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评论 >> 评论库 >> 个人文论
      分享到:

      论现代紫砂花瓶的创新 作者:吴顺华

        作者:正在核实中..2010-08-09 15:21:35 来源:网络

        世界上一切艺术品都有一个如何创新的问题。因循守旧,抱住前人的样本不放,是没有出路的,因为社会在前进,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也在不知不觉中嬗变。作为艺术,诗词创作也好,书画创作也好,都得顺应社会、时代的发展,不断开拓,不断创新,以满足人们在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紫砂陶艺瓶的制作,也不例外。
        当然,我们所说的创新,决不是闭门造车,凭空虚构,而是扎根生活,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承传和创新是发展我国紫砂艺术不可或缺的两根重要支柱。
        作为紫砂艺术的一个品种——紫砂陶艺瓶的制作,既要保持我国传统紫砂艺术所具有的古朴、自然、精巧等特色,又要富有新意,富有时代气息,这确非易事,它起码得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要熟谙我国传统紫砂艺术的技巧。对前人制作的紫砂精品,特别是对那些工艺大师的代表作要反复研读,对其作品的精妙之处,要烂熟于胸,心领神会,以便从中吸取养料,充实自己。
        第二,在创作实践中要“敢”字当头,敢于突破前人创作的窠臼,在构思、设计、制作诸方面敢于独辟蹊径。特别是紫砂陶艺瓶的制作,历宋、元、明、清四代,固然不乏佳作,但以其易损、易碎,故遗留甚少。至民国,虽有任淦庭这样的紫砂花瓶的制作高手,但流传于世的珍品亦甚寥寥。故在紫砂瓶的制作上,更需要作者一股闯劲和创新精神。创新,离不开一个“勤”字。笔者近年来创作的几件紫砂陶艺瓶之所以获得陶艺界和收藏界的一致赞赏,主要是由于作者在十余年紫砂陶艺生涯中不敢稍有懈怠。平时随身带的小本本,上面记满了创作过程中的种种心得感受,有白天偶尔想到的,也有梦中悟及的,它们使我得益匪浅。
        第三,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因为紫砂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一种艺术。一件好的紫砂作品是作者心血的结晶,是作者悟性和才华的集中体现。一件高雅而精致的紫砂作品,决不会出自一个平庸的艺人之手。以前的紫砂艺人,由于主客观诸种原因,往往是能制作而不能题刻,或虽能题刻而品位不高,故难以表现紫砂作品所应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紫砂界的同仁如何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文艺理论水平,使自己作品的艺术品位不断跃上新的台阶,这实在是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除了上述三个条件,紫砂瓶的创作若要达到更高的境界,作者还应该是艺术上的多面手。一个书家如能书而不能诗,一个画家如能画而不能书,终是憾事。一个紫砂瓶的作者,如果只能设计而不善成型,或虽能设计、成型,而不擅篆刻,书画,亦将成为憾事。反之,作者若对作品的整体成竹在胸,并对作品的每一关键部位精雕细镂,并亲自巧妙地配以诗文丹青,则所成之品,必然更具艺术魅力。当然,精巧的造型,精湛的制作技术,精美的书画镂刻,在一件紫砂瓶上讲三者有机的揉合在一起,对这紫砂艺人来说,要求也许过高了些,但它应该是我们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
        笔者积十余年紫砂陶艺瓶创作之经验,深深体会到紫砂陶艺瓶创作的艰辛。人们对传统的老古董熟悉了之后,总希望看到一些新鲜的东西。这就要求我们创作时能恰当地融进现代人的现代意识,力求与他们的审美情趣相吻合。要在瓶的形、色、艺、神诸方面勇于突破。例如,用色不妨亮丽些,造型不妨奇特些,表意不妨抽象些。残缺,有时也是一种美,一种残缺美,它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和其他艺术品种一样,紫砂的制作造型也要浮想联翩,也要别出心裁,也要善于调动联想、夸张、烘托、对比等多种艺术手段。写实派也好,现代派也要,均可用批判的眼光,取来为“我”所用。本人设计创作的《荆溪寻梦》、《牧童歌》、《米颠拜石》等,正是本着上述观点去完成的,它获得名家的首肯和紫砂界的一致好评。
        北宋诗人王安石有言:“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紫砂陶艺瓶制作的创新,说来容易,但要在这个领域看到更加丰硕的果实,领略更加明媚的春光,却有待于紫砂界广大同行,同心协力,进行不懈的艰辛的创作实践。

      名人堂
        艺术展览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138(s)   1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