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评论 >> 评论库 >> 展览评论
      分享到:

      风景正在消逝——读《变异的风景》画展

        作者:正在核实中..2010-07-01 15:41:51 来源:网络

          《变异的风景——两岸当代艺术大展》于2010年5月在上海举办,是要让参加世博会的人们顺便看看当代中国艺术家笔下的风景画。这风景和桂林有关,因为参展作品全都是在桂林愚自乐园艺术创作营创作的。有些艺术家因为在此生活数周而受到桂林山水的启发,但即便如此,作品也和那些写生风景相去甚远。策展人刘素玉邀请的艺术家都是些个性特徵突出的人,或早已功成名就,或自成绘画风格,应邀而来,无非是到创作营换个环境,随遇而安者可能会引入些风物形象,不为所动者仍然是自己画自己的东西。所以,早就拟定的展览主题,并不和现场考察、实地生活有太大的关係。我们能够从中窥见的,乃是21世纪的今天,中国人对于自然、对于环境、对于风景的种种心情。

          除了个别艺术家(比如许郭璜、向庆华、孙良、王岩)还多少保留着对于山峦、水泊、草木、房建的歷史留恋,绝大多数画家似乎已没多少直面自然的兴趣,即使是生活中有,也产生不出相应的创作衝动与激情。是因为桂林山水太美,美得像一个陷阱?还是因为艺术家太自我,人与自然终隔一层?有道是「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但物是人非,《变异的风景》不光是风景正在变异,更是因为变异的人。时至今日,已经没有一种统一的方法,甚至是正常的方法来表现我们体验的世界。想起多年前在桂林写的诗,竟然和这些作品同出一辙:

          过份美化的灕江

          是文字的青楼

          被烟尘逼迫的我

          只面对优美中的突兀

          ——《灕江》

          就一堵墙

          我们陌生而熟悉

          我看得见你的身影

          如桂林雨中的山

          我听得见你的呓语

          如桂林山中的雨

          ——《相遇》 (九十年代末)

          展览作品的确有不少人,无论是溃艳的美女(罗发辉)还是飘游的男人(栾小杰);无论是虚幻的守望者(王东春),还是惶惑的少年郎(彭建忠);无论是山鬼惊魂(董重)还是石灵显圣(陈宇飞),反正见不到常规、常态的人。人的异化不仅因为工业的发展和商品的诱惑,更因为权力的管控与利益的驱使。早在1862年涅克拉索夫就写过一首有名的长诗:「在俄罗斯谁能快乐和自由」,诗歌表达了俄罗斯人四处寻觅的失望。在今天的中国,这种精神失望有过之而无不及,即使是在风景如画、名甲天下的桂林,即使是在饮食从优,题名愚自的乐园裡——身体的快乐取代不了精神的寻找,看看这些展览作品你自然会明白。如果说在上述作品中,风景已被人所取代,那么在更多的作品裡,风景则通过人变得异样、虚幻以致抽象,始终和现实保持着距离。

          我们可以在郑君殿那裡见到荒寂的废墟,在夏炎那裡见到诡异的树林,在葛震那裡见到罐装的风景,在马堡中那裡见到地标的山水,在邬一名那裡见到夜魅的田舍,在林铨居那裡见到科幻的峰嵴;还可以在郝祥那裡见到漂零的构图,在王强那裡见到弱化的物象,在周成樑那裡见到坟样的造型,在何工那裡见到搅和的笔触,在梁至青那裡见到梦幻的色彩。而王亮、张富峻、吴军、林鸿文、卢明志、刘国兴、许雨仁、王易罡、余友涵等人则通过对自然之物的拆解,创作出几近抽象或纯粹抽象的作品。

          现实的风景正在艺术家的视野中消逝——《变异的风景》展向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令人惊异的事实。也许是人对自然破坏太重,艺术家已无颜像古人那样,用天人合一的诗学来面对万物天地。记得1998年中国油画学会主办山水画风景画展览时,我曾写文章追问:我们何以能够谈论自然?回答是:「人首先要回到自然的人才能回到自然。而所谓自然的人,不过是具体的、局部的、暂时的存在,一种在感悟体验中存在的生命。人的伟大不在于他能够把自然物件化,再加上把自然人化,而在于他知道自己不瞭解自然,正如他不瞭解上帝、不瞭解死亡、不瞭解黑洞一样。正因为他不瞭解自然并且他知道,他才能用全部的生命去体会自然的不可知。也正因为这种体会,他开始回归自然。」「个体生命只能在悖论中达到艺术化:它瞭解文化但它不认同文化,它不瞭解自然但它认同自然。」个体意识的焦虑正好证明今日文化中自然精神的缺失。我们是否应该重塑对宇宙,对自然、对万物的敬畏,让我们每一个人,让个人组成的社会变得谦虚、再谦虚一些呢?

          时隔十二年,当我读到《变异的风景》展作品时,正值海地地震二十万人丧生的噩耗传来。在自然的伟力与人类的灾难面前,深感艺术家躁动于内心的不安,实在是事出有因。但愿这种不安代表着人类的懊恼与忏悔。人如果不从现在开始救赎自己的话,恐怕只能像电影《阿凡达》所描述的那样,和亲手毁掉的地球一起早早完结。

           2010年1月20日

           于四川美院桃花山侧

           ■作者现任四川美术学院教授

      名人堂
        艺术展览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82(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