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评论 >> 评论库 >> 综合评论
      分享到:

      雕塑艺术的生态向度——第12届“中国雕塑论坛”述评

        作者:正在核实中..2009-07-23 09:59:35 来源:网络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第12届“中国雕塑论坛”把“雕塑与生态”这一国际性的时代热门话题抛撒在“天府之国”成都橙黄橘绿的余韵中。论坛期间,还同时推出颇具拓展性和针对性的“和而不同•西南当代雕塑邀请展”。雕塑理论的探讨与雕塑实践的展示给秋冬之际的中国雕塑界营造出一派热闹非凡的文化景象。

          这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一年一度的中国雕塑论坛成了雕塑界探讨理论课题、解决实际问题、交流实践经验、展示雕塑作品的最佳平台。在《雕塑》杂志的旗帜下,中国雕塑论坛办得一年更比一年好,被誉为“雕塑领域的盛会”、“雕塑家们的节日”。
        本届雕塑论坛围绕“雕塑与生态”的大主题,针对“城市雕塑的生态因素”、“城市雕塑建设的生态策略”、“城市雕塑与文化生态”、“城市雕塑与公共环境”、“雕塑与精神文明建设”、“雕塑与小区生态环境”等具体问题展开热烈讨论。近百名与会专家各抒己见。他们对雕塑生态美学的理性思考、对雕塑生态价值的深刻认识、对生态雕塑创作的个案考察以及对雕塑行业生态的切身感受,使这次论坛呈现出学术气氛浓、问题意识强、情感交流深等特征。

          似是橙黄橘绿时,此情此景堪须记——

          一、对雕塑生态美学的理性思考

          生态问题已成为举世瞩目的热点话题。探讨雕塑与生态的关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命题。第12届“中国雕塑论坛”组委会主席、《雕塑》杂志社社长范伟民对这一命题有着广泛而又深入的思考。他曾在题为《环境雕塑与生态建设》的访谈录中就触及到城市雕塑的生态美学问题,而且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探讨了雕塑艺术与人类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密切关系。《雕塑》杂志副主编陈培一在《论坛随感》中有意识地提到第12届“中国雕塑论坛”从形式和内容都要做出较大调整:将学术问题具体化,将具体问题的探讨又上升到学术理论研究的层面。也许是在他们的感召下,不少专家学者在分析具体问题时都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来思考。有几位青年学者还试图对雕塑生态美学做出系统性的理论建构。

          黄丹麾的《生态雕塑的美学研究》认为:“雕塑作为一种视觉审美意识形态,与自然、环境、生态密切相关……生态雕塑对生态问题具有独特的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它在消解生态危机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黄丹麾从生态雕塑的哲学依据、美学支点、美学本质、实践活动等四大方面对生态雕塑予以全面的论述。林建群和张平青的论文《现代环境雕塑设计的生态策略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建构意味。他们试图通过雕塑生态观的确立,积极倡导整体的生态雕塑设计,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现代环境雕塑设计的生态策略以及要达到的目标。

          邓乐则通过“活水公园”的建设实践来思考生态艺术的理论问题。在他看来,“公共艺术是一个时代概念,在这个大的概念下,有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艺术主题,生态艺术即是公共艺术在当代的一个重要主题。”王少军对生态雕塑的理解也有着相当强的理性色彩。他认为,公共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

          而郑萍在题为《尊重•融合•和谐》的发言中简要地概括了城市公共雕塑创作的生态观:城市公共雕塑的创作对社会生态的尊重;城市公共雕塑应与环境生态相融合;城市公共雕塑在精神生态中的和谐作用。

          还有一些青年雕塑家对“生态”的理解也是十分深刻和独到的。黄勇的论文《雕塑的生态性》探讨了生态的意义以及生态雕塑产生的条件。他认为雕塑生态性的本质意义在于对所处环境的适应性,而雕塑作品的“生态性”具体表现为对文化生态系统的“服从性”,但是,要完成这一任务的必要条件是:雕塑家必须具有“生态雕塑的制作意识”;社会必须建立和营造“生态雕塑的运作机制”。 王宣元在论文《生态雕塑之我见》中也说出了自己的见解:“生态”就在我们身边,它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种生存态度,我们无需机械地评价什么是生态雕塑,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在生态雕塑产生的每个环节都用生态的观念来考虑问题。姚艳玲的论文主要探讨了雕塑的空间问题。她对雕塑的物理空间及心理空间的思考其实是与生态有着一定的关系的。姜文涛的《公共空间与艺术》也探讨了公共艺术与公共空间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

          严格说来,上述专家学者对雕塑生态问题的思考还不能完全称得上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纯学术研究。他们谋求的是学术研究与分析问题的并重。但他们对雕塑生态问题思考的深度和广度都昭示出相当强的理性色彩。

          二、对雕塑生态价值的深刻认识

          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无疑是人类共同的目标。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雕塑艺术对当代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和生态文明的建设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范伟民在同有关专家学者交流时说到,雕塑作为重要的环境艺术之一,与生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事雕塑创作和研究的人,如果头脑中没有生态意识,就不可能让自己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的脚步与时代和世界的节奏一致。

          翁剑青认为:“作为构成人类精神寄托和文化审美的雕塑艺术,是城市文化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他还特别强调:“户外大型雕塑及其景观环境的创作设计,应该考虑到对城市及社区生态环境的适应与爱护,尽量避免对生态和土地的任意占用、改变和破坏……如果人们能从城市长远的、健康的生存理念出发,并在雕塑的形态及其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上进行变革的思考,就有可能使旧有的雕塑概念、美学形态及文化价值发生现代性的变化,创造出更多的与自然生态环境相互交融和共生的雕塑形态。”

          刘渝认为:雕塑是生态改善中的一种必要的物质存在,充满东方智慧的传统阴阳五行学说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滕小松在发言中说到,城市的规划和建设都应当有一个合乎人性和天道的生态策略。艺术家在具体进行雕塑设计和环境建设时都要全面、系统地考虑到相关的生态因素。他坚信,在精神匮乏的时代里,城市雕塑一定能发挥“精神环保”的作用,为人们摆脱精神生态的危机做出自己的贡献。

          另有不少专家学者探讨了城市雕塑在城市文化生态建设中的作用。孙晓富的论文《城市雕塑与文化生态》认为“城市雕塑以纯粹的精神品质更显审美价值……是凝结文化及文明的载体,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化生态。”贾方的论文提出了雕塑创作要从民间文化中吸取营养,并使它融入到都市文化生态之中。徐诚一考察了传统雕塑对生态空间关系的处理,进而强调摩尔雕塑在现代城市文化生态空间环境中的作用。许庾岭也提到公共艺术的文化生态价值,认为城市雕塑对于普通民众文化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蔡增杰强调了城市雕塑要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而张晓瑞认为“生态雕塑是人们爱护自然、珍重自然的一种手段”。

          一些专家学者在谈论雕塑的生态时更多关注的是它的时代性。李政就阐释了生态意识的时代性,主张以雕塑材料的合理利用和环境雕塑设计的生态意识作为雕塑家的素养和胸怀,来创作出高水准的环境雕塑,从而展示出环境雕塑生态意识的时代性。殷小烽提交的论文《雕塑艺术与时代精神》探讨了雕塑艺术对时代精神的表现,说到:“翻开雕塑艺术史发展的书卷,我们不仅可以看出雕塑艺术的发展脉络,更能清楚地看到人类文明的进程及时代精神的变更。”林梓波、邱国鹏的《论城市雕塑艺术与公共环境》认为城市雕塑应当紧密适应时代精神,必须强化其公共性、环境性、审美性,从而创造出一个富有生气的环境氛围。闫晓琼的论文也同样强调了城市雕塑一定要与城市的时代发展、文化气息相吻合。韩璐的《材料•时代与环境》则介绍了“软雕塑”的发展历程并指出:“发展一种相对‘生态’的雕塑材料进行艺术创作,应该是比较重要、比较有意义的一件事。”

          可以看出,专家学者对雕塑生态价值的认识是比较深刻和全面的。更重要的是他们已充分认识到:要想实现城市雕塑的生态价值,关键是创作者和决策者都要有强烈的生态意识和高度的生态责任感。

          三、对生态雕塑创作的个案考察

          在参加第12届“中国雕塑论坛”的雕塑家和理论家中,几乎有一半以上的人就曾亲自参与创作或策划或主持过生态雕塑的设计和建设。他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因而对生态雕塑创作的考察显得十分的具体、实在和亲切。

          潘绍棠就从他近期接触到的两个城市雕塑实例说起,一是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克服多种困难后成功地建成了大型轩辕黄帝像,二是经济十分发达的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通过了“中心区景观大道城市雕塑群”方案。潘绍棠说,这两个地区的城市雕塑设计方案明确地考虑到了城市雕塑的“社会生态”、“自然生态”、“精神生态”,同时也从发展的角度思考到“社会生态”的互动关系。这两个雕塑实例完全吻合了第12届“中国雕塑论坛”之“雕塑与生态”的主题。他还指出,“从这一主题出发来进行城市雕塑的规划与创作,好似我们找到了一个途径,使得城市雕塑的发展有了新的理论依据。”

          包林不仅发表了自己对雕塑文化生态的看法,而且把三峡大坝及其周边地区的环境规划与设计方案向大家作了详细的演示和介绍。由清华大学众多学科和许多专家参与的这项设计充分体现了生态意识,被称作是“人与自然”的再次握手。

          受达蒙的后现代生态观的影响,邓乐与沈允庆以专业的造型能力和对生态艺术的满腔热情,创作了一系列的活水雕塑,进而建造了一个生态的活水公园。

          叶炽坚介绍了中山市歧江公园的景观雕塑,认为那些雕塑充分体现了设计的生态原则。

          薛骏猷在《城市雕塑与文化生态》中抒发了“缝山雕塑”的创作感想。他与省内的雕塑家共同策划了“2000年缝山艺术行动”,对焦作市一处满目创痍的山体进行艺术改造。这是对大山的“疗治”,也是对我们扭曲的心灵的“医治”。

          戴耘的《为乾陵增添10吨绿色》介绍了一个生态雕塑方案:用藤蔓、花草等绿色植物把乾陵司马道两边现存的蹲狮、鞍马、瑞兽、华表、客使群、文武侍臣等石雕进行包裹、覆盖、戏仿和填补。这些生态雕塑大多采用“修漏补缺”的手法,以非坚固性和非永久性的语言方式,对应皇家陵墓艺术的万古不朽;以零散、碎片的作品形态(如用枝叶花草增补61个客使头像,添加鞍马石雕像中缺失的头、手、足等)来消解皇权的宏大叙事;用戏仿陵墓现有雕刻形态(如用植物塑造蹲狮)来调侃皇家的威严。

          还有一些雕塑家并不局限于对自己和当代的雕塑作品进行介绍,而是对他人和以往的雕塑作品进行个案考察。胡汉平就介绍了美国女雕塑家荷思玫以昆虫、鱼类以及爬行动物的骨、皮等材料制作的生态雕塑。他认为,荷思玫从生态视角和生态思维出发,对人和动物关系的本质理解和对自然与生命的忧患意识使她的雕塑作品独树一帜。莫一新的论文《城市雕塑以外:从日本越后妻有“大地之艺术祭”公共营建行动的反思》通过对两届日本乡郊地区“大地艺术祭”三年展和“艺术项链:十年地区再现活力营造计划”的考察,试图探索城市雕塑以外的那些设置在田野、村落、池塘、河边、林区中的公共艺术与自然共存亡的思辨关系:生于自然、取于自然、回归自然。司开国的《试论南京长江大桥雕塑图式的价值》则对南京长江大桥雕塑进行了研究,认为南京长江大桥雕塑因继承新中国城市雕塑的成果而成为红色经典,并具有了特定时代的文化生态意义。而沈琍的《南朝陵墓雕刻之生态环境观》梳理了南朝陵墓神道石刻与陵墓总体形制以及与陵墓周边环境之间的关系,并认识到南朝的陵墓雕刻显示出强烈的生态意识,对我们当代公共景观雕塑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四、对雕塑行业生态的切身感受

          就像人生活在天地间一样,雕塑也生长在天地间。雕塑艺术在地球生态系统中也注定享有一定的“序”和“位”,而这一“序位”是艺术的“安身立命之地”。不仅雕塑与它同在的环境构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而且雕塑艺术本身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开放系统”。

          众所周知,雕塑的设计与建设所涉及的因素繁多复杂。它的策划与实施需要很强的协调能力。在处理领导、公众、艺术家和投资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时,雕塑艺术的运行有着自身的流程。一般来说,雕塑艺术能得以顺利实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个系统的畅通,这也就是对雕塑艺术本身运行系统的“优化”。而这种“优化”也就是系统本身的通融与和谐。这一系统的和谐发展,更具体地说,实际上就是雕塑行业生态的健全发展。对此,雕塑家们更有话要说。

          杨卫的《回到村里》就追溯了艺术家从圆明园到宋庄的历史过程,认为艺术家回归乡村是因为难以排泄的乡愁,更是向往乡村那种自然的生态。如果改变乡村的自然生存条件,对于艺术家而言无异于割断了灵感的源泉,斩断了思想的后路。

          唐培勇对有着“中国雕刻艺术之乡”和“中国石雕之都”美称的惠安作了详细的考察。他的论文《惠安雕艺生态》梳理了惠安雕塑艺术的历史演变,分析了惠安的雕塑产业概况,发现了惠安雕塑行业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合理的解决方法和措施。他为惠安地区做了一份资料详细、内容丰富、分析透彻的雕塑行业生态报告。

          孙振华提交的论文《中国城市雕塑的十大焦点问题》提出了中国当代城市雕塑设计、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十个严重问题。这实际上也就是对中国雕塑行业生态的一种考察和思考。

          最让人感到实在和真切的是肖小裘的发言对地方雕塑家生存处境的描述。他从本土雕塑家的文化生态角度剖析了雕塑家们的生存现状,以谋求和谐发展、共同生存的路子。众所周知,雕塑是美术门类中的“重工业”,产生作品的周期长,出一件作品相当不容易,如果业内人士不相互扶持和提携,那就很难获得成功。最后,他呼吁,坐在雕塑家娘家位置上的专家领导,要为全国各地的雕塑家多美言几句,以宽阔的胸襟来善待同行,在雕塑界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创造和谐的生存空间,希望全国的雕塑家共同来打造一个“水涨船高”的局面,拥有一个温馨的大家庭。

          雕塑家们对雕塑行业生态的切身感受已引起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中国《雕塑》杂志社和《中国雕塑年鉴》编辑部的高度重视,他们已联合发起“首度中国雕塑行业生态调查”活动。可以预见:中国雕塑行业生态的调查报告和结果可以为国家职能管理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依据,可以显示影响中国雕塑事业发展的积极因素和根本症结,可以展现中国各阶层雕塑家的生存状态,从而为中国雕塑行业的健康发展导航。

          到如今,“中国雕塑论坛”已成功举办了12届。它伴随着《雕塑》杂志的发展而逐步走向成熟,成为雕塑界影响最深、规模最大、历史最长的文化艺术品牌。它在不断的探索中谋求发展,追求卓越。第12届“中国雕塑论坛”正是以这种开拓进取的姿态向前迈进的。从上述不厌其烦的描述和评说中,我们领略到了它的丰富内容,也不难感受到它的独特风采。简要地说,第12届“中国雕塑论坛”的独特风采大致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学术气氛浓。“中国雕塑论坛”并不是一个纯学术的论坛,但它谋求的是高规格的学术品位。正如陈培一所说的那样,论坛常常把战略性的宏观学术研究与具体实在的问题或项目相结合,努力实现学术研究与解决具体问题的双赢。正因为这样,“中国雕塑论坛”与其他纯学术会议相比显得更加有生气,也更加有学术讨论的气氛。二是问题意识强。论坛期间,与会专家学者结合论坛的主题对成都公共艺术景观进行了考察,对公共艺术的运作模式进行了讨论,还特别就《中国城市雕塑项目设计取费办法草案》进行了专门的研讨。这种把论坛的论题与会议所在地的实际问题或当前大家关注的问题结合起来一并研究,已成为雕塑论坛的优秀传统。三是情感交流深。一年一度的雕塑论坛,常常是雕塑界展示作品、交流感情、互通信息的最好场所。来自全国各地的雕塑家带着一年来的见闻、感受、体验和思索,走到一起来了,就像新老朋友聚会一样。在这次论坛中,雕塑家们不仅共同谈论“和而不同•西南当代雕塑邀请展”,而且相互交流近年来的创作体会。很多青年雕塑家还拿出自己的新作照片向资深的雕塑家请教。此情此景,令人回想,也令人向往。

          第12届“中国雕塑论坛”已落下帷幕了。有关“雕塑与生态”的理论探讨显然还会继续下去。我们相信:本届论坛的思想智慧必将在未来的雕塑理论和实践中开花结果;“中国雕塑论坛”所形成的优良传统也必将在新一届论坛中得以继承和发扬。

          (滕小松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来源:网络

      名人堂
        艺术展览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9(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