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评论 >> 评论库 >> 个人文论
      分享到:

      提壶相呼 走四方 作者:高群

        作者:正在核实中..2010-07-30 17:02:21 来源:网络

        “品一城黛色六朝水,
        赏半席玄言两晋风。”
        并陈传席老师诗的意境誉紫砂的潇洒之风,真不为过。夫紫砂者,意识形之于态也。
        以中国的历史渊源,所以出老子、出老庄。士大夫之流,穷生仕途。也此派生出另一道风景----“庄子晓梦迷蝴蝶”。“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老庄,营造了一份自然,怡情怡性,自我陶冶。
        澄怀味象,卧而游之……
        而澄怀之道之于紫砂,却是道家思想最好的诠释。
        崇尚老庄的我,常常想:这概是古往今来,人们喜爱紫砂的内在根源吧!
        紫砂是我今生的感动,而更让我感动的是许许多多喜欢紫砂的人,那份对紫砂执着的情怀。说实话,在家有点闭门造车之感,也少言多看。犹如在一个严格的“封建”大家庭里:难以多走一步、难以多说一句。只有竞争、只有执着、只有做到最好……故而少了一份融洽,一份抒情。
        而随着紫砂的成长,与世界艺术的不断接轨,它更需要走出去。
        起步较晚的中国现代陶艺上承数千年文化的滋养,固然有其浓厚老到的一面,却因长时间抱残守缺,陷入传统的巢穴而不能自拔,于是作茧自缚。
        传统的动作方式令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没有拉开距离。物竟天择,中国现代陶艺的确举步维艰。
        因此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的有机结合,才会给紫砂注入新的活力。假如陶艺家们都各自为政,热衷于小圈子文化,陶艺作品仅走拍卖和展示的窄胡同。那紫砂只能成为单一的陈设,收藏乃至个人赏玩品。
        所以“提壶相呼 走四方”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创导紫砂、宣扬紫砂,让紫砂走出去。前辈们都曾做出过许多的努力。作为后辈的我们,这些现代的紫砂人,却更是一种责任……也许别人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褒贬不一。但所有的风风雨雨,抵不过壶友的那份热情、那份对紫砂莫名的冲动。
        有一种呼喊是相同的-----“同一把壶”
        有一种回音是共同的-----“珍爱紫砂”
        此生都在追时间,在外匆匆,难忘的是壶友间的交流。回家满载的是,对艺术创作的激情。
        紫砂以一个工艺品要成为艺术品,还得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它较之其它工艺品,如瓷、漆器、苏锈、唐卡……紫砂已是很高的礼遇了。其实紫砂也真的可以上得庭堂、下得巷陌。它之比书画的优势在于它的实用性-----
        “一种抚握,胜却许多的语言……”
        她确实可以作为一类世界文化遗产,而立世界艺术之林。
        弘扬紫砂-----
        “提壶相呼 走四方”。

        [相关链接]作者简介
        高群,笔名“拜石”,幼习丹青,专修于南师大美术专业、苏州工艺美术学院陶瓷专业。2005年中国工艺美术高级研修班结业;2006年7月荣获中工美首届“全国青年优秀美术家”称号;从事紫砂近二十年,1998年师从高级工艺美术师省名人凌夕苟先生、2000年随紫砂大师李昌鸿先生习艺;2002年被<昌华陶瓷有限公司>聘为助理工艺美术师,2006年改聘为工艺美术师至今。

      名人堂
        艺术展览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5(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