬至之时,我从寒冷的北方都市飞去西双版纳,在这片神秘、温润的沃土感受着不可预知的乐趣。

        作为中国画创作者,如何在当今的时代,创作出贴近时代特色,符合时代审美的作品,是一直需要深思的课题。何以为审美呢?我们审美审的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在中西学者古往今来的探讨中不乏趣味。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的就是审美,并非单单谈诗词。在其境界说中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此处的“我”与“物”,正是王国维在借助我与物、物与物来谈论审美。有我之境,创作者将自身的巧思与情感,通过外物所展现出的姿态,将其传递出来;无我之境,讲求以物观物。不论要怎样谈论审美,都需要借助于谈论的工具,“我”与“物”是工具,诗词是,文学、绘画、音乐等都是谈论审美的工具。

        在西双版纳雨林的行进中,偶遇一处小园,只有一株古树独立于风月之中,木色沉着,枝叶翻飞,在茂密的绿叶环绕下,如此突兀又如此和谐,安静如穹顶之下的一位圣徒。此时菩提树所形成的弧线,一如文艺复兴时期画家杨·凡·艾克在祭坛画中的圣徒形象,高耸独立又散发着悠扬的圣光。灿然的黄色,一如温和柔软的话语,给人希望,又给人以慰藉。此时,这种黄,这种弧线带来的稳定与神圣感,在我心中留下了一丝印记。

        明黄,是否是我心中温柔与圣洁的色彩?随着这心中的色彩,继续去追寻。园中又有一处空旷之地,只种了三株单瓣黄花弯子木。空旷无人的隐秘小处,与雨林繁密茂盛的景色形成一种反差之美。走过繁杂,总想有一处空闲得以栖息。在与北方截然不同的繁密雨林,总是会令人兴奋欢愉,仿佛在这里能得到不同往昔的安宁。而这种兴奋愈甚,情绪愈被推至高点,越渴求得到一处平静。正是这里,让人暂时隔开与社会的联系,抛开了年龄、隐去了姓名、藏住了性别。此时,人亦化作自然中的一物,与花、鸟、树、石一般,是自然的一部分。叶在风中嗦嗦,花在露水中莹润,阳光跳跃在树丛深处,在自然中感受这份真实,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走进雨林深处,浓厚的创作情感让我延伸出对雨林强烈的创作欲望,绵延茂盛的雨林,色彩明丽的植物,创作的灵感在此处绵绵不息。中国卷轴画横长的语境,叙事的功用,巧妙的形式感,正贴合我对雨林无限的憧憬。此时我选择以这样的形式来承载对这片净土的热爱。

        传统与创新在这个时代中交融、碰撞,完全地忠于传统,亦是被传统所禁锢。一如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在《圣马太蒙召》中突破传统油画的明暗法,将光引入画面中来,开启现实主义的另一扇大门,将文艺复兴盛起的光芒推至极致。在传统中寻求突破,如在黑暗的土地中寻找光明。

        我们每个人都是潜行者,匍匐在这艰深的土地上,艰辛地前行,昏暗的世界终将被光明照亮。

        责任编辑:静愚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览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72(s)   1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21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