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评论 >> 评论库 >> 个人文论
      分享到:

      君品如竹——创作“君竹壶”的体会 作者:喻小芳 沈东君

        作者:正在核实中..2010-08-17 14:35:54 来源:网络

        文章摘要: 竹,历来是艺术家创作的对象,被誉为与梅、兰、菊为伴的“四君子”之一。唐代画家王维就以竹为题材歌颂君子气节。清代郑板桥题画诗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竹子的不畏艰险的品格。联语:“未出土时先有节,高至凌云仍虚心”歌颂了竹的高风亮节。宋人苏轼有言:“食可无肉,居不可无竹。”在他看来,与品质高洁的竹君子相伴比有酒有肉更重要……。对于竹“前人之说备矣”。我对竹的品格十分仰慕,酝酿创作一件以竹为题材的紫砂作品。 (共2页)
        文章关键词: 创作 艺术家 郑板桥 题材 品格 苏轼
        文章快照: 壶”取横势(见图1),整个壶显得扁而长,这在形体上已经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凡事不能过度,如果按照常理取配壶嘴,那整个作品就更长了。再则,以大自然中客观的竹来说,它的枝竿总是向上的。构思“君竹壶”时的理念是:源于自然.突出图1君竹壶意境。郑板桥画竹有诗:“新竹高于旧竹枝,全靠老竿为扶持。”作为艺术家手下“四君子”之一的竹子是如此,世间各种新老交替的规律也不能例外。作为从事紫砂工艺的青年人来说,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老师的真心关爱和悉心指导。在壶嘴的构思定型时,采用三弯嘴,它的形状既像“未出土时先有节”的茁壮的小笋,植根在母竹的体内,又把嘴的稍部偎依在壶身上,又像母亲襁褓中的幼儿。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注入了本人强烈的主观思想。这种处理手法又使整个壶浑然一体。“君竹壶”的把与壶身的长短相差不大,这种处理方法已经十分夸张,而要缩短又破坏了竹子自身的自然形象。如果在安嘴时再往外伸,壶的整体就会松散,主次地位、整体构思受到破坏,影响作品的美观,对壶的物象和创作思维都是一个误区。现在看来,整个壶造型别致、构思巧妙、寓意明确、主题突出、制作精到,受到了专家和受众的好评。(上接第38页)玩笑,一沏茶水,壶翻身了。我们是否可以比拟紫砂壶的漂底圈足好像是汉字中的皿、盖、里字之类的覆载画。“传胪四方石瓢”、“大彬如意等壶的脚,是否可以看成汉字中黑、羔、热等的“四点底”。我仔细地看国、图等字的末一笔的安排,就象紫砂“洋桶”、“掇子”的底一样,外沿着地,底与它不在一个平面上。写书法与作紫砂都需要一个“静”为完成作业,初提毛笔的时候,只觉得手抖肩膀酸,“要它直不直,想它弯不弯”,慢慢地有点头绪,我感觉到心和手、眼用不到一处也是写不出好字来。这恐怕比功力更重要,又是在夜深人静独处时了拎起毛笔,静静地写几个,次日清晨,看看还不错,有时还感觉还存有一种希望的未来。制壶也是这样,身在泥凳头,心里想着别的,只有手在动,甚至眼睛也会跟着心跑。一道工序下来,过后一看,会发现刚才不知怎么会做成这样。于是为了全身心地投入到砂艺之中,我每天都把工作的时间移到晚间直至凌晨。因为这是最让人静心的时段。紫砂与书法有许多相近、相似、相通之处。假如把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比作一件紫砂作品,我发现她的起手章就象我们的盖印把章,书法的落款章就是我们的底章,紫砂上的铭文相当于书法家的落款,紫砂壶有不刻款的,书法也有只钤印落“穷款”的,如此相似乃尔。细想想恐怕还有不少书法的东西可以“借”到紫砂上来,难怪顾景舟大师说过:“我的茶壶做到这种程度.是得力于我的书法!”(上接第39页)放大,融变化于重复之中,使整个壶的气韵突出,节奏分明。到了现代,紫砂壶中融人玉器造型的更是不胜枚举,许多制壶大家的成名作品中,也可以说明这一点。如吕尧臣的“玉玺壶”,壶体就是仿造玉玺的形状,是壶亦是玺;再如吴顺华的“中国印”,也是同种类型的代表作品。紫砂壶作为中国的一项文化瑰宝,其文化内涵是需要不断挖掘和完善的。从紫砂诞生之日起,它就不仅仅是一项民间文化,更被赋予了深厚的人文和社会气息。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为何多数民间工艺日益衰落的今天,唯有紫砂是一片盎然生机。紫砂与玉器的联系当然还不仅于此,文中当然还有许多未及深入之处。包括在工艺手法、器具功能等方面,紫砂与玉器仍然有着广泛的交融和渗透。清华大学教授张守智曾说过:“中国所有的民间工艺基本上是效仿玉器而来。”这是本文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同时也说明了我们中国璀璨民间文化之间是有联系和交融点的,宜兴紫砂也不例外。借此还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去发掘紫砂与其他多种文化之间的关联,以此来为紫砂繁荣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名人堂
        艺术展览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62(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