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评论 >> 评论库 >> 个人文论
      分享到:

      浅谈中国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建筑理念的继承 作者:陈珊珊

        作者:正在核实中..2010-08-03 15:16:44 来源:网络

        中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确立既跟得上时代发展步伐,运用国际设计领域先进的科技与材料及运作模式,又能彰显中国特殊国情,体现本土文化特点的形式风格和设计理念,继承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的精粹。而要就此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案必须从问题的根源入手。究其原因,从社会状况与文化艺术自身两方面认真考虑分析,才能够建立科学的中国现代环境艺术理论。理论的关键点便是吸收中国传统建筑环境观的精髓,为现代设计所用,完成一种立足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具本土文化特征的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理念的集中体现,即为系统的“风水术”。探求“风水术”实质,不外是在选址方面作为准绳,对地质、地文、水文、日照、风向、气候、气象、景观等一系列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做出或优或劣的评价和选择,以及所需采取的相应的规划设计的措施,从而达到趋吉避凶纳福的目的,创造适于长期居住的良好环境。一个居住地点的形成发展及兴衰,是由地理、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多种因素所影响、所决定的。此外,风水术还是中国传统宇宙观、自然观、环境观、审美观的反映,与中国的道教、禅宗思想息息相关。也就是说,中国传统建筑环境设计思想——风水术在某种意义上具备了实用思想与文化因素的双重内涵。这实际上正符合设计在现代社会中体现出的复杂性——它既是商业现象又是文化现象,既是艺术现象也是技术现象。
        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环境观的代表理论,风水术恰好暗合于现代设计中的生态建筑学(Acologies)概念。按照生态建筑学的创始人美国学者麦克翰(Ian L.mchang)所说,生态建筑学是立足在研究自然界生物与其环境共生关系的生态学(Ecology)思想与方法上的建筑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从生态角度讲,建筑是生态系统中人的元素组群的外延。由于人的非凡能动作用,从自然生态系统其它元素组群中解脱出来的元素,在人的元素组群外延构成了一个新的组群,这个组群在人的观念下实施建立,用以满足人的活动之场所或空间的需要,被称之为建筑。而风水术理论的基本取向,也特别关注于人——建筑——自然的关系,即“天人”关系。在风水理论看来,人类生存基本行为之一的居住环境经营,概称为“宅”,其为人与自然的中介,“宅是外物,方圆由人,有可为之理。” (《答辩难宅无吉凶摄生论》)。宅居环境的经营,最根本的就是要顺应天道,以自然生态系统为本,来构建宅的人工生态系统。
        因此,我们可以将由风水术生发的中国传统建筑称之为中国传统生态建筑。其中的环境观对现代建筑环境具有指导意义。集中在两点:
        ⑴由于风水注重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及其交互感,因而注重人与自然种种关系的整体把握,即整体思维。其中关于“水”、“风”、“土”、“气”的论述同现代科学注重地球生物圈中水循环,大气循环,土壤岩石圈及动物植被等生态关系与资源的处理,运用表现出惊人的一致。也正是西方传统设计概念指导下,偏重于人而忽略人与自然关系的环境设计需要借鉴和自我修正的理论。
          ⑵风水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建筑环境的选址规划中,还极为重视自然景观的审美,讲究建筑人文美与环境自然美能达到和谐有机的统一,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表现出很强的美学性质,显示出中古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这有利于在现代运用传统文化的景观创造出具有现代审美情趣又不失本土文化韵味的环境。中国广大的地域因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的差异产生了很多有代表性的传统生态建筑模式,如客家土楼,陕北窑洞,华北四合院等,都是在与周边生态环境共存共生的条件下,各类功能利用自然环境达到完备效果的典范。并且各自拥有独立的形态样式,可以成为现代建筑环境的借用范式,实现其形式上的再造。
        诚然中国传统建筑理论对西方建筑学也有很深重的影响。自本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经历了所谓“人口爆炸”(Population)、“环境污染”(Pollution)、“资源枯竭”(Poverty)的“三P危机”,同时由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巨大进展,从“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到“环境工程”,“生态工程”等等,整个学术思潮,较之以往发生了重大转折,重新重视人与自然的有机关系。现代建筑思潮也随着发生了显著变革,规划设计思想,理论,方法及实践由以往注重群体及整体环境的处理,包括生态及自然景观;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不是对立;注重建筑作为文化载体及传播媒介的精神功能,包括符号机制,历史文脉等等。在这种学术思潮影响下,不少西方学者注目于中国传统文化,用来比较西方文化,进行反思,探索未来发展趋势。中国建筑环境设计起步较晚,而西方设计所经历的过程和面临的问题必将是中国所要面对的。我们要以前瞻性的眼光尽早的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以风水术中科学的环境观加以现代科技研究成果及相关理论,并以现代材料和建筑技术进一步在实践工作上给予设计观念更多可实现的手段和空间,使现代建筑环境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交互感应的文化面貌。
        那么,中国现代的环境艺术设计又存在哪些困境呢?
        人类积极的进行改造自然的伟大文化实践,同时造成生态的灾难,产生消极的后果。既不断积累文化,也不断积累问题、人类文化既光辉灿烂,也同时附有盲目、落后的消极面。
        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同样遵循这条规律。高速的经济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条件日渐提升,生活的改善与经济更高速发展的要求促使整个社会环境必须以不断的变化与之相适应。但这种变化带来的副作用最显著的一点就是自然资源与生存环境的破坏,构成经济发展带动盲目的,不科学的环境、建筑营造,而营造破坏环境、耗损资源、必将成为下一步经济发展的隐患,一个恶性循环链。在经济的急速发展的同时,暴露出国人对生态观念的严重滞后。中国七大水系的污染、水土流失;西部荒漠化导致华北的沙尘暴;人们终于感受到用牺牲生态环境利益来换取经济利益的严重后果。因此,如何处理好建筑、环境设计与自然资源的关系事关重大。
        同时,经济全球化引发的资讯爆炸与科技共享使西方发达国家的强势文化极速蔓延。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表现为文化乃至生活方式的“后殖民化主义”现象。既中国人的艺术、衣食住行甚至思维方式沦为西方文明的附庸。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强势文化正以惊人速度进入我们的生活,牛仔裤、T 恤衫、可口可乐正成为年轻人的必须品。而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在的年轻人显的如此陌生。
          中国的现代文化的“不自主性”与传统本土文化的迷失。具体到建筑与环境艺术方面,突出的状况是粗制滥造的“包豪斯式”建筑遍布,格调低俗的“伪欧陆风情”“新中国建筑”的泛滥。可以说,中国的现代环境设计的当务之急是寻求适合和展现中国本土的民族性的作品。
        中国现代建筑与环境艺术现状是西方强势文化的设计模式左右了中国设计界。中国认为传统的风水学是迷信的,予以否定,导致中国在此领域理论呈现空白状态。使得西方现代设计理论的引入成为了必然。
          但在比较中西文化和哲学后,不难发现西方的传统艺术观、社会观中充斥着大量人类实践与自然对抗的观念,实为背弃大自然的概念。此概念指导下的营建同时割裂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西方在二战后,加大对生态建筑与环境的研究,但其属于高技术的生态方式,投入的成本极高。对于中国这种发展中国家是很不适合的。
          在文化艺术的角度,中国这样的文明古国于现代却少有属于自身本土文明繁衍出来的建筑环境概念和形式,对于西方的盲目崇拜,使得在中国随处可见“混血儿”的诞生。处于“国人食之无味,洋人见之可笑”的尴尬处境。
          真正意义上保存了中国传统建筑环境设计思维与实践的案例,却大多集中在偏僻的乡村,往往保持着一种不为世人所知的地域文化特征。而随着媒体传播的经济发展及西方设计理念的侵入,中国传统建筑遗留着那种自己自足、封闭的空间结构(易于形成局部的有利小气候),与“天人合一”的人和环境和谐共处的态势,正在日渐丧失。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去发现、保护它,使之能够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因为这种建筑强调的环境观正是现代设计所缺乏又迫切需要的,而它的理论来源正是前面我门所提到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术”——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融地理学、气象学、景观学、生态学、城市建筑学、心理学为一体的系统自然科学。
          传统资源怎样转换为一种现代的建筑实物存在,既需要寻找到传统建筑形式上的现代因素与材料,技术上的现代运用及拓展,又要使传统建筑的形态和功能达到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契合。具体要做到以下四点:

          1、 形式的现代借用

          将传统建筑完全功能型、自发式的形式呈现上升为一种概念化的,融入审美取向和形式结构的艺术与功能并重,主动式的形式语言。使现代建筑既含有传统建筑的某些特征,又要保持与其的距离,表现出创造性。这牵涉到对传统形式的概括,变体,解构,重构等方式,完成形式上的“差异性转变”。

          2、 与技术上的运用与拓展

          吸收传统建筑就地取材的优点,尽量运用采集运输便利的材料作为建筑和营造环境的原料和装饰元素。包括使设计能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完成建筑的实用功能,减少资源的浪费,做到环保,节能,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同时继承传统建筑多年积淀,业已形成的一套建筑手段与技术,因为手段与技术同材料及建筑环境的关系极为紧密,继承可以是在去粗取精的前提下进行,对原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做相应的修改,目的的为整个建筑的过程和最终效果以及现代人的生活要求服务。

          3、 旧有生存经验与当前生活方式的关联

          人类的意识形态与接受尺度源自于生存经验的积累,而生存经验又来自生活经历,所接受的教育,生活习惯等的传承叠加。这注定了一定地域甚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传统与习性的亲切感,也就是一种血脉中的“趋向传统意识”,即有传统文化印记的设计容易感召受众的生存经验,达到接受角度的共鸣。而在当前追求高效,简洁,快速生活节奏的生存方式中,在传统积留的生存经验记忆中选取与之对应的设计元素,使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失时尚感的情况下追溯回忆,幻想与回归久违的自然,完成一种感觉上的精神释放与安逸。

        4、文化保护意识与现代文化建立意义上的共存

          要做到传统向现代的转换,前提是传统建筑环境的留存。传统的消亡使现代的建筑无从谈起。因而必须有完善的政策保障,使各处有代表性的传统建筑不为现代建筑环境所遮蔽和破坏,保留文化资源的原貌。同时,现代建筑文化的确定也不能是对原资源的粉饰和照搬,“假古董”永远难以与现代社会需求相容。对传统传统建筑的态度只能保持在“借鉴”上,现代创造意义是不可逃避的,最终形成的是作为传统文化的传统建筑与作为现代标识的现代建筑的合理共存。
        由以上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要完成中国现代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理念上的建构,不但要注重吸收和借鉴西方设计领域先进的科技与材料及运作模式,更重要的是要发掘中国传统建筑环境观所展现的现代价值,做到本质思想与具体技术的契合。提倡中国建筑、设计领域重新认识风水学、传统生态建筑环境观的现代价值,出现更多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的现代作品。

        [相关链接]作者简介
        陈珊珊,女,金陵国际装饰设计工程实业有限公司/设计部设计师。社会职务:江苏省包装协会设计委员会秘书,ICAD江苏地区专家委员会秘书。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览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60(s)   11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