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评论 >> 评论库 >> 展览评论
      分享到:

      “在中国设计艺术展”看点多 作者:鲁娜 

        作者:正在核实中..2010-06-28 10:17:02 来源:网络

         11位明星设计师携带独具特色的作品参展,11位文化界人士与设计师的一对一跨界对话,现代舞蹈与产品设计的互相诠释……12月20日,“在中国设计艺术展”在北京今日美术馆2号馆拉开了帷幕。



          展厅变身小剧场



          走进今日美术馆2号馆,记者发现一层墙壁已经变成凹凸有致的洁白陶瓷状艺术墙。沿着白色楼梯盘旋登上二楼,迎面即是来自香港著名设计师又一山人(黄炳培)的作品——《无常》沙发和《当下》。



          黄炳培曾以朴素的“红白蓝”三色诠释“香港精神”,创造了设计界的神话。在开幕式上,他依旧带着黑色圆框眼镜,穿着自己设计的浅灰色“当下”T恤:由浅灰和深灰的两件长袖T恤组成;在每件T恤的前后,分别印上中英文的“过去”和“未来”。用他的话说,穿上这件“当下”,在你的身后是很难回头去看的过去,在你的前方则是必须面对的未来。



          而作品《无常》沙发拼装前是茶几、纯白布艺的沙发和书架隔板,拼装后则是一副棺材。在展厅一边陈列的是已然拼接好的棺木,而另一边展现的是普通客厅里的“无常”沙发。“‘无常’是沙发,亦是棺材,是生,亦是死,坐忘并冥思。”开幕式上,在时而婉约、时而奔放的音乐中,现代舞者身着黑色雪纺裙和黑色丝袜,用舞蹈的方式诠释了这件作品。



          让展厅变成小剧场,用现代舞诠释设计作品,体现了策展人的独具匠心。在舞蹈家高艳津子看来,“如果设计给人的感觉是过日子,就不是成功的设计。”她更倾向于将设计理解为一种生活,比如本次展览中谢东的作品《褶皱》,就很好地表现了物品的流动性痕迹,互动使物品产生了生命感。



          除了黄炳培,本次展览还汇集了多相工作室、吕永中、谢东、叶宇轩、石川、王杨、毛娜、贾立、刘峰、oho-oho等中国设计界的明星。怀有不同生活理想、代表不同探索方向的设计师们围绕正义、尊重、爱、自由等主题,创作了《记忆凳》、《半木》、《森林一号》、《木梳家具》等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在这里,产品即艺术品,和生活融为一体,可以被体验、被阐释。



          广场对话论设计



          策展人之一李德庚表示,“在中国设计艺术展”旨在关注中国设计的精神质量,展现具备独立性格、精神内涵和探索能力的生活艺术品。



          “Designing in China”译成中文,既可以是“中国设计”,也可以是“在中国设计”。“‘在中国设计’是一种描述,而不是一种定义。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与从民族主义出发的‘中国设计’划清了界限。”李德庚说。



          李德庚认为,今天的中国正在经历经济的飞跃、商业社会的形成、社会体制的转型,而当代设计就是在这样复杂的社会运动中展开的。因此,所谓的“中国设计”已被卷入全球化的浪潮中,不断地与政治、经济、社会等各种因素纠缠在一起,它已经是一个伪命题。我们更应该踏踏实实地关注“在中国设计”的状态,探索它可能指向的各种未来。



          因此,本次展览刻意混淆了设计和艺术的界限,别出心裁地设定了许多情景:当文学、摄影、戏剧、电影、电视、出版、舞蹈、音乐……遇上设计,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这一构思,被诗意地命名为“广场讨论”。



          在“广场讨论”中,主持人梁文道、梁冬、洪晃,现代舞者高艳津子,作家孙甘露,摄影家王小慧,纪录片导演杜海滨等11位文化界人士与设计师一对一展开对话,探讨“引发设计产品的精神品质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每一组对话都由摄像机记录,并在展厅中用11台视听设备配以跨界对话的文本资料,一同呈现给观众。



          作为展览主办方,今日美术馆馆长张子康告诉记者,该馆正在着力推动艺术与设计的联姻,筹建设计艺术中心和设计美术馆,预计将于明年开馆。艺术与产品,产品与生活,生活与艺术,在这家民营美术馆中,将有更多的精彩和观众分享。

      名人堂
        艺术展览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5(s)   11 queries