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评论 >> 评论库 >> 市场评论
      分享到:

      当代书法之冷思考:文化缺失 作者:陈智

        作者:正在核实中..2010-07-13 15:04:40 来源:网络

        摘 要:中国书法的发展是与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相伴生的。中国书法在近二十余年中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从而形成了超越常性的发展。当代书法正由最初的狂热而渐趋冷静,继承、包容与发展是我们永远不能回避的话题。本文试从当代书法发展的焦点问题展览文化为突破口,细致地分析在书法热这一大背景下,由于传统文化缺失而带来的当代书法创作主体精神偏离、审美标准泛化和社会功能削弱等问题对书法未来发展的阻碍作用。当代书法的发展必须要尽可能地回归传统文化的依托,回归书法本体,书法的未来必将走向立足于东方传统文化根基的具有独立审美价值和审美理想的,并能合理借鉴外来文明,具有广泛社会功能的艺术发展道路。我们相信,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民族文化精粹的书法艺术必将迎来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关键词:超常发展 展览热 文化缺失
        中国书法的发展是附随着几千年的中华文明的发展而来的,从文字的产生、发展到随时代的更迭,书法艺术也经历了萌芽、发展、极盛而至于延续的历史经历,世所公认,魏晋、唐宋、清末民国是我国书法发展史上的几个高峰,然而我们去分析其极盛之原因时,却又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研究工程。然而,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始,中国书法又一次产生了全民性的热潮,沸沸扬扬二十余年,我们对于这一段书法时期的研究,因为时间上的逼近,还不能清晰地看到它准确的历史定位,但我们很明显地感觉到这是一段有别于常态的书法发展,在其全面繁荣和喧闹之下,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现象,因而我们有必要去对当代书法的产生与发展去做些理性的分析和梳理,以期廓清当代书法的现状,有利于对书法发展的前景有所期翼、有所展望。
        当代书法热的兴起,是与大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相伴生的产物,我们知道,清末民国时期,社会由封建制度向民主制度的巨大转型导致国人强烈的变革心理,随着考据学的兴起加上不断新的考古发现,大量的碑版墓志、刻石甲骨等的出土也为碑学的繁荣与继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从而在书法创作上一扫元明时期二王书法的靡弱之风,大扬碑学振兴的旗帜,使碑学理论的发展和碑帖融合的创作有了极大的可能,以至于出现了邓石如、包世臣、康有为、梁启超等许多碑帖兼融的大家,并一直延续到民国及近现代书坛,因而当代书坛的发展也必然是这一学术实践的继承和延续。然而由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及二十世纪中后期众所周知的政治环境,以及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传统书写工具毛笔实用功能的消失等等诸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书法艺术发展的群众基础在削弱,书法的实用功能在逐渐消失,书法成了一种纯艺术的状态。社会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开始对传统的民族文化产生了隔离和陌生感,书法的发展也经历了一段相对沉寂的时期。随着改革开放以后,西学东渐,受西方文明的冲击,人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传统的书法艺术尤如雨后春笋,一夜之间成了一种全民性的艺术实践活动。一时间,神州大地“专用为务,钻坚仰高,忘其疲劳,夕惕不息,仄不暇食。十日一笔,月丸数墨。领袖如皂,唇齿常黑。” ⑴大有星星燎原之势。究其原因,有民族自尊在长期禁锢后的勃然释放,有历史人物尤其是毛泽东、郭沫若等老一辈政治家的推波助澜,也有书法作为我们民族艺术固有的社会基础,总之,这种全民性的书法运动带来了当代书法的繁荣和超常性发展。
        当代书法在这短短的二十多年中,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产生了许多不同的表现形式。各级书协组织的产生,各种报刊杂志的宣传和推介,各种风格形式从传统派、新古典主义、现代派、学院派书法、先锋书法等等探索,各级各类书法展览和赛事的全民推动,全国数十所院校的书法各层次的教育普及和培训工作,各种层面书法研讨会的召开以及书法学学科建设的构想等等,形成了当代书法全面繁荣和发展的现状。然而当代书法是否已经走上了一个繁荣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呢?为什么许多书法理论家和文化学者仍在对未来书法的命运有所忧虑。全民性和集中式的发展模式虽然强力地推动了书法这一民族艺术的阶段性前进,由于它自身的过热因素以及快速催生,却正在逐渐地脱离传统书法的审美基础,出现了严重的主体偏离现象。
        我们首先来考察当代书法的一个突出显现的问题:展览热。这可能是当代书法发展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焦点问题。展览热是伴随着书法热的产生而产生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全国性的群众书法展赛一度蓬蓬勃勃,并一直延续到今天,此起彼伏,声势浩大,而以中国书协为代表的各种形式的书法展览,更是广大书法爱好者出人头地实现自我价值的终南捷径。我们无法否认持续升温的展览热给创作的繁荣和书法人才的培养和发现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展览的集中性和频繁性,其短效行为也必然对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我们知道古代的书法名家都是经历长期的艺术积累,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素养,穷经皓首,孜孜以求,从而自然形成其独立的艺术风格。而当今在艺术快餐化倾向的导向下,全国最高规格的艺术展览一年数度征稿,动辄数万件作品在短短的三五天就被评成几百件入选作品,现代评审机制的形成和展览的短期效应把书法转眼间推到文化生活的最前沿。书法从古代书斋的手上把玩变成了现代展厅的壁上观,必然使展览的评审开始趋向于以整体的和谐,形式制作上的精美、技法上的纯熟表现以至于色彩上的诱人等等因素来进行看似有标准的衡量。然而这一切却恰恰忽视了书法作为艺术最根本的两个要素,传统文化信息的传达和艺术家主体精神的弘扬。所以每次展览后,评委们在总结获奖和入选作品时总有不甚平庸之感。有的爱好者经过三五寒暑,便可入选全国性最高规格的展览,甚至获奖,从而成为所谓的书法家,他们甚至对书法艺术产生的文化背景茫然无知,错字硬伤,比比皆是。展览文化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书法技术家”,而每次展览后的获奖入选作者也是各领风骚三五天。近年来,书法展览的组织者也看到了全面提高文化素养和理论水平的重要性,开始在重要的展览中加入了文化素养的考察,这也说明了书法界已经对传统文化的缺失现象有所警醒。试想,在如此喧闹无序的展览文化背景下,又怎么会培养出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名家?
        我们再回到书法本体,看看由于展览热带来现代评审机制对书法美的审美标准产生哪些影响?当代书坛各种流派和艺术创作形式的存在其价值何在?我们知道,当代社会发展到高度文明的今天,对传统的一味固守是迂腐的,我们没有必要去限定一种传统艺术门类的多元化发展。一切存在都是合理的,任何存在形式都有其生成的原因,但是这种书法创作的多元化存在会不会对传统书法审美标准产生变化呢?答曰:变化应该是相对的,不变是绝对的。书法作为汉民族文化本土生成的艺术,其根本在于中国几千年文明传承的土壤中,它的审美基础与文学、哲学、思想、东方的审美情趣息息相关。古典书法理论告诉我们,书法美的最高标准是和平简静,遒丽天成。孙过庭《书谱》说:一时而书,有乖有合,合则流媚,乖则雕疏。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⑵其所谓书者在于写志也。虞世南在《笔髓论•契妙》中也说:假笔转心,妙非毫端之妙,必在澄心,运思在至微妙之间,神应思彻。⑶其所以说书为表象,学书当先凝心体悟,澄怀味象,而书法之最高境界是在于达到道的境界,是一种对东方式的艺术生存状态的反思和审视。正因为如此,项穆《书法雅言•神化》中也说:是知书之欲变化也,至诚其志,不思其功,将形著明,动一以贯万,变而化焉,圣切神焉,咦,此由心悟,不可言传。⑷这以上种种论断都在于说明书法乃东方哲学命题的具体化体现,一切外在的技法层面的、形式技巧的东西都是服务于“境”和“象”这样的思想根本的。熊秉明说:书法是中国艺术中的艺术。书法艺术表现形式和流派发展虽然自古就表现的千差万别,然而始终没有离开传统文化的这一根本性支撑。有人认为,古代之所以产生魏晋风度是因为当时政治经济的社会基础和战乱频仍,导致社会士阶层对政治的反感,从而归隐山林,回归自然,寻找自我心灵的精神家园。同时古人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和滋养是一种自觉状态,且毛笔书写的实用功能,科举制度的经世致用功能都是书法产生高峰的现实基础,如果从书法生态论的观点来看,他们具有了书法生存最适合的生存状态。宗白华在《论世说新语和晋人之美》中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⑸我们当代书法的社会基础与古人相异,而继承和发展的艺术规律又必然对当代书法的时代精神提出新的要求,如何在当代去寻找与古典书法相适应的文化语境,书法在当代作为艺术的发展是否一定要“梦回唐朝”呢?
        通过对书法热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以及展览热现象和书法审美标准的思考,我们可以知道,当代书法在其繁荣发展的同时带来了严重的书法价值标准和审美标准的偏离。当代书法急需要解决的就是书法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艺术精华的根本性支撑:东方文化精神。东坡先生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当代书坛如何拨开迷雾,实现本体回归和对审美偏离的根本性逆转,传统文化的缺失成了当务之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文化的缺失造成了书法作为民族艺术的精神偏离。书法作为汉民族本土文明的精髓,在其产生之初就融入了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不论其表现形式上产生如何的变化,也不论其随岁月变迁而如何体现时代之风尚,其本质的文化基因就是东方的文化精神,士人情怀和生命追求。弘一法师在《致马冬涵居士》信中阐明了其艺术理想:朽人所写之字,应作一张图案画观之则可矣。皆足以表示作者之性格。朽人之字所表示者:平淡,恬静,冲逸之致也。⑹一语道出了中国书法之精神所在!书法之根本不在于技之眩目,而在于隐之于技之后的那种本真,那种生趣和旷达。中国书法重在展示这种生趣,是要体现士人淡逸,萧疏,悠远,空灵,荒寒,古雅,奇迥等等生命追求,是一种体道的过程,书法成了士人心境的一种抽象显现。窦蒙评蔡克云:子尼(蔡克)简约,片月孤峰,千岁之下,森森古容。从古趣晶然的书艺中,窦氏看出了萧散历落的士人情怀;唐太宗评王献之: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太宗在献之书迹中体味出独特的荒寒境界。袁昂评钟繇草书云:若飞鸿戏海,舞鹤游天。寒塘鸿影,淡宕缥缈,飞鹤灭没,渐远渐无,直有禅家妙境。画家通过画面表现出“一片青山淡若无”的境界,书家也同样达到了。⑺世界文明遗产中唯一以文字而遗存为艺术形式的,唯有中国的汉字,这充分说明了汉字形成艺术决不是因为文字本身,其根本在于传统文化的惯性和民族精神的支撑,使得书法以其独立的艺术形式而表现文化内涵,表达书写者的人文情怀和生命象征。陈方既在《何时走出书法美的误区》一文中说:书法是汉字书写的艺术。世上一切有文字的民族都有书写,但直到现今仍没有哪个民族的文字书写成为艺术,惟独汉文字书写不期而然成为公认的艺术形式。⑻我们无法想象现在的电脑书写体如何去体现原创者的艺术精神?现今学二王书法的作者又如何能回归到魏晋风度的散淡与儒雅?我们更无法想象弘一、八大的书法除去宗教的精神内涵还如何去显现其艺术价值?书法在其表象之外的文化精神正是其作为艺术存在的根本,书家在于以抽象的汉字为载体,表现书者情性,表现东方文明的内在精神。苏东坡在《跋秦少游书》中说:少游近日草书,便有东晋风味,作诗增奇丽,乃知此人不可使闲,遂兼百技矣。技进而道不进则不可,少游乃技、道两进也。⑼黄庭坚《论书》说:学书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⑽解缙在《春雨杂说》中关于对书法的艺术性表述更为明确:愈近而愈未近,愈至而愈未至,切磋之,治之已精,益求其精,一旦忽然贯通焉,忘情笔墨之间,和调心手之用,不知物我之有间。体合造化而生成之也,而后为能学书之至尔。⑾古书论中,这一类的描述不甚枚举。文化、自然、由技而道直至实现精神追求方是学书者之必由之路。当然,书法作为艺术是需要承传方可光大的,“承”是继承,“传”就是要有所发展,而不是禁锢。为了表现书法的时代特征,人们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从来没有停止对书法创作的种种探索,有的以画入书,有的以构成、行为等西方艺术表现形式来融入书法,有以假民间的断碑残瓦鼓吹民间书风来否定经典,发展到如今回归传统且通过大篇幅的制作和形式上的诱人来介入书法,我们可以肯定,书法家的创作实践在一步步深化,书法家改良书法的愿望和不断地探索精神是无可厚非的。然而我们更应看到这一切都只不过是在书法形式层面的尝试,这种种探索,正使书法逐渐悖离了作为艺术主体的东方文化精神,书法作为民族本土艺术的价值存在却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忧虑。有如当代所谓的前卫写作,半洋半中,文字中时或土洋夹杂,一时可算新鲜,可算时尚,但绝不是文学艺术改良之根本。
        文化缺失的另一方面,严重地压抑了艺术家个性精神的弘扬,导致了书法审美标准的泛化。诚然,当代的书法创作在于强调形式、制作和技法精到这一个主流的评审标准,这是有形的,可以衡量的。也正是这种标准忽视了书法艺术品格的独立性,导致泛艺术化的形式存在。我们不难发现,全国性的书法展览此起彼伏,一片繁华。然而与世推移,能够在我们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代表性作品却是少之又少。全国性书法展览中的许多作品有的只是历史上某一书家作品的临摹或集字创作,而炫之以现代形式构成或彩色用纸,便可堂而皇之地入选甚至获奖,西方艺术观念和现代评审机制的介入,造成了泛艺术化的审美倾向在艺术界泛滥,从而影响了书法的传统艺术审美标准,导致了当代书法作品的平庸化、趋同化,以至流行书风大行其道。书法泛艺术化的评审标准引导着作者的创作共识:要入选全国性的书法展览需要的是技法精到、创作尺幅以大为本、制作形式要新颖和谐、书写材料上要能悦人耳目,那么就算是上品了。而作为艺术审美中最重要的“这一个”,书法家当下艺术状态的把握,自由和悦的心情,书家主体精神的弘扬,书家个性情绪在书写中的显现这一切都被等而下之了。刘熙载《艺概﹒书概》中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⑿蔡邕在《笔论》中也说: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⒀试想,我们在呼唤时代精神,呼唤精品工程的今天,因为这样的评审机制如何去体现书家的艺术个性,又如何去产生属于当代的艺术精品和艺术精英?这就回到了艺术是“悦人”还是“悦己”的问题,现代评审机制的产生造成了趋风赶潮,争宠献媚,从而使书家渐渐丧失了艺术创作的主体个性。从书法家的内在自我来说,附会这种“悦人性”正是书家媚俗思想和功利心态的突出表现。比如历史上唐太宗喜好二王书法,达官贵人为了讨得皇帝的欢心人人争而习之;宋时王安石为宰相,又一时间以模仿王书为世风;乾隆之世好乌黑发亮的馆阁体,举子和士人又趋之若骛;近代伟大的启蒙思想家龚自珍每每因无视“干禄书”的训练给他的仕途带来了终身的阴影。当年书法热兴起之初,因为老一辈书法家的引领垂范,他们有深厚的国学功底,有着合乎传统艺术发展规律的实践道路,出现了林散之、沙孟海、启功、陶博吾、游寿等老一辈书法大家;中青年书法家也是精英辈出,他们有着全面的学识修养,有老一辈的言传身教,有着长期的经验积累,如韩天衡、朱关田、华人德等。而现在活跃在书坛的中青年书家大多是在书法热的这二十多年中成长起来的,他们面对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冷漠,面对的是书法热潮滚滚的浮躁,面对的是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期的巨大压力,同样面对的是现代评审机制对书家个性的压抑,他们无法摆脱其功利心态,书法本身应有的闲适、自由、自然而然的状态和对文化精神的诉求在他们的创作中再也难以体现。当代的中青年书家们,下笔便作千秋之想,每一展纸便言精品创作,便欲参展、获奖、营利,古代书人那种淡然自足,闲适悠游的创作心态夫复何存?欧阳修《试笔•学书消日》中说:自少所喜事多矣。中年以后,渐已废去,或厌而不为,或好之未厌,力不能而止者。其愈久益深而尤不厌者,书也。至于学字,为于不倦时,往往可以消日。乃知昔贤留意与此,无为无意也。⒁黄庭坚也说:老夫之书,本无法也,但观世间万缘,如蚊蚋聚散,未尝一事横于胸中,故不择笔墨,遇纸则书,纸尽而已,亦不计较工拙与人之品藻讥弹。虽然孙过庭《书谱》也称古质而今妍,可见今不逮古之思想古已有之,我们亦无意厚古薄今,但事实是当代书法的快速催生和超常发展,正一步步地丧失书法应有的人文环境和艺术状态。由于文化的缺失而导致书法审美标准的泛化已得到了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重视。
        第三,文化的缺失正逐渐地影响和改变书法本体的外部环境,书法的社会功能在逐渐弱化。虽然当前的书法界依然是轰轰烈烈,生机勃勃,形势一片大好。我们却不得不承认书法艺术因为传统文化的缺失在渐离于大众,书法的社会基础在逐渐削弱。任何一门艺术在一个时代中,它的兴衰荣辱都会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书法作为东方艺术存在是有着鲜明的民族特征的,它不同于绘画,绘画因其形象特质而具有世界性,书法的本质是内涵的,是抽象的生命体验,是以东方文化精神为依归的。书法离开了民族的土壤,它将没有生存之本。书法在当代的发展如何去适应社会要求,去巩固和强化其社会基础,是当代书法面临的重大的生存危机。道家言:万物当顺势而为。书法作为艺术的发展在最近二十多年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书法教育体系的完善,党领导下的各级书协组织的强有力的推动,蓬蓬勃勃的群众性运动,书法热的持续升温给书法在当代的强力发展提供了可能。书法也从初始时盲目的热潮开始转向学理化的反思,这种冷思考必将使书法在未来的发展中,进一步回归其艺术本体,进一步强化其文化内涵和个性化显现,进一步强化其学理基础。在毛笔的实用功能消失、在科技昌明带来书法社会功能弱化的今天,大力弘扬书法的民族性特质、强化精品意识是书法在当代健康发展的社会基础。正如沈鹏先生在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的发言:改善书法本体环境,繁荣书法创作提倡以传统、创新、个性相融的书风成为审美取向。……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社会风气中浅薄、低俗的一面对书法艺术的不良影响,要树立精品意识。⒂同时我们还必须关注书法的平民化性格,不断扩大书法的群众基础和认知群体,以期古老的书法艺术形成广泛的社会基础,强化民族性的艺术认同,从而带动艺术市场的繁荣。
        当我们回首当代书法二十余年的超常性发展,书法艺术正经历着由热潮而渐趋冷静的过程。继承、包容和发展是我们永远不能回避的话题,然而当代书法因为传统文化缺失而造成的主体偏离和审美标准泛化以及社会基础的削弱等问题对书法未来发展的阻碍作用正日益显现出来。当代书法的发展必须要尽可能地回归传统文化的依托,回归书法本体,书法的未来发展也必将走向立足于东方传统文化根基的具有独立审美价值和审美理想的,并能合理借鉴外来文明,具有广泛的社会功能的健康发展道路。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汉字、汉语为基础的东南亚汉文化圈的形成必将带动东方文化艺术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也必将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带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注释:
        ⑴⑵⑶⑷⑼⑽⑾⑿⒀ 《历代书法论文选》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79年第1版
        ⑸《宗白华全集》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4年第1版
        ⑹《弘一大师谈艺录》 河南美术出版社 1998年第1版
        ⑺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5年第1版
        ⑻陈方既《何时走出书法美的误区》 《中国书法》 2005年3期
        ⒁《欧阳文忠公全集》 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5年第1版
        ⒂沈鹏在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中国书法》 2005年5期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览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4(s)   11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