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评论 >> 评论库 >> 展览评论
      分享到:

      美术馆近年书法中国展览析要 作者:杨炳延

        作者:正在核实中..2010-07-06 10:41:19 来源:网络

        内容提要:

        长期以来,中国的美术馆对最有特色的民族艺术书法的关注不够。美术馆将书法正式列入工作范围,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中国美术馆自正式启动与书法艺术相关的工作以来,收效显著。本文以2005年以来中国美术馆自主举办的展览为讨论案例,通过对展览的分类认知获得一些启示。

        对于中国美术馆而言,2005年是继往开来的关键年。自斯年始,中国美术馆所应关注的“大美术”中书法艺术之地位得到重塑。亦自斯年始,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各类展览中,书法展览所占的比例大幅上升。有论者称:“作为国家美术馆将书法正式列入收藏范围,并有邀请展、提名展和研讨会之肇始,不但提升了中国书法本体于艺术各门类中在国家级展览中的地位,而且标志书法艺术从博物馆角度还归美术格局。”(刘曦林《书法与美术格局小议》)

        类此,本文就中国美术馆近年举办的书法展览的相关情况分述如下。


        一、 展览背景


        此部分冠以“展览背景”是为了叙述的方便,确切来说是真正意义上开展书法艺术工作的背景。

        我们面临这样几个状况:第一,我国的美术馆长期以来对书法的关注不够。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但个中原因相当复杂,这里不拟赘述。第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各级书法家协会组织的成立、书法的高等教育逐渐发展等,书法日益大众化,专业和业余书法家的队伍迅速壮大,涌现出一批批书法人才,成绩引人注目。第三,国家文化主管部门批准中国美术馆开展书法收藏工作,这源自于文化主管部门对中国现当代书法发展现状的了解以及对此艺术的高度重视,顺应了书法发展的需要,响应了广大观众、书法家、书法爱好者的呼声。第四,艺术市场发展迅速,市场价格突飞猛进,而国家用于艺术品收藏的经费相当有限等。

        上面四点,正好构成问题的两面:一方面是空白——历史忽视造成和现实市场发展造成的空白,另一方面压力——国家政府部门的重视和群众(包括书法家)的热衷造成的压力。正是在这种情形下,中国美术馆逐步尝试开展书法工作,希望在收藏、传承和发展中国书法艺术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肩负起美术馆所不应推卸的责任和使命。


        二、 展览综述


        以下对中国美术馆从2005年以来自主举办的书法展览的情况作一简述。

        2005年2月1日至2月15日“大俗之雅——中国美术馆乙酉新春民间美术大展暨首都高校书法专业师生新春楹联展”。共展出民间美术和楹联书法作品400余件,参加展出的高校有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教育学院六所大学。展览同时,首都六所高校书法专业的师生为观众书写春联,并把全部义卖款捐献给海啸灾区的人民。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金开诚等人也亲临现场为广大观众书写春联。2005年11月1日至11月11日“中国美术馆当代大家书法邀请展”。此展邀请了欧阳中石和沈鹏两位先生参加。在当代中国书坛,这两位先生德高望重、享有盛誉,睿智和勤奋成就了他们的事业,他们孜孜以求、不辞劳苦地在书法这块土地上耕耘,为当代中国书法事业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这次邀请展共展出两位先生各25幅作品,使我们领略了大家书法的艺术风采,深刻认识当代书法大家卓越的艺术成就、高尚的艺品人格以及全面的书外修养。2005年11月1日至11月20日“中国美术馆首届当代名家书法提名展”。此展邀请欧阳中石、沈鹏两位大家担任艺术委员会主任,美术馆馆长冯远亲自担任主任,邱振中等5名专家担任艺委会委员,共提名56位书家。在地域上,遍布全国。在年龄上,四、五十年代出生的约占60%,共34人;三十年代、六十年代出生的分别是5人和17人。在所擅书体上,篆、隶、楷、行、草诸体皆有而以行草书为多。在书法风格流派上,多种样式并存而以传统类型为主。2006年9月13日至10月7日“中国美术馆篆刻艺术邀请展”。共有62位当代篆刻家参展。五六十年代出生约占71%,共44人;二十年代、七十年代出生的分别是2人和3人;四十年代出生的有13人。共提交印拓429方,其中近240方(原石)作品入选展出。2007年7月21日至7月27日“翰墨颂歌—中国美术馆迎奥运书法邀请展”。共邀请193人参加,其中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五届理事(包括主席团成员)近140人,约占总数72%。参展书家的年龄构成状况是:50-69岁之间的书家共有143人,约占总数的78%;70岁以上和40岁以下的书家分别为9人和4人,约合占总数的7%;40-49岁之间的书家37人,约占总数的19%。在展出的193件作品中自作诗文54件,约占总数的28%;选录与体育运动有关的古代诗词或摘书与奥运有关的歌词、名言警句等有139件,约占总数的72%。2007年8月7至9月2日“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纪念特别展”。作品全部选自中国美术馆的珍藏,作品囊括篆、隶、楷、行、草等各种书体,作者阵容强大,既有郭沫若、林散之、沙孟海、启功等已经去世的书法大家,也有活跃在当代书坛的欧阳中石、沈鹏等老一辈书法家和一批中青年书法家。展览作品总体上反映出当代中国书坛继往开来的发展态势和总体创作风貌。2007年11月10至11月30 “中国美术馆第二届当代名家书法提名展”。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馆发起,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江苏省美术馆、广东美术馆作为联展合作伙伴。展览自筹办至今得到了广大书法家的积极响应,在全国范围内共征集作品418件,最终确定36位书法家共计144幅作品入展。此次展览中青年书法家所占比重较大。其中,四五十年代出生的17人,约占47%;六十年代出生的17人,占47%;七十年代2人,占6%。展览力求切实发挥美术馆系统的合力优势,以期达到构建美术馆开展书法艺术工作的学术体系,从而促进中国书法事业健康发展的目的。

        以上展览的立意、目的和方式不尽相同,既有专业性极强的,也有直接服务大众的,但不论哪一种,都坚持一个原则:切实地发挥书法展览之手段和窗口作用,反映当前书法艺术发展成果,体现书法家艺术个性,促进书法艺术继续发展,为当代艺术创作提供支持,此外还强调通过展览使公众真切体味书法艺术之美,传统文化之博,进而陶冶情操,感悟人性。

        三 、展览之得


        中国美术馆的上述展览在当代书法发展中的作用,还有待于历史的进一步检验,但是作为主办者,我们不能不开始若干方面的思考。我认为,这些展览至少有以下一些积极意义。

        第一,“以展促藏”的办展方略,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美术馆的书法收藏。2005年,在“当代中国书法创作与文化建构”学术研讨会上我曾撰文表述和展现一些想法和做法,对“以展促藏”的尝试性阐述在此文中占有一定份量。在文中我曾对“以展促藏”的概念做过简单界定,即以举办展览的方式促进收藏。我将“以展促藏”立论为一种收藏方式,简单来说展览是方式、方法,目的是收藏,它能使我们在短时间内获得数量可观的藏品。通过2005年11月举办的“中国美术馆当代大家书法邀请展”和“中国美术馆当代名家书法提名展”收藏书法作品81件。当然,数量仅仅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质量。这里并不否定通过其他展览获得藏品,比如书法家自己或其他单位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通过这些展览获取一些优秀藏品。

        第二,对相关艺术门类的持续健康发展起重要的推动作用。几次活动也许可以证明一点:美术馆所建立的这个以展览的方式来丰富馆藏的平台,初衷并不复杂,但是现在回头审视,我们却认识到了:它的意义显然不只是促进收藏这么单纯。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是对中国美术馆所承担国家文化建设的职责,并义不容辞地肩负起此职责的最好诠释,必将对书法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第三,在整合书法人力资源的基础上推介新人。从上述展览中可清楚的发现切实做到:(一)肯定主流成果。展览力求对艺术资源进行整合,做到以人为本,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和深的层面集中书法人力优势,在对书法艺术发展现状深刻领悟的基础上体现出对人力资源进行整合的有效性,切实做到如实地反映不同艺术创作的中坚力量以及他们在当代艺术史构建中所起的中流砥柱作用。如“中国美术馆当代大家书法邀请展”与“中国美术馆首届当代名家书法提名展”构成一种立体展示,足以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当代书法目前所达到的高度和广度。(二)推介新人。在这些展览中,一些在书法艺术上有很好想法,而且也作出一些成果的青年书法家占有一定比例。“大俗之雅——中国美术馆乙酉新春民间美术大展暨首都高校书法专业师生新春楹联展”参加展览的主要是来自首都六所高校的学生,“中国美术馆首届当代名家书法提名展”、“中国美术馆篆刻艺术邀请展”、“翰墨颂歌—中国美术馆迎奥运书法邀请展”等,六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书法家分别为17人、31人、20人。

        从人力资源整合、不同书体作品的风格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我们能清楚地看出这些展览兼具代表性和包容性。参展作品大多倾向于对传统的继承,并在此基础上彰显着传统和书法家自己的艺术追求;另有一些作品却更多地体现着书法家尊重传统并希冀走出传统的创新意识;也有为数较少的作品确实反映着书法家的探索精神。代表性和包容性之于人力资源的整合,更多依靠于人力优势整合的有效性。

        第四,“展、览、论、书”有效融合,形成四位一体综合展览运作模式。“展”即展览,展览的方式是近代从国外引进,大概在1910年的时候在南京有一个仿造日本的万国博览会,当时的展览基本上是西洋画的概念。一直到30年代,我们才看到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展览。尽管我们对时下常谈的“展览”效应应该持一种审慎的态度,但不可否认,大面积、多种类、多层次的展览活动实实在在地促进了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举办展览,必然面对为何展、展什么、如何展等关键问题,它直接关系到“览”的效果。观众到美术馆观看展览,皆以“展”为依托,无论“品”、“评”,都将会有所“得”。观众之“得”,则取决于主办者之“展”。“论”有别于“评”,此处是指与展览同步而行的学术研讨会或座谈会等,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来提升展览之学术品位,亦便于实践和理论相互生发促进。事实表明,务实的学术行为是展览的最有效补充和升华。如:“当代中国书法创作与文化建构”学术研讨会与“中国美术馆首届当代名家书法提名展”同期举办,通过研讨探究当代中国书坛创作现状、当代书法与文化的关系、当代高等书法教育与书法创作、当代文化体制与书法创作等,取得显著的效果;与“中国美术馆篆刻艺术邀请展”同期举办“当代篆刻艺术文化传承与形式探索”的学术研讨会,邀约了国内近30位理论家和篆刻家出席会议,针对中国篆刻艺术的文化传承和形式语言的流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翰墨颂歌—中国美术馆迎奥运书法展”座谈会,就举办主题性书法展的得失进行剖析,“得”、“失”之间,思想和行动自有所处。“书”则是指作品集或论文集。展览这一“过程”总要结束,一个展览最终能够留下什么,是所有参与者都应当反思的,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展览或研讨会,能够流传于后人的便是这些个纸质的载体。

        在为数众多的展览中,切实做到此四位一体的展览占有一定比例,这是展览中出现的新气象,尽管这种展览运作模式并不新鲜,但摆脱“地摊式”、“大卖场”的展示方式之后,我们已更加注重展览的立体效果,包括作品的装裱风格、展示的空间环境、展览的学术内涵等等。

        第五,美术馆所应起的社会教育功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这是从美术馆服务社会精神生活的角度出发而言。其中包括:服务公众、对观众的教育引导、对儿童的普及教育等等。在“中国美术馆首届名家书法提名展”期间,推出语音导览服务。语音导览主要包括书法家的简介、艺术风格和入选作品风格的简单评述等三项内容。推出语音导览服务是一次积极的尝试。语音导览服务的推出使中国美术馆书法审美普及公共教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更为全面充实,为普通观众更好地理解当代书法艺术起到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还有,展览期间举办书法家与观众的现场交流活动。使得广大观众有机会同书法家进行全方位的接触,更多的了解书法家和它们的书法艺术,从中真切的感受到我们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旺盛的生命力。组织少年儿童对展品进行临摹,培养他们对书法美的初级认识等。

        传统书法以书写汉字为本,以数千年创造形成的美为原则,具有永恒的价值。但随着现代文化环境的急剧变化,硬笔和电脑的出现,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与这种最具我们民族特征的文化形式产生了隔膜。欣赏书法的目标群体在萎缩,这有很多原因诸如书法审美普及不足、书法家的盲目创作等等。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有鉴于此,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加深广大观众对书法整体的认识,使书法在热热闹闹的同时,加强与当代先进文化的血肉联系,在时代淡化书法实用价值的过程中,努力与观众保持密切联系,进一步提高观众的书法审美意趣和价值观念,使得广大观众可更便利地接近、理解并进而热爱我们的传统艺术,使书法这种富有意味的艺术形式永葆无穷魅力。

        第六,促进国际书法交流,光大书法艺术。在西方强势文化日益渗透的今天,如何更好地继承发扬中国的民族艺术,如何续写当代书法的新篇章,日益成为当代书法家应该认真面对和思考的重大命题。所谓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西方有卓见的艺术家、理论家把书法视为东方的代表性艺术,给以高度定位。通过与国外美术馆的展览交流,书法艺术才能真正融入西方世界的主流社会。如在富士美术馆举办的“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纪念特别展”是中国赴日本的众多交流展览中首次进入日本美术馆举办的书法展览。

        我们应当继承好书法这笔优秀文化遗产,在文化交流渗透日渐频繁的今天将它发扬光大,让更多的民族认识中国书法、爱好中国书法。我们可以把书法做成一张中国的文化名片,使其在更大范围内为中国文化代言。


        四、 展览之社会责任


        这些展览还使我们还发现了若干值得特别关注的现象和问题。

        在《美术馆与当代书法和文化建设》一文我曾写道:“作为展览的主办方我们首先必须在两个方面有所保证:一是对书法家的才能给予物资和精神的肯定;二是对将作为未来藏品的书法作品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和艺术史价值进行考量,这个考量所具有的意义非同一般。其次,对书法资源进行整合,尤其是对书法人力资源进行整合在现今必不可少。”作为藏品的当代书法作品几十、几百年后的境况如何,我们无法预知。但国家美术馆的功能要求我们要做到从史的层面切实的反映当代书法,那么从文化意义和艺术史价值对书法作品进行考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展览就像一面镜子,它毫无遮掩地显示着书法家的艺术思想和行为。在创新的浪潮中书法家们随波逐流显然不行,在传统中固步自封则更不可取。一味清高不行,过于功利更不行。何去何从?有论者曾自问:当代书法创作意义何在?我们还有没有必要去寻找新的关于创作的理想?我们能不能找到这种理想?如果有必要,也有可能,它是什么,它与过去的理想是何关系,以及如何实现这种理想?这么多我们需要做答的问题摆在面前,我们果真迷茫了吗?

        在“创新”的浪潮中,书法家们在传统的绿荫下苦心经营,他们试图在改造或打破旧有内容和形式的基础上重构历史并使其在新时代面前焕发光彩,开始倡导自由、创造、个性、精英,并以此为准来树立他们的文化立场,文化立场确定他们的文化态度,文化态度又决定了他们的价值取向、作品的使用手段以及审美的指向,这并没有什么不妥,但文化转型期带来的功利性意识和浮躁心态,必然将混乱中国书法本体存在的环境并将其引上功利化、技术化和肤浅化的窘迫之途。这就要求主办者慧眼识珠,使其行为在对人才的整合和展示的实践中得到检验。我觉得这是展览主办方必须承担的最主要的社会责任。当然,美术馆之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远不止此,譬如对公众的美育普及教育、社会审美风气的塑成引导等等。但不管哪个方面,均离不开上述主要社会责任。

        展览过程的参与者中,书法家的作用尤为重要,他们是书法作品的创造者。2007年,“翰墨颂歌•中国美术馆迎奥运书法邀请展”展出的作品中作者自作诗文54件,约占总数的28%。选录与体育运动有关的古代诗词,摘书与奥运有关的歌词、名言警句等约占总数的72%。无论自撰内容,还是摘录他语,皆以通过已书表达己心为准。大家旨在“以书言志”,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奥运的理解、支持和期望。在一次展览中自作诗文的数量占到总数接近三成,是不多见的。原因不能仅仅归结为主办方的展览要求。还有就是主办方主办展览的动机和缘起。书家以事为由,想其所想,书其所抒,书兴自由事起。有感想,有兴致,就要著之以文,书之于纸,文、书自然相得益彰。我想这并非仅因建议创作内容,而是一个书法家的社会归属感和作为书法家本身的艺术创作灵感所致。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省级书法家协会主席和部分副主席是此次展览被邀请的主体,此层面的书家,在修养、学识、社会经历等相关方面均需标于人前。然而,丢字、字词颠倒和词句臆造、错字现象频出。如录赵佶七言诗中,把“苑西廊畔碧沟长”写作“苑西廊畔□沟长”等此类情况出现十余次。又如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中,把“子在川上曰”写成“子在川曰上”等此类情况出现三次。错字大体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因作者对古今字、异体字和繁体字不同义项的把握不够清晰而造成的混用现象。这类错误集中在几个典型的字上:“游”和“逰”;“裏”和“里”字;“干”、“乾”和“幹”字等。第二类是因字音、字形相近而误用的字,如书写王安石《北陂杏花》中,“陂”写成“坡”等。

        此现象并非此展独有。在一些综合性展览、团体展览、书法家自己筹办的个展中均不乏其例,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在此,这里不再列例为证。我们应当将注意力集中在此,因为在现今社会现实面前,作为书法作品的创造者,书法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显得如此重要。书法展览作为书法艺术与大众普遍联系的纽带,在当代书法、书法家、观众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诸方面相互协调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书法家因书法而生,书法家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对其的认同感是相互依托的。或许在某些书家观念中,不同场合创作不同风格的作品,是其所理解的社会责任感。区别固然不错,但我们一定要对观众负责。


        不可否认,一个时代发生的事情应当烙有本时代的特征。通过书法,我们能够体察书家体悟的道,探知整个时代的审美风尚,考察艺术、思想之流变,掌握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书法是中华民族所共有的文化瑰宝。我们势必要站在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的高度来认识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当下的文化背景下对其艺术演变史赋予关注是必要的,通过美术馆的有效实践可以确认书法将来在“史”、“文化”和“艺术”层面发展的可能性,并在此层面上更加深入地研究书法艺术,切实地推动书法事业和书法艺术的发展。通过近几年的展览不难发现,我们的广大书法家在孜孜以求,不懈努力地体现着传统文化精髓和自己的艺术追求,相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书法艺术将越来越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名人堂
        艺术展览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1(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