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评论 >> 评论库 >> 个人文论
      分享到:

      浅谈对玉器设计和制作的认识 作者:李琴

        作者:正在核实中..2010-08-03 14:46:03 来源:网络

        玉石作为一种宝石,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崇尚,以玉制成的饰器物—玉器,据史学家考证,已伴随我们中华民族走过了7000多年的历程。在这么悠久的岁月中,罕有一种器物,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
        玉,既有山石之坚贞,又具有水一般的晶莹。古人给玉下的定义:“玉,石之美者,温润有光泽,内外纹理一致,声音清越舒畅,坚硬细密,色纯且洁净”。可见玉石之美,深入人心。
        我国盛产玉石,品种有白玉、碧玉、青玉、墨玉、黄玉、岫玉等。尤以新疆和田羊脂白玉为最佳。和田玉无论从质地、颜色、硬度上都是其他玉石无可比拟的,在各种玉石中唯此独尊。
        “玉不琢,不成器”,天然的玉石需经过艺人的精心设计、制作才能成为一件供人欣尝,把玩的艺术品。在我二十几年玉器创作中,通过不断与大师、业内行家交流玉器的造型、体栽的创作探讨,就对玉器设计制作的全过程谈一点个人认识。玉器的设计制作工艺,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成熟的玉器制作流程一般要经过“相、绘、琢、光”四个阶段。

        一、相玉

        相玉就是对所获玉料进行分析研究,以决定设计制作什么样体裁的产品。我们在形容一块好的玉材常说美玉无瑕,这是相对而言的。质地特别纯的玉材只占很少一部分,掺有杂质的占了大多数,质地特别好的玉材则是少之又少。有杂质,虽降低了玉材的利用价值,但是有经验的玉雕大师们,往往能够因材琢器,通过他们的颇具匠心的俏石搭配后制成的器物,使疵变美。
        相玉是一个苦乐、心灵撞击的过程,当原料呈现在面前时,完整的外形让人欣喜若狂,当不可预料的绺裂破坏整体时,有的只是惋惜。面对一块玉料,设计者首先应观皮看色。玉料的表面常常有一层或数层外皮,其色和质都不同于玉料,对于风化物状的,没有利用价值的外皮,应首先彻底去除 ,对颜色鲜活的外皮,可保留制作成美妙的俏石作品。二是要看料的性,玉性是复杂多样的,各种玉石都有其特性,常见的有硬、软、干性等。这就要求设计时,要弄清玉料的特性,做到顺性,才能使产品在制作完工后,更显流畅;三是要挖脏去绺,脏是附在玉石表面或舒于玉内的杂质,绺则是深浅、长短不一的裂纹。玉器设计前,脏、绺应尽量去除,没法去除的则要设法掩藏;四是应量料取材,因材施艺,确定每块玉料有哪此可取之处,然后根据材料的自然形态、颜色进行设计研磨,以达到尽善尽美的效果。

        二、构思创作

        相玉的过程就是作品孕育的前奏,设计人员对玉材已做到了心中有数,进行构思创作,在玉石原料上进行大造型设计,并描绘上去。玉雕的设计以传统的五大类:炉瓶、人物山子、花鸟、走兽、仿古杂件为主,其中以传统题材为主,玉文化是我国特有文化,国人的祟尚,附予心灵的寄托于玉。常常会用一些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构图来表达人们内心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艺术追求。扬州玉器在清代最为繁盛,北京故宫好多玉器《大禹治水》、《会昌九老》等都出自扬州玉工之手。近代最具代表扬州玉器风格的是山子雕。山子雕的特点是保留玉石的天然外形,以各种名人、名山、名水、诗词、典故为内容,把大自然的千姿百态,人文环境,美好的传说浓缩在一件立体的玉器上。中国的水墨山水,人物绘画对玉雕山子的影响较大。有的整体玉雕题材以某幅山水、人物画为蓝本而作,巧用构图,妙用题材,再根据玉石的特性来构思山石、人物、建筑、花草树木,立体的山水画在玉石上得到充分的表现。山子雕运用玉石可谓精典,原料上的绺裂可以是山石的缝隙,树的根须,瀑布流水的浪花,总之精品山子雕呈现在观赏者面前是一幅立体的山水画。
        炉瓶设计造型变化,取决于材料的大小、玉质的好坏,除传统的瓶素外,常常借鉴一些青铜器的造型,配以传统变形图案,使炉瓶造型更显古朴端庄。由于原料的绺裂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往往表面看不到的,在制作过程中出现了,随时调整造型是必要的,那变形的瓶素、茶壶,可以与走兽、人物孩童相结合,只要掌握好整体的造型,作品静中有动,情趣盎然,巧妙地运用也能做出佳作。
        花鸟、走兽、仿古杂件的设计构思,对原料的要求就不是那么高了,动态的线条多,鸟兽可蹲、爬、趴、跳、站等,树木、花卉可一株独秀,也可万紫千红。不规则的原料刚好符合设计的要求,量料取材,因材施艺是原则,好的构思,俏石的充分利用,是作品成功的保证。

        三、琢磨

        有了好的构思,还必须有好的制作工艺,我的体会是,玉雕的制作是一个二度再创作的过程。设计师的作品设计灵魂所在是制作技工首先必须领会的,加上个人的文化修养及对整件作品的感受,设计者和制作者之间的思想交流,是整件作品的顺利完成的保证。
        制作是非常复杂的过程,画在原料上的线描图是平面效果要做成立体的作品,其中必须经过錾 、琢、掏、钩等工艺程序。玉器的制作艺术是减法操作,錾是给产品定大造型,造型的准确是作品能否成功的第一步,如果是你的失误多去了一点而影响到整体造型,那设计和制作都都会十分的懊恼,这就要求好的基本功及定力了。琢、磨、掏是对雕刻品的进一步雕琢,用行内话说就是讨论细节,推出画面的层次,按构图设计的要求,情节、饰物进一步到位。刻和钩则是对作品中的人物、树木、楼台亭阁、走兽、饰件等的精加工。每件成功作品的诞生都凝聚着创制人员的辛勤劳作。
        经过雕琢完工的作品还不能说是最后的完成。因为玉的光泽在制作过程中,被工具制作的痕迹掩盖了起来,必须经过抛光才能还玉石的本来面貌。经过这道工序的玉雕作品,更显迷人的魅力。

        [相关链接]作者简介
        李琴,女、1980年由扬州玉器学校毕业进入扬州玉器厂工作,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现任扬州玉器厂副厂长。

      名人堂
        艺术展览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6(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