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评论 >> 评论库 >> 综合评论
      分享到:

      皮道坚:开放、前瞻,建立高等美术教育新体系

        作者:正在核实中..2010-07-26 15:38:03 来源:网络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美术教育,如从创立于1902年的南京两江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算起,迄今已近百年历史。世纪初的新型美术教育是维新思潮的产物,受到外来文化的直接影响,对当时封闭的中国社会及其封建保守的文化观念产生了进步的冲击作用。早期到各先进国家学习美术的留学生,回国后不仅对中国近现代美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更在美术教育的普及、民智的开启和新文化的传播等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世纪回眸,专门美术人才的培养在20世纪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历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对于中国社会百年来的诸多历史进步而言,应该说美术教育是功不可没的。因此,在世纪之交,检讨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得失利弊,必将大大有益于中国社会在未来世纪的持续进步和发展。

        建国后,我们的学院美术教育逐渐形成了一个建立在写实主义基础上的,以国、油、版、雕为主干的专业美术教育体系。这个体系的构架,基本源于法国的学院主义传统和当时苏联的美术教育模式。至于传统的中国画教学,只足这一构架的附庸。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虽然另当别沦,但其基础教育部分(包括入学考试)及相当程度上受制约于这一体系。这个体系培养了许多杰出的、具有扎实的写实功底、熟悉西方古典主义和现实主义艺术传统的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人 才。毫无疑问,他们在新中国的文化建设和美术教育的普及等方面曾发挥积极作用,且还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因为包括西方古典主义和现实主义艺术传统在内的人类文化遗产将永远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从这一意义上说,学院式的写实教学体系,仍有其充分的存在理由。不过它必须成为一个开放的体系,使自己尽可能避免因脱离当代生活而导致的冷漠、保守和思想贫乏。

        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在已有的学院式写实美术教学体系之外,探索新的、符合当今世界知识创新潮流、适应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美术教育模式。或说是探索建立一个包容写实美术教学方法在内的、符合当今世界知识创新潮流的中国式的当代美术教育体系。因为我们现有的专业美术教学体系在我们日新月异的当代生活面前,已经愈来愈暴露出它的局限性。首先它所培养的单一的、以写实造型能力为主要专长的美术人才,无法广泛适应多样化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社会对纯艺术创作人才的需求毕竟有限,更何况当代艺术早已不是现实主义美术的一统天下。因此,拓宽人才培养的口径,是专业美术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传统的国、油、版、雕分割教学的模式早已不适应社会的需要。据我所知一些美术院校近年来在具体教学安排中,已经对这种分割教学的模式有所突破。教育部1998年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已经将国、油、版专业综合为绘画专业,培养目标是“能在文化艺术领域、教育、设计、研究、出版、管理单位从事教学、创作、研究、出版、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这说明拓宽高等美术院校的人才培养口径,已经是社会的共识,必须尽快认真落实到美术人才的培养工作中去。

        其次,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陈旧过时和教学方法的单调沉闷也是现行专业美术教学体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专业美术院校(包括师范院校美术系科)的课程设置分为素描、色彩、专业技法、创作四大板块,理论课则为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加技法理论透视和解剖。全国一致,且数十年如一日。素描则千篇一律地由石膏模型而静物而石膏像而人像而人体,色彩和专业技法课的教学也大都遵循大致相同而固定的模式。与国外80午代的情况相比都显得单调贫乏,如80年代的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实行学分制,油画专业的学生要通过十四项学分的考试才能毕业。十四门课程包括: 美术史、世界文化史、现代艺术(包括20世纪艺术及美学)、心理学、解剖、透视、壁挂、壁画、镶嵌、建筑、技法(包括油、胶、腊)等。无论是专业知识面、理论素养,还是技能技法的掌握都比我们全面广泛。即使是一贯强调以素描为基础,讲究严格基本功训练的苏联美术学,到80年代也已日益强凋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重视造型艺术与建筑的关系,主张通过基础教育来培养造型艺术人才和建筑家,以解决艺术综合问题。相对于90年代世界艺术的多元化取向、艺术媒材和语言的多样化选择,包括计算机、多媒体影视、 音像技术向传统造型艺术领域的渗透等等而言,我们的课程设置就更显落伍了。

        教学内容的最大问题是与当代生活、当代艺术的脱节,严重的甚至表现为对当代生活、当代艺术的―概排斥。固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老化有关,但关键在于教学安排。如中外美术史的教学,基本上不涉及现当代,更不用说像巴黎高等美术学院那样将包括20世纪艺术及美学内容的现代艺术作为―门与美术史同等重要的有学分的课程来开设。此外,现代艺术教育中的―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艺术批评的教育在我们的高等美术教育中被完全忽视,这 对培养学生关注当代艺术现状的热情、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口头和笔头表达能力来说,都是不利的。当代艺术是一项不断拓展艺术领域的严肃事业,它在拓展艺术领域的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我们的感觉和认识能力、思维和批判能力。我们的学院美术教育应给予它应有的关注,从它那里获取信息和能量,而不是相反。

        综上所述,我认为,进入21世纪,中国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是: 开放、前瞻和学术公正,即:

        1.打破原有系科设置的封闭、板结状态,针对社会发展需求,建立人才培养类型多样化的教学观念。将单一的创作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包容实用型、 专家――教学型、创新型之类人才培养的美术教育体系。
        2.确立高等美术教育在当代文化建设和文化承传中的担当意识。加强对当代艺术的关注,开展对当代艺术成果的人文内涵、风格语言及材料方法的个案研究,并适时转化到教学中去。与此相适应,高等美术院校须在一定范围内从风格语言、材料技法乃至创作方法论等方面开展当代美术的实验性研究。
        3.杜绝高等美术教育中现存的近亲繁殖现象,通过外聘教师、学生交流打破现存的美术院校系科之间、院校之间乃至地区之间的层层壁垒。通过频繁的人才和学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学术成果社会化和院系办学的风格个性化。


        (本文原载《江苏画刊》1999年第11期,标题是转载时本书编者所加。)
        皮道坚(美术批评家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来源:广州美术学院

      名人堂
        艺术展览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3(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