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评论 >> 评论库 >> 书法 作品评论
      分享到:

      姚三石与他的诗书画艺术

        作者:正在核实中..2014-08-22 08:43:37 来源:中国美术家网

          (1/9)诗书画家姚三石1

          (2/9)诗书画家姚三石2

          (3/9)诗书画家姚三石3

          (4/9)诗颂王蘧常

          (5/9)姚三石4尺国画《秋光》

          (6/9)姚三石4尺国画《秋凌》

          (7/9)姚三石4尺国画《新秋》

          (8/9)姚三石书法

          (9/9)姚三石书法《沁园春。雪》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应文化部非遗保护司马文华司长之邀,我随同中国大众文化学会造访山东台儿庄时,有幸结识了姚三石先生,三石为山东省薛城政协副主席、文联主席,是一位集诗书画为一体的艺术家。有性格爽朗的三石全程陪同,品人如赏石,赏石更品人。我们的话题也总会与石有缘。

           三石,原名姚磊。磊,众石也。音垒,同磥,又与礌通。《楚辞·九歌》云:“石磊磊兮葛蔓蔓”。《晋书·石勒载记》:“大丈夫行事,当礌礌落落如日月。”磊之本义为众石累积。石头坚硬、顽强,棱角分明于天地间而不隐藏、不闪躲。“磊”以三“石”强调坚硬,坦荡,一目了然,喻指人内心坦然、坚强刚毅、光明磊落。三石其名其人,确也磊砢而英多。

           三石善诗。其著作《百艺集》、《姚三石诗书画集》、《姚三石艺文集》、《艺海寻珍》皆已相继问世,更有25米诗书长卷。自古以来,中国文化大家都与石结缘。诗人白居易是唐代有名的石迷,终生以石为伴。《双石》“回头问双石,能伴老夫否?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太湖石记》“待之如宾友,亲之如贤哲,重之如宝玉,爱之如儿孙”。比较全面地阐述了白居易的奇石鉴赏理论。他在洛阳履道坊宅园点缀奇石,诗记其事:“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檗。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杜甫也有咏石诗“一篑功盈尺,三峰意出群。望中疑在野,幽处欲生云。慈竹春阴覆,香炉晓势分。惟南将献寿,佳气日氤氲。” 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也钟情于石。他在扬州获奇石两块,一绿色,一玉白,石上山峦迤逦,有云穿于山脊,他借杜甫“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句,命名为“仇池石”。坚者为石,灵者为性。三石之诗,皆为精诚之所感,石虽不能言却合有三石之心,石中有诗,诗言志于石中也。

           三石善书。其篆书圆劲有致,其隶书清丽刚健,其楷书端庄俊秀,其行书潇洒流畅,其草书更是豪放飞舞。纵观历代书家大作,皆具石韵。书家米芾便是闻名古今的第一石痴。宋人叶梦得《石林燕语》记载,米芾初入州廨,见奇石便“呼为兄弟”,见之三拜九叩,“米癫拜石”传为美谈。他曾在涟水为官,因当地毗邻美石产地灵壁县,得石很多,他一一品题其名,“入玩则终日不出”。遇有珍品便藏于袖中,随时取出观赏,谓之“握游”。明代书法家米万钟也是石迷,在六合县当县令时,“自悬高赏”搜购雨花石。家中藏石众多,公务之余,常于“衙斋孤赏,自品题,终日不倦”。他藏有18枚绝巧奇石,分别以诗句命名,如“三山半落青天外”、“门对寒流雪满山”等,还请画家吴文仲作《灵岩石图》,请胥子勉写序《灵山石子图说》。

           三石善画。其画芭蕉,飘逸雅靖且错落有致;其画残荷,墨染枝叶而无拘无束。三石喜欢画荷,善于画荷,这是源于一种对故乡之情结。他自幼生长在微山湖畔,微山湖位于山东省南部的微山县,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风光秀丽,美丽神秘,自然洒脱,山、岛、林、湖,和谐统一。在这些风物中,尤以 “花中仙子”荷花最为耀眼,多达几十万亩,蔚为壮观,所以这里又被称作“中国荷都”。宋国始祖微子,死后葬于宋国留色东山上,即今微山岛上,此也是微山湖之名来源。今之微山岛上留有微子墓、目夷墓、张良墓等文化遗迹。

           境内还有伏羲陵(庙)、仲子路庙、六合泉、圣母泉、郗公墓、古木兰寺、泰山庙以及大量的庙宇亭台、古碑刻石、汉画像石、宋老鹅庄、宋氏宗祠、石碾等古迹,还有铁道游击队纪念碑供人缅怀,具有较高的考古与观赏价值。正是宽广美丽的微山湖赋予了三石无限的灵性、灵感和灵气。为了弘扬书法艺术,也为了感谢微山湖给予他的艺术底蕴,三石帮助企业家朋友在微山岛上创办了微山湖文化园和国际书法碑林。

           三石能融诗书画三绝为一体,可叹可赞可贺。当今诗人能书善画者不多,虽说书画同源,书家中能挥毫作画者也不多,唯有画家中略有数人识得诗书。

           诸葛亮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书法艺术趋向成熟的时代。在他出生前四年,汉灵帝熹平六年(公元177年),首次把书刻文字称作“书法”。 这标志着作为交流工具的“写字”,与作为美学欣赏与实用相统一的“书法”,正式拉开了距离,并使后者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书法艺术。这时汉隶已成为别具风格的主导字体,同时又始创了草书、行书和楷书,使篆、隶、草、行、楷五体基本齐备。诸葛亮喜爱书法,在青少年时代就进行过刻苦的训练,能写多种字体,篆书、八分、草书都写得很出色。宋徽宗宣和内府的《宣和书谱》卷13记载:诸葛亮“善画,亦喜作草字,虽不以书称,世得其遗迹,必珍玩之”。又说:“今御府所藏草书一:《远涉帖》。”这说明到北宋末期(公元1119—1125年)在皇宫内府还珍藏有诸葛亮的书法作品。遗憾的是,现在还无法看到其书法真迹,这只有寄希望于考古的发现了。诸葛亮不仅能画天地、日、月,而且能画各种建筑、车马、动物和人物。能掌握如此全面的绘画技巧的画家,在中国绘画史上也是不多见的。唐朝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写道:“诸葛武侯父子皆长于画。” 从他的记述中,可以大致看到诸葛亮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历史地位和艺术成就。诸葛亮可谓书画同源之绝才。

           自从唐玄宗曾赞郑虔“诗书画三绝”后,这“诗书画”三字便常联在一起而论,本来这三者,领域不同,一人不必兼工,但中国书法是一种纯美术,绘画是以它为基础的,两者之间实有不可分离之关系。画的意境犹得助于自然景物,而书乃是所谓“心画”,纯为性灵之创作,所以论书画同源的道理中,常视画为书之余。然诗与书画的结合,最早还是始于唐朝王维,所以后来苏东坡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东坡自己也强调过“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这两句更给我们以诗画合一的启示。

           诗、书、画结合,成为中国古代文人学士的艺术事业,也呈现出世界上独特的中国民族风格。借笔墨以写天地的文人画,往往具备诗、书、画三者,不仅是对自然外物的形象描写,还洋溢着作者对社会的感悟和自身人格精神的写照,是以传诸千秋万世而不朽。

           山无石不秀,水无石不清,心无石不坚。三石能集诗书画三绝为一体,三智一心,灵光独耀,迥脱根尘,心性无染,本自真成,远离妄缘,即其名如其性其人也。石在,火种不绝;石磊,群峰起也。


        (文作者简介:沈阳,男,1950年7月4日生于辽宁沈阳,现居上海。现为文化部中国大众文化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民协贡品文化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摄影家协会郊区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2014-7-15写于上海恒易斋



        小注:


        姚三石,原名姚磊,1971年8月生于山东薛城。研究生学历,民革党员。现任文化部中国大众文化学会常务理事(原副秘书长)、中国水墨艺术研究院副秘书长、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美协山东分会会员、中国书协山东分会会员、台湾美术家协会荣誉理事、枣庄市工艺美术家协会主席、民革枣庄中山书画院院长、薛城区政协副主席、区文联主席。先后就学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画作品多次参加文化部、中国文联及中国美协、中国书协等主办的国内外大型艺术展览并获奖。出版有《姚三石诗书画集》、《姚三石艺文集》、《姚三石艺术集》、《艺海寻珍》、《艺海论珍》、《百艺集》等艺术图书 16 部。部分作品被时任瓦努阿图总统巴尼、新加坡总统王鼎昌及泰国、刚果、古巴等 30 多个国家元首或大使、港澳特首所藏谢。历任欧洲国际东方美术大展评委、海峡两岸名人书画大展评委等6次,还组织策划了10多次国内外大型书画活动,曾应邀出访泰国及港澳台等地区进行艺术交流。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览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1(s)   11 queries
        update:
        memory 4.22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