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版”成为近年来戏剧市场的重要词汇,似乎已为人所司空见惯。这些明星,多数是影视明星,有回归舞台考验演技的热情,在票房号召力上也为策划方提供了很好的噱头,因此颇受追捧,以致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如果没有影视明星加盟,一台戏往往卖不出好价钱。日前携“中国版”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到深圳演出的导演田沁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影视明星不是戏剧的核心生产力。并指出,舞台戏剧是影视剧的前辈,一个优秀的戏剧演员一定是优秀的影视剧演员,反之则未必然。此言虽是委婉陈述,对于某些舍本逐末的追求或热衷贴“明星版”标签的行为,不啻是一记当头棒喝。
看戏看热闹,这是中国由来已久的传统。戏曲讲究捧角儿,过去茶楼戏院里众生百态,习惯成自然,以致大众在看话剧时也爱看明星脸儿,这是可以理解的。曾推明星版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 《雷雨》等的制作人叶惠贤就说过,“明星版”可以起到桥梁的作用,把观众引到剧场里来。这跟白先勇推举“青春版”昆曲《牡丹亭》颇为相似。从宣传或文化传播的角度讲,“明星版”显然带有过渡的性质,或者说本应像是权宜之计,其功能更在于大众普及,最终指向却是艺术本体。但当一种舞台艺术没有影视明星加盟就卖不出好价钱、观众看人不看戏时,过分热衷于“明星牌” 、“明星版” ,就很有温水青蛙之虞,虽舒服一时,也离死不远了。
明星参演“明星版” ,其对艺术普及的贡献是应予肯定的。事实上,像濮存昕、陈道明等不少明星的本行就是话剧,他们的“明星版”有舞台功底为基础,不会以“脸”夺“演” ,自然效果更佳。但有些策划人、制作人做“明星版”却不忌跨界与否,似乎就是奔着明星粉的钱包去的。比如去年那部超长的某话剧,影视明星、选秀明星纷纷登场,宣传得很炫,效果你懂的。这种因“人”而异的运作可能会获得商业的成功,却是违背艺术规律的。这种对舞台特性的舍本逐末或自我阉割,无疑会让观众对舞台艺术的认识出现偏颇,甚至造成浮躁、浅薄的观演风气。“没有影视明星加盟,一台戏往往卖不出好价钱” ,就是对热衷“明星版”的最好警示。
明星轻易跨界拼凑不同艺术门类的“明星版” ,只要人红粉丝多,似乎到哪里都吃得开,这是典型的资本嘴脸和霸王逻辑,其指标无非是商业价值。但我们更应该看到,真正能立得住的,往往是那些携艺而来的明星。梅兰芳是那个时代的明星,却不被遮蔽在明星的光环里,而是与京剧融为一体,也没有所谓的“明星版”京剧《贵妃醉酒》 。由此看来,“明星版”本就不是专业维度上的说法,田沁鑫所说的“影视明星不是戏剧的核心生产力”也不难理解。从戏剧生态的角度讲,要使舞台不失其艺术本色,观众不失其真挚诚意,对“明星版”特别是跨界明星的追求千万要适度,以免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