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评论 >> 评论库 >> 综合评论
      分享到:

      徐元明:温润天地人 真趣一壶间

        作者:正在核实中..2010-07-17 16:22:01 来源:网络

        作为置于案几把玩于手的紫砂壶,在广州玩者甚众。然能从中体味到大家之作的风范并颐养心性者,赏藏才可臻又一重境界。

          由此,宜兴紫砂壶大家名家 之作一直以来都受热捧。但能够掸于创作,静心沉潜,精研壶艺的,作品亦都流露一份从容和温润。广东省收藏家协会紫砂专业委员会今年成立以来,在10月19 日到26日举行了第一个个展,即徐元明、沈龙娣紫砂艺术精品展。徐元明师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从事传统全手工技法及造型设计,历年来刻苦钻研各种紫 砂器形制作技艺,并力求变化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典雅精巧之风格。沈龙娣擅长陶刻与传统技艺,气韵独到。

          徐元明平日不喜应酬,潜心于紫 砂创作中。但一谈起紫砂,就充满激情,妻子沈龙娣则偶尔插话,一动一静,竟十分默契。

          回顾于自己的创作经历,徐元明强调全手工制作,他 说感谢历史上的老艺人们给宜兴留下的财富,就是形成了一套严格而有系统的操作规程,制作技艺有着严谨的传承。而工具的运用是关键所在,除了一些常用的之 外,需要制壶者根据壶的造型自己设计,自己制作。这就要求制壶者在掌握好制壶基本功的同时还要掌握好工具的运用和传统制作方法,非一日之功可达。缺乏这种 能力也必定出不了好作品。同样一种造型,由于其所运用传统技艺水平的高低,而区分出高下。

          至于他的作品总是呈现一种特有的质感,徐元明 说因为他对紫砂原料特别苛求,他对泥料可能产生的变化反复研究,不断探索,从选好矿源到陈腐、锤炼、选择,每一阶段他都潜心感悟。之后,哪种泥料适合创作 哪种器形也都有讲究。

          二十多年来手摩心揣前人大家的作品,在刻苦领悟中徐远明的创作渐显自己鲜明的特征。他不独沽一味,坚持传统手工技 法,在方器、圆器、花器、筋囊器等领域都有涉猎,尝试各个器形技法的要求。综合的磨练对整个紫砂(作品)线型的运用起了综合的决定性作用。要做到这样,在 紫砂界也是不多见的。

          徐元明认为,手工壶的最高境界是比例,是制作者运用线的流畅过程及工具和经验的表达。他的作品比例协调工整,线条 流畅,古雅自然,文人气息浓郁,深得藏家喜爱。

          他说做壶要先做人,不能浮躁。制作者手到心到意到,才能更好的表现紫砂壶的形、气、神。

           他说,紫砂手工制壶达到感觉,壶能讲话了,才算好作品。

          是次展览中,岭南书画大家林墉一家与徐氏夫妇的合作,堪称珠联璧合。由文人书 画与制壶陶刻的结合,更使得紫砂壶意趣飞扬,

          正如对紫砂文化颇有见地的沈平女士所言“这种美器,若珍于拱壁,则赏心悦目,而用心摩 挲,以茶当酒,以壶会友,则可再现明末清初江南士大夫的生活倒影,于美意中听香,于惬意中养心,于慢乐中识趣。”

          一格

           林墉先生为夸包瓜提梁壶题铭“也好!”意味别致,妙出心裁,具隐逸禅修的况味。

          苏华女士为周盘壶题铭“道法自然,金刚养心。”其书法 挺秀有力,道情贯通,具古人尚之,今人难再的韵味。

          林蓝为汲直壶绘就幽兰一枝,另一面由苏华书“美意延年。”具艺人天趣与文人情趣融为 一体的意味。

      名人堂
        艺术展览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70(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