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评论 >> 评论库 >> 个人文论
      分享到:

      保护紫砂知识产权 弘扬传统紫砂文化 作者: 毛子健

        作者:正在核实中..2010-07-30 15:57:32 来源:网络

        摘要:宜兴紫砂以其独特的材质、精湛的手工工艺和创作中所渗透的丰富文化内涵,使其在中国琳琅满目的工艺美术品中独树一帜,深为国内外消费者和艺术品收藏者的青睐。然而面对如今紫砂业种抄袭仿制的现象,紫砂艺术的个人保护,以及有效保护、发展、提高传统紫砂工艺品种和技艺已是当务之急。作为紫砂从业人员,应当人人争当传统工艺的保护神,洁身自好最终才能得以个体“畅神”,自律当重要,关键弘扬紫砂文化要守住“真”、“善”、“美”。

        关键字: 知识产权 紫砂文化 创作

        宜兴的名片是紫砂,而紫砂是一件国宝。不仅在中国绝无仅有,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其独特的材质、精湛的手工工艺和创作中所渗透的丰富文化内涵,使其在中国琳琅满目的工艺美术品中独树一帜,深为国内外消费者和艺术品收藏者青睐。正如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所言:“世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一丸土?”紫砂陶艺始发于宋,兴盛于明清,历史上相继涌现了供春、时大彬、惠孟臣、陈鸣远、邵大亨、杨彭年、黄玉麟、俞国良、程寿珍、范鼎甫、范大生等名家高手,他们各擅胜场,为后人留下了很多传世名器。民国以来至当今崭新时代,一大批紫砂名家带徒传艺,也为繁荣紫砂事业作出了不凡的贡献。

        一、保护紫砂知识产权成为当务之急

        辉煌的宜兴紫砂艺术在令我们感到无尚荣耀的同时,更让我们感到了历史传承的压力。保护悠久的传统工艺,弘扬灿烂的紫砂文化,传承古艺,开拓创新,应成为每个从艺者的职责。
        在当今商品经济无限扩展的现代社会,随着紫砂产业与艺人队伍的日益扩大,紫砂界出现了抄袭名家作品,照搬历史作品称为自己创作的,把别人的创新佳作搬进自已的个人作品画册里,并大谈“创作”体会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人依样刻制名人印章,依样制造假货等等。面对这种现象,紫砂艺术的个人保护,假如还是照搬父传子、师传徒老一辈的办法来约束,已远远落后当前存在的严峻形势,有效地保护、发展、提高传统紫砂工艺品种和技艺已是当务之急。
        宜兴紫砂是用宜兴特有的原料、特有的工艺制成的特定的工艺品,别的地方是产不出宜兴紫砂工艺品的,作为精湛的技艺和丰富文化内涵丰富工艺制品,其独特性和独具审美价值的特点,都代表着制作者的智力劳动成果。宜兴紫砂形象靠宜兴人自己树立,知识产权也靠宜兴人自己树立,从更高的层面来理解,作为优秀的中国民间工艺,已不仅仅是宜兴人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从这个角度讲,行业自律最重要。好在宜兴市政府已注意到这项工作,推出了一些实质性的保护、扶持措施和政策,为保护宜兴紫砂知识产权,建立宜兴版权局,“宜兴紫砂”成功注册成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还积极引导企业和个人注册商标,无锡人大还制定《无锡市宜兴紫砂保护条例》,等等。在推进这些工作中的有效措施和成熟经验,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是十分必要的。将会引起全社会对保护我国传统手工艺的重视,维护传统工艺美术生产和经营的企业、技艺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紫砂业的健康发展,进而振兴紫砂产业,以弘扬传统紫砂文化,也有利于进一步规范紫砂市场秩序。

        二、谈知识产权保护下的紫砂创作

        一件传统工艺精品的产生,是精湛的工艺技艺与珍稀天然原材料的结晶。笔者认为知识产权保护应以有利于传统工艺的传承为核心,其满足的条件是不妨碍传统工艺传承的前提下对能产生商业利益的知识产权进行最大限度的保护。作为紫砂从业人员,应当人人争当传统工艺的保护神,洁身自好最终才能得以个体“畅神”,自律当重要,关键弘扬紫砂文化要守住“真”、“善”、“美”。由于紫砂具有久远性,独特性、连续性、人文性的特征,包容了传统文化内涵,表达了情感气质方式,它既是物质产物,又是精神产品,充满文化味和书卷气,“真、善、美”至关重要。“真”是艺术的生命,“善”是艺术创作的心态,平淡产生“美”。笔者认为,制作“中华瑰宝”的紫砂壶一定要守住“真、善、美”。
        所谓“真”,是紫砂艺人发自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是来自创作者的学识和才情,是紫砂创作的起跑线,是步入艺术殿堂的一道门槛。“真”又是功夫之外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是漫游在作品中的“灵魂”、“气质”。“真”更是紫砂艺人用独特方式传递的讯息,只有拥有“真”的欣赏,才能接收和体会“真”的存在,产生心灵的共鸣。历史上紫砂艺人与文人墨客的结交中,耳濡目染,交流切磋,并在文人的带动熏陶下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素养,如清代陈鸿寿由定制砂壶至亲自设计茗壶,使紫砂壶渗透了浓厚的文人气度和品格,也使紫砂艺术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得以真诚相传。
        所谓“善”,更多地表现为紫砂从业者创作的态度,对历史、对社会的责任感,通俗一点讲,“善”是优秀紫砂艺人的必备条件,人世社会责任感和出世的创作激情是创作精品的重要前提,不能仅仅是客观忠实的再现物象,而要融入从艺者个人的主观精神及人格情操。明代兴盛时期,自供春壶问世,继有董翰、赵梁、元畅、时鹏,称为“明四大家”,观其作品,董翰以文巧称著,其他三家则以古拙见长。可见,明代的紫砂风格和式样,大都崇尚古朴,即体现了艺人的“善”,这种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紫砂文化得以延续而代代相传。
        所谓“美”,更多地表现为物象和伦理。脱离了真与善,就谈不上美。紫砂壶的造型千姿百态,是各类器皿中最丰富的,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之说。就一件紫砂作品而言,美与丑没有严格的界限。紫砂艺人的创作只是完成一半,还有一半是欣赏者的阐发和联想。“美”不是俗,而是“雅”,不仅仅表现在创作题材上,在真与善中的“筋囊”、“光货”、“花货”等等,都是“美”的。紫砂艺人付诸真情实感,无论是匠心独运的表现形式,还是精美绝伦的造型艺术,都给赏壶把玩者美的享受。

        三、结语

        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俗话说得好,文如其人,壶如其人。综上如述,保护紫砂知识产权也好,弘扬紫砂文化也罢,必须咬定“真、善、美”不动摇。因为知识产权得到保护,才能不断创作出创意新颖,造型完美,制作精良、装饰得体,功能优异的传世精品。愿我们的紫砂从业人员及所有热爱、关心紫砂陶艺的有识之士共同不懈努力,更好地保护悠久的传统产业,弘扬灿烂的紫砂文化。

        [相关链接]作者简介
        毛子健,工艺美术,1972年生于陶艺世家,在父亲毛国强(高级工艺美术师)和母亲牛惠芬的影响下,耳闻目染,与紫砂艺术结下不解之缘。师承高级工艺美术师刘建平,曾进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陶瓷造型设计。其作品简洁细腻,拙朴大方,力求精、气、神,在传统基础上突出时代感。作品曾获全国第五届陶瓷艺术创制评比二等奖,2002年获中国国际茶博会金奖,无锡博物馆收藏,深受国内外壶艺爱好者青睐。

      名人堂
        艺术展览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8(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