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评论 >> 评论库 >> 个人文论
      分享到:

      “以塑入壶”的实践与体会 作者:廖江玲

        作者:正在核实中..2010-07-31 11:40:18 来源:网络

        “以塑入壶”的实践与体会



        宜兴方圆紫砂工艺有限公司

        廖江玲



        宜兴紫砂陶艺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民间工艺以其独特的材质、精湛的工艺和丰富的造型而成为陶苑之魂宝,而紫砂茗壶更有“世间茶具称为首”的美誉。经历代艺人殚精竭虑、毕智穷工的努力,无论在素器、花器还是筋囊器方面都给我们留下了不少堪称经典的优秀传统造型,这是前辈留给我们这一代艺人的取之不竭的宝贵财富,但是艺术的生命贵在创新。紫砂壶艺也不例外,如果我们只能陈陈相袭临仿前人,而不能有所创新,那么紫砂壶艺的生命就会枯竭。当然这种创新,一不能离开、抛弃传统;二不能违背紫砂壶作为茶具的实用功能,去盲目的标新立异并且作为艺人本身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才能在创新中有所突破。

        我自1976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著名花货艺人、高级工艺师高丽君学习壶艺,打下了扎实的制壶基本功;1986年进入紫砂研究所,从事雕塑、壶艺的创新设计与制作,期间随父亲、紫砂雕塑工艺师廖文井学习雕塑,在紫砂雕塑方面也小有成功,如制作的《吉祥罗汉》、《寿星翁》(图1)等曾受到港台客商青睐,为当时紫砂工艺厂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1994年,我又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深造,系统学习了陶艺造型的理论知识,综合自己的优势、特点,决定把雕塑运用到壶艺创作中去,“以塑入壶”走出自己的路来。

        在“以塑入壶”方面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在壶的附件上如壶钮、把、嘴上运用雕塑手法加以创新。

        如在创作《鱼翔》壶时,整个壶体呈圆台形、截盖,壶体上连肩、体、底的一圈圈线俯视似荡开的水波,并把壶钮雕塑为一条跃起的鱼儿。根据“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词意,取名“鱼翔”壶。整个壶体线条圆润,环把短流,把握舒畅,出水流畅;显眼的“鱼跃”钮使整个壶产生了动感而生机盎然,获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图2),类似的还有《金兔》壶,把壶钮塑为蹲伏的可爱玉兔,而壶把塑成龙形,因采用团泥呈金黄色,故取名《金兔》;又如《双鱼》壶,把壶钮塑成连尾的双鱼,而壶嘴浮雕如意,寓意年年有余、吉祥如意。总之,将雕塑恰到好处运用到壶的附件上,便使整个壶的造型顿时鲜活生动起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是运用浮雕的手法镌刻壶体,从而达到创新。在壶体上用浮雕、堆贴手法加以装饰,这本是花货常用的艺术手法。我根据自己雕塑的特长,有时在壶体上浅描浮雕达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如在创新《三羊开泰》壶时,不但将壶钮塑成羊形;壶嘴和把分别塑成羊的头与尾,与壶体构成又一只羊,还在壶体上浮雕了一只图案羊,从而诠释了“三羊开泰”这一主题;此壶现被无锡博物馆永久收藏;又如《云兽》壶(图3),在壶身上用阳刻手法浮雕了一圈抽象的,在天际自由翱翔起舞的,有仁慈吉祥面容的“云兽”能辟邪,故我大胆夸张虚构,而在壶嘴上浮雕了精细的如意,壶把上浮雕了朵朵云纹,壶钮则采用三面如意的雕塑手法。整把壶造型稳重轮廓周正,线条流畅,古朴浑厚,壶、把、钮三者呼应比例恰当、和谐协调,手感舒适,并选用高档黑泥料,采用二次烧成,显得乌黑晶亮,此壶也是一件自己较为满意的作品。

        综观以上的创新作品,都是根据自己的雕塑特长,“以塑入壶”加以创新而取得的点滴成绩,但紫砂壶毕竟是茶具,而不是雕塑作品,更不是纯陶艺作品,必须具有实用功能,因此在运用雕塑创新时,有如下体会:

        一是“以塑入壶”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雕塑在壶上不能滥用,花里胡哨,喧宾夺主;而且始终认为要尽量保持壶体的圆润、挺括,抚摸舒适,以便于养壶,所以在壶体上一般运用浅浮雕,而不主张用圆雕、半圆雕的手法来装饰壶体,以免“中看而不中用”。

        二是“以塑入壶”处理的附件要与整个壶体保持谐调。如《鱼翔》壶,壶钮为“跃鱼”,壶体犹如一泓池水,鱼水相谐;而《金兔》壶,壶钮为玉兔,而壶体饱满稳重,与静静地蹲着的玉兔相吻合;《双鱼》壶的壶钮双鱼之间留有一点小小的空隙,这小小的虚空间与壶体虚实相应,和谐一致。总之,附件的雕塑应是“画龙点睛”、“锦上添花”而不能成为多余的“画蛇添足”;

        三是“以塑入壶”中的雕塑或浮雕必须生动传神。虽说是附件上的小雕塑,或是壶体上的浅浮雕,在设计时就要精心构图,雕塑时更要精雕细刻,而不能粗制滥造、掉以轻心;或者笨滞呆板,这就要求艺人多观察生活,并不断练习,掌握娴熟的雕塑基本功,否则,反而会弄巧成拙。

        严格地说,我的“以塑入壶”,只是运用雕塑及浮雕手法对紫砂茗壶进点缀、装饰,在这一条创新之路上,还只是开始。因此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己雕塑和壶艺两方面的艺术修养,不断激活自己的创作激情,将情感和灵感融入创作中去以取得更大的进步,为古老的紫砂艺术增光添彩。

      名人堂
        艺术展览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66(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