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评论 >> 评论库 >> 综合评论
      分享到:

      文人与紫砂

        作者:正在核实中..2010-07-19 17:29:57 来源:网络

        提及文人,不禁会浮现风流倜傥、温文尔雅、谦和而不失豪迈、倨躬且秉持气节的形象。他们崇尚廉洁、正直、拙朴、节俭的品格,又具有探幽野之趣,脱媚俗之意,追高雅之风的意趣。中国文人的理想、志趣、喜好一脉相承,只是表现形式在各个历史时代有所不同而已。其审美观、价值观自有其特定的韵格和层次。



          紫砂,即紫砂陶、紫砂器,其代表器即紫砂壶。紫砂质地古朴纯厚,不艳不俗,表里一致;造型稳重大方,潇洒飘逸,凝重雅致,色泽如铁如石,似金似玉,耐人寻味。



          文人自有其文化的个性,紫砂亦有自己质朴、温润、隽永的品格。文人的温和敦厚,讲求稳重宁静、平和,恰似紫砂的品格特征。文人追求天人合一,宇宙大同,也如“圆不一相,方非一式”的宜兴紫砂壶,在方圆之间,包客大地万物,亘世乾坤,紫砂如此特性,正与文人的习**好相投,契合了文人的本质特点。于是,文人爱紫砂。



          自北宋以来,程朱理学思想被奉为正宗,基本占据了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理学观念讲求修身正心、俭德养性、弘扬气节,为大多数文人士大夫所接受。同时,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重心的南移,自明代始,江南地区工商业发展逐步发达,日见繁荣富庶、人文荟萃。宜兴渐渐成为紫砂艺术的圣地。最早与紫砂结缘的文人,似应首推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他曾数次游历宜兴,并深爱上 了宜兴的山水草木,遂定居陶都。苏东坡居宜兴时,尤爱紫砂的发源地独山。“爱其风景似蜀,乃今改名。”即今蜀山,以慰其思多之情。东坡一生都以观瞻自然秀美之山水为快事。生活中他亦同其他文人一样嗜茶。据说他饮茶有三项要求:茶壶一定是紫砂提粱壶;茶叶一定是阳羡唐贡茶;茶水一定是金沙泉(玉女泉)水。其所谓“松风竹炉、提壶相呼”。后人为纪念这位文学家、书画家所喜好的提梁壶,遂名为“东坡壶”。然而,东坡所饮之茶是架在竹炉上的青叶煎茶,所谓“活水还将活火烹”。此种煎煮的茶显然与后来改饮的冲泡之荼不同,因而紫砂茶具的作用亦有差异。



          在紫砂泥坯塑成器物前已先经历了“干锤百炼”,即将风化的矿物石土锤炼成可塑性很强的粘土。以之制壶成型,可表现天地万物任何具象的造型,亦包容金、玉、竹、木、牙、漆器等不同材质的艺术创作手段,还包容外来文化的艺术风格。为文人参与紫砂制作,最大限度地拓展了艺术创作的广阔空间。



          明清两代.以各种形式参与紫砂陶艺的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金石篆刻等文人不下百余人。参与方式大致有四:一、“定制”。如董其昌、赵宦先、潘允端、项元汴、邓汉、蒋升瀛等,他们或以艺会友,或结社会党,或清供自玩,特意到宜兴,定制自己所喜好的紫砂茗壶。也有将紫砂艺人请至家中为其制作砂壶的。如陈继儒、张昆仲、汪文柏、曹廉让、杨忠讷、吴大激、任元华等人。二、“设计”。如梁小玉、陈鸿寿、蔡恺等,因不满足于传统匠人制的老程式,便别出心裁,别具一格地自行设计壶样,再请紫砂制作壶高手按其设计的式样制作,以满足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要求。三、“撰铭”,所撰写的铭文或记事寓意,或寄情亩志。以至“壶随字贵,字依壹传”。撰铭者如元代的孙道明,明代的释如曜、陈煌图、清代的郑燮、汪森、朱坚、胡运、陈鸿寿等人。四、“书篆”,即直接在紫砂器身上书画和篆刻。如董其昌、唐仲冤、允荫、屠倬、江听香、高爽泉、查梅史、郭麟、乔重禧,瞿应绍、邓奎、吴昌硕、任伯年等。书画篆刻亦为文人的拿手好戏,因而,他们更为直接地参与了紫砂的制作。文人参与紫砂制作,反之对紫砂陶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一,文人将东方的哲学观念、美学思想带进了紫砂艺术创作领域,注入了浓厚的文化气。频添了文化含量造型上将古老东方的艺术形象移植进紫砂工艺,使之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其二.文人将经精心构思的铭文刻于壶上,使铭文内容与壶身造型之间如同天作地合,揉合一体。其妙语巧思不仅于当时,于现今亦同样发人深思,给人遐想。其三,由于文人自有其特定的韵格品位,对紫砂的泥料、设计造型、制作标准、款识画样等都有其严格要求,因而全面促进了紫砂陶技术与技术水准的迅速提高,大为丰富了壶型款式,进而将紫砂日用陶器皿的地位,逐步升格为精湛的艺术品地位,渐使其登上大雅之堂。其四,由于与文人相携并肩,共同推进紫砂陶艺的发展,陶艺人逐渐摆脱匠气,渐造就了一批同具陶艺八和文人双重身份的紫砂名家。如陈用卿、陈鸣远、杨彭年、黄玉麟等。



          今天是历史的延续。历史传统自有其继承和发展的轨迹。随着封{弋的变迁,作为传统紫砂工艺的继承者,在新中国成立50年后的今天,已培育出大批专来的陶艺家,昔目艺人和文人的界限,如今越来越模糊了。今曰的陶艺家都有相当深厚的文化底子和高雅的艺术素养。不仅自行设计、自己制造紫砂艺术作品,而且在传授弟子技艺时,亦越趋向理论化的正规化。活跃在当今紫砂艺坛上的陶艺家。如徐汉棠、徐秀棠、李昌鸿、吕尧臣、沈汉生、硕绍培、何道洪等,在育人授业方面更胜其前辈。他们不但继承了前辈高超的传统技艺,在文学、书法、金石篆刻、绘画诸方面,合着时代的节奏,更创新和拓展了紫砂艺术的天地。



          出身于紫砂陶业世家的著名陶艺家徐汉棠是顾景舟大师的第一弟子,所制四方开片壶被日本客人以∞万日元重金购去。所作紫砂盆亦庄重,挺括,规方润圆。著名书法家任政、赵冷月分别为其题撰“天姿国色”和“千金一壶”,盛赞其精湛的陶艺。其胞弟徐秀棠被称陶都第一人物雕手。英国维多利业博物馆惜重金购其紫砂雕塑的《刘海戏金蟾》。他师承刻画装饰陶艺家任淦庭,又在中央工艺美院就学于“泥人张”(张景裙先生)。并对中国历史文学、书画论著、美术理论等多方学识广为涉猎。遂成全新的艺术家冲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在紫砂创作上全部采用明清传统的原始作法,既古朴典型,*富于创意,独创了“吕氏纹泥”(一种似术纹又如大理石纹且类绞胎瓷的紫砂泥),并以泥饰泥。他学艺于前辈昊云根,又得朱可心、顾景舟指导。使他功夫独到,技艺益精。其作品屡为故宫博物院等国际著名博物馆收藏。高级工艺师何道洪师从前辈王寅春,又学艺于裴石民。其所作牛盖洋桶壶端正挺括,珠圆玉润,他先后制作设计了百余种新品。屡获国内外奖章。许多收藏家亦对其作品推崇备至。



          当代文人、书画家热衷于藏壶、画壶、设计制壶者亦不乏其人。如唐云、亚明、陈大羽等,唐云集得八具“曼生壶”,便称其画室为“八壶精舍”。亚明则亲往宣兴按自己设计的壶样,定制烧造紫砂壶。可以说,文人自从与紫砂结缘,至今始终如一,未曾断流。



          由于紫砂陶自身所具备的质朴、素静、不媚俗、不浮艳等高洁的品格,是这些文人士大夫的本质体现和人生追求,使他们对紫砂“一往情深”,以至直接参与了紫砂工艺的制作过程,并激情饱满地与紫砂制陶艺人及其工匠们共同创造了数百年来辉煌的紫砂文化 。

      名人堂
        艺术展览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74(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